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8237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17926.1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T17/00 , G06T7/80 , G01B11/16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模拟盾构开挖面渐进失稳的超重力模型试验装置,包括模型箱、盾构隧道模型、伺服加载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伺服控制装置包括伺服电机、行星滚柱丝杆电动缸、加载杆,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位移传感器、轴力计、孔压传感器、土压传感器、工业相机;伺服加载控制系统通过加载杆与开挖面板连接,低速控制开挖面板沿隧道模型轴向前后平移,实现开挖面渐进失稳过程的模拟,数据采集系统可以获取开挖面失稳范围、地表三维变形和极限支护压力。本发明还包括模拟盾构开挖面渐进失稳的超重力模型试验方法。本发明可以实现不同地层、不同埋深等多种工况下盾构开挖面失稳的模拟,探明盾构开挖面渐进失稳规律,为盾构开挖面极限支护力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0005467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0261428.4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针对采用全断面开挖的软岩或软土隧洞,提供了隧洞掌子面监测及优化设计方法,包括系统性监测内容的设计,各监测仪器的布置以及监测频次,开挖支护设计方案的优化等,达到解决现有的监测方法中未能全面考虑掌子面变形特征对隧洞稳定的影响的问题,并为施工方案及支护参数优化提供直接依据。本方法的具体内容是:对预先选取的隧洞试验段进行开挖,分别在开挖过程中逐步减少玻璃纤维锚杆搭接长度、逐步提高开挖进尺、逐步提高掌子面停留时间,其他开挖支护参数不变,同时监测开挖过程中的隧洞掌子面变形情况进行监测,获得优化后的玻璃纤维锚杆搭接长度参数、开挖进尺参数、掌子面停留时间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1778915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17153.6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最高涌波水位的调压室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隧洞、调压室小井、调压室大井和通气洞,还包括:环形牛腿,环向设置于所述调压室大井顶部的内壁上,用于增加调压室大井的稳定性;隔墙,靠近所述环形牛腿的上方设置,其顶部与所述通气洞的内部上方具有间距,其底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连通孔;挡墙,靠近所述通气洞的出口端设置,与所述隔墙之间形成分别与调压室大井、通气洞连通的上部大室,且其顶部与所述通气洞的内部上方具有间距。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投资较少且能有效抑制扩容电站调压室最高涌波水位的调压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用于指导改建和扩建的水电站的调压室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10532675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796193.9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超大跨度地下洞室顶拱矢跨比确定的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方法根据工程所需要的跨度,开挖两条平行布置的试验支洞,两条试验支洞轴线之间的间距为工程所需要的跨度;对两条试验支洞进行扩挖,从其中一试验支洞向另一试验支洞开挖,直至开挖形成大跨度扁平长条型地下空间;放置该大跨度扁平长条型地下空间,让其顶拱发生自然塌落直至塌落稳定,判断塌落稳定的条件是1个月的时间内,顶拱塌落不继续发展;获取塌落稳定后地下空间的顶拱形态;确定顶拱中部1/3区域的平均高度h。本发明适用于交通、水利水电、国防军事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005467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61428.4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针对采用全断面开挖的软岩或软土隧洞,提供了隧洞掌子面监测及优化设计方法,包括系统性监测内容的设计,各监测仪器的布置以及监测频次,开挖支护设计方案的优化等,达到解决现有的监测方法中未能全面考虑掌子面变形特征对隧洞稳定的影响的问题,并为施工方案及支护参数优化提供直接依据。本方法的具体内容是:对预先选取的隧洞试验段进行开挖,分别在开挖过程中逐步减少玻璃纤维锚杆搭接长度、逐步提高开挖进尺、逐步提高掌子面停留时间,其他开挖支护参数不变,同时监测开挖过程中的隧洞掌子面变形情况进行监测,获得优化后的玻璃纤维锚杆搭接长度参数、开挖进尺参数、掌子面停留时间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5862959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610341630.4
申请日:2016-05-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9/01 , E21C45/00 , E21D9/001 , E21D9/1066 , E21D11/0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盾构隧道背面土体扰动的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利用高压水通过本装置产生旋转水流对土体进行切割,并利用扰动后土体内外土水的压力差,使土水在装置中心孔中排出;此外,该装置除了能进行掏排土和水之外,还应该能够利用该装置外接测量系统及对扰动土体进行注浆加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盾构隧道背面土体扰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配件Ⅰ和配件Ⅱ通过三个夹角均等的螺栓连接而成;配件Ⅰ与配件Ⅱ的中心为沿轴向贯通的掏排土水孔,开在两个配件上的掏排土水孔直径相同。本发明适用于盾构隧道变形后的纠正和盾构隧道不均匀沉降或水平位移后的纠偏。
-
公开(公告)号:CN105586974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610081376.9
申请日:2016-02-0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坑支挡结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基坑支挡结构的计算模型;计算基坑支挡结构的内支撑轴力;计算挡土构件水平位移分布值及其最大值;判断最大值是否满足工程要求;采用对内支撑施加变形来控制挡土构件的水平位移。本发明考虑温度影响和支撑点水平位移限值来设计内支撑结构,可充分利用内支撑的刚度和强度,优化挡土结构,有效控制挡土结构位移,降低基坑施工风险,具有简单、实用、经济等优点,可用于风险预防和应急处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713492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056305.9
申请日:2015-02-0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B11/22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提供了一种深埋柱状节理岩体隧洞松弛圈深度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隧洞掌子面后方设孔安装布拉格光纤光栅传感器;通过各布拉格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读数,测得柱状节理岩体隧洞松弛圈界面,即获得松弛圈深度;再通过循环的压水试验的方法,测得松弛圈界面两侧的各条柱面的破裂压力和重张压力;通过分析测得的破裂压力和重张压力差值,进一步精确确定柱状节理岩体隧洞的松弛圈深度。本发明基于联合测试手段相互矫正的方法,利用光学的原理,对光栅传感器测得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测量数据准确,直观性强,易分辨;再通过压水试验对光栅传感器测量得出的柱状节理岩体隧洞松弛界面和深度的数据,进一步得到精准确定松弛界面和深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282375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111617926.1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T17/00 , G06T7/80 , G01B11/16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模拟盾构开挖面渐进失稳的超重力模型试验装置,包括模型箱、盾构隧道模型、伺服加载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伺服控制装置包括伺服电机、行星滚柱丝杆电动缸、加载杆,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位移传感器、轴力计、孔压传感器、土压传感器、工业相机;伺服加载控制系统通过加载杆与开挖面板连接,低速控制开挖面板沿隧道模型轴向前后平移,实现开挖面渐进失稳过程的模拟,数据采集系统可以获取开挖面失稳范围、地表三维变形和极限支护压力。本发明还包括模拟盾构开挖面渐进失稳的超重力模型试验方法。本发明可以实现不同地层、不同埋深等多种工况下盾构开挖面失稳的模拟,探明盾构开挖面渐进失稳规律,为盾构开挖面极限支护力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8625388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1810519790.2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浅基岩地质条件的套筒组合式大直径单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大直径单桩主体和外套筒,单桩主体的下部插入到基岩钻孔内,外套筒套在单桩主体外,外套筒的底端进入中风化基岩层,上端至海床泥面附近,单桩主体和外套筒通过灌浆进行连接,灌浆同时填实单桩主体和基岩钻孔壁之间的空隙,形成套筒组合式大直径单桩基础。外套筒被分为下部外套筒和上部可拆式外套筒,单桩主体内预设注浆管及其上部注浆口和下部出浆口,下部出浆口处于外套筒下方的基岩钻孔中;下部出浆口外侧设置外护板。本发明充分利用有限的上覆土层,提高桩周土抗力,进而提升单桩水平承载性能,是减少海上钻孔的工作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