-
公开(公告)号:CN110872942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1015975.0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43/20 , E21B49/00 , E21B47/00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藏注采耦合方式下不同作用力对采收率贡献的研究方法,包括:建立考虑弹性力+重力+毛管力模型,记为模型A,三种作用力共同影响下的采收率记为R弹性力+重力+毛管力;建立考虑弹性力+毛管力模型,记为模型B,两种作用力共同影响下的采收率记为R弹性力+毛管力;建立考虑弹性力+重力模型,记为模型C,两种作用力共同影响下的采收率记为R弹性力+重力;模型A、B和模型A、C之间两两比较,求得不同作用力对采收率的贡献值R重力、R毛管力、R弹性力。该方法明确了三种作用力对采收率的贡献,提升了断块油藏注采耦合方式下对渗流规律微观认识,有助于较大幅度的提高剩余油的动用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339774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811214043.4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边界层的低渗透变形介质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方法,包括:建立基于边界层的储层非线性渗流模型;根据储层变形介质渗透率随有效应力变化关系,结合有效应力系数,建立储层压力敏感性模型;基于毛细管连通器装置测量低渗透岩心静态启动压力,获得岩心的最小启动压力梯度;综合考虑边界层效应、压力敏感性及最小启动压力梯度影响,建立基于边界层的变形介质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基于传统的黑油数值模拟软件平台进行改造,实现低渗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该基于边界层的低渗透变形介质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方法真实、全面反映了对岩心渗流特征的刻画,有较强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低渗透油田开发方案的调整与优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284860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910658474.8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4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块状厚层砂岩油藏注采交互式人造倾角CO2驱油方法,该块状厚层砂岩油藏注采交互式人造倾角CO2驱油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采油井射开油层厚度;步骤2,确定注入井射开砂体厚度;步骤3,确定注采井射开井段人造倾角;步骤4,进行注采井别互换。本发明的块状厚层砂岩油藏注采交互式人造倾角CO2驱油方法针对厚层砂岩油藏CO2驱开发带来的超覆作用,采用CO2驱高注低采以及注采井互换的方式大幅提高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324947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073765.3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属性分布的油藏数值模拟非均匀角点网格优化方法,包括:步骤1,定义多个参数,作为不均匀网格调整的判断依据;步骤2,识别精细地质模型中的地质体信息,并对模型其他部位进行整体粗化,得到初步的优化网格模型;步骤3,检查优化网格模型中每个粗化网格所包含的细网格的物性参数,若物性参数变化较为剧烈,则将粗网格进行二次调整,形成局部细化网格;步骤4,对储层物性参数进行属性重采样;步骤5,保存优化结果,生成不均匀优化网格模型。该基于属性分布的油藏数值模拟非均匀角点网格优化方法有效保证了数值模拟运算的收敛性,为精细构型模型在油气数值模拟中的成果延续提供了良好的应用桥梁。
-
公开(公告)号:CN111305801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59577.2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藏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氧化碳驱前缘描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二氧化碳驱油过程中混相压力前缘、二氧化碳组分前缘和二氧化碳气相前缘;(2)根据步骤(1)确定的三个前缘,将油藏划分为二氧化碳气区、混相区、混相潜力区、未波及区四个区域;(3)记录不同时间点步骤(1)所述三个前缘位置的变化情况,并计算三个前缘的移动速度;根据不同前缘的移动情况,定量描述四个区域的变化情况,判识二氧化碳驱过程中的混相状态的动态变化情况。该方法结合试井监测等技术,能够实现对地下油气驱替作用情况的准确拟合和预测,为防治二氧化碳气窜、提高驱油效果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99104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24341.6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SPSA算法的压裂井试井解释方法,该基于SPSA算法的压裂井试井解释方法包括:步骤1,选择各裂缝参数迭代初值及参数值;步骤2,产生同时扰动向量;步骤3,估计目标函数SUM;步骤4,进行梯度的近似估计;步骤5,修正当前值,更新估计值;步骤6,进行迭代后,输出迭代结果,结束循环。该基于SPSA算法的压裂井试井解释方法针对低渗透储层开采过程中压裂后的裂缝参数较多、试井解释计算量过大的情况,体现了其解决高维优化问题方面的优越性,为低渗透储层开采提供准确的参数,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872942A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911015975.0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43/20 , E21B49/00 , E21B47/00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藏注采耦合方式下不同作用力对采收率贡献的研究方法,包括:建立考虑弹性力+重力+毛管力模型,记为模型A,三种作用力共同影响下的采收率记为R弹性力+重力+毛管力;建立考虑弹性力+毛管力模型,记为模型B,两种作用力共同影响下的采收率记为R弹性力+毛管力;建立考虑弹性力+重力模型,记为模型C,两种作用力共同影响下的采收率记为R弹性力+重力;模型A、B和模型A、C之间两两比较,求得不同作用力对采收率的贡献值R重力、R毛管力、R弹性力。该方法明确了三种作用力对采收率的贡献,提升了断块油藏注采耦合方式下对渗流规律微观认识,有助于较大幅度的提高剩余油的动用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70502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830910.5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基尼系数定量评价热采油藏蒸汽热前缘均衡性的方法,包括:利用热采油藏数值模拟计算注蒸汽开发温度场;将大于初始油藏温度作为蒸汽热前缘边界,并将此边界绘制于温度场图中;依次读取注汽井网格坐标和蒸汽热前缘边界所经过的数值模拟网格坐标;根据平面两点间距离公式,依次计算注汽井与蒸汽热前缘边界坐标的距离;求取注汽井与蒸汽热前缘边界最小距离;分别求取圆边界与蒸汽热前缘边界的距离;绘制圆边界与热前缘边界距离的洛伦兹曲线;求取基尼系数G。该基于基尼系数定量评价热采油藏蒸汽热前缘均衡性的方法可有效克服了传统定性评价蒸汽热前缘的缺点,实现了蒸汽热前缘均衡性的定量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0424935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539674.1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稠油热采开发过程低耗高效优化数学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建立燃料燃烧热能与锅炉出口蒸汽热能的关系模型;建立蒸汽在输汽管网和井筒输送过程中,锅炉出口蒸汽热能与生产井井底蒸汽热能的关系模型;建立井底蒸汽热能与油藏产油量的转化模型;建立燃料燃烧热能与产油量的转化模型;建立热采稠油开发全过程中,燃料燃烧内能与产油量的耦合数学模型;建立以单位能耗最低,产油量最大为目标的多目标、多约束、非线性稠油热采开发全过程低耗高效优化数学模型;运用数学优化算法求解多目标数学模型。本发明是综合考虑技术与经济因素的稠油热采开发全过程低耗高效优化数学模型的构建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804750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356830.6
申请日:2018-04-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油藏数值模拟的三维矢量渗透率的获取方法,包括:步骤1,计算相邻节点单元的渗流面积和渗流长度,确定驱替压力梯度的方向;步骤2,计算相邻节点单元渗流面的法向量与水平X轴、Y轴和垂向Z轴之间的夹角余弦值;步骤3,计算渗流驱替方向与相邻节点单元渗流面法向量之间的夹角余弦值;步骤4,根据节点单元的水平、垂向渗透率值和矢量渗透率模型,计算相邻节点单元间在驱替压力梯度方向上的矢量渗透率数值。该适用于油藏数值模拟的三维矢量渗透率的获取方法能够定量表征油藏数值模拟中在不同驱替压力梯度及渗流路径上的渗透率大小,为完善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奠定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