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柔性并网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69735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424978.1

    申请日:2012-10-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柔性并网装置及控制方法,所述的光伏柔性并网装置包括支撑电容模块、电压检测模块、PCC模块、电流检测模块、控制器模块、PWM脉冲产生模块和逆变模块;由电压检测模块采集的支撑电容模块两端的电压信号和由电流检测模块采集的PCC模块的电网电流信号,作为控制器模块的输入信号,控制器模块的输出信号作为PWM脉冲产生模块的输入信号,PWM脉冲产生模块产生的脉冲信号输入到逆变模块,控制逆变模块的输出。该光伏柔性并网装置及控制方法能够实现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能够减少负载突变对电网带来的冲击,提高光伏系统并网电流的质量,具有电网友好特性,且控制方法简单。

    一种智能网联陪护助诊机器人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141348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308994.2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涉及医学信息技术领域的一种智能网联陪护助诊机器人及其系统。系统包括中央信息系统(100)、陪护助诊机器人(200)和智能网联系统(300)。所述中央信息系统(100)包含云端服务器(110)和医院各楼层的边缘服务器(120),以及运行在其上的群体优化调度算法。所述陪护助诊机器人(200)提供多功能集成的一体化服务,包括人机交互系统(210)、行走姿态自稳(220)、状态监测预警(230)和自行导航避障(240)等。所述智能网联系统(300)是中央信息系统(100)和陪护助诊机器人(200)的信息交互平台,也为终端客户的访问提供接口。本发明集优化调度、实时监测预警、信息双向交互、智能网联为一体,能有效缓解老龄化社会就医陪护资源不足等问题。

    一种基于常规态型近场动力学的颗粒破碎模拟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61345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411866.6

    申请日:2022-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常规态型近场动力学的颗粒破碎模拟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进行室内单颗粒压碎试验,测定单颗粒破碎强度试验值;建立单颗粒物质点模型;率定排斥力常数等模型参数;进行单颗粒破碎数值试验近场动力学模拟;获取单颗粒破碎强度模拟值与碎片分布。本发明方法解决了单颗粒破碎室内试验离散性大、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与传统的离散元方法相比,该方法在计算上可以更方便地考虑不规则颗粒的形状,且更易于校准细观力学参数,并用于获取准确的脆性颗粒破碎强度值,为进一步认识单颗粒破碎的细观力学机制和可破碎颗粒材料的宏观力学行为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

    一种组合式智能无线指端输入装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03898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710317255.4

    申请日:2017-05-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智能无线指端输入装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指端设备、主机端等两大实体部分,以及采用配套软件形式实现的一个动作识别专家系统。指端设备佩戴于手指指端,其数量为3‐5个,通过光电感应形式获取手指指端的动作信号,经转换处理后用无线方式发往主机端;主机端通过主机无线接口接收所有指端设备的动作信息,然后通过动作识别专家系统完成对指端设备即手指指端的滑动轨迹跟踪和点击动作识别,经信息组合与处理实现鼠标模式、手写模式和自由模式3类模式的操作功能和切换控制。本发明使用和携带更加方便、体积小且功能齐全。

    一种基于灰色关联的血透患者云医嘱服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03787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06842.1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的血透患者云医嘱服务系统,主要目的为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使患者可以获得详细、完整、标准、私人订制的医嘱服务。系统主要包括四个模块:患者终端交互模块、云端推理模块、云端存储模块、医生终端交互模块。在四个模块下,通过灰色关联,得出主要因素,由此项主因通过问答推理机询问患者日常信息以及生活习性等得出一项结果,将此结果与得出的主因,以及患者此次的数据与历史数据的对比结果三项,通过医嘱推理机生成初始医嘱,经由医生确认修改,最终推送给患者。采用本发明的系统,使用方便、效率高,可广泛应用于医学技术领域。

    一种基于边缘服务器的血液透析方舱

    公开(公告)号:CN111959372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06346.6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涉及医学信息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边缘服务器的血液透析方舱。方舱包括操作区(100)、透析区(200)、储物区(300)、水电力保障区(400)以及边缘服务器(500),所述方舱为集装箱式结构,装配在车辆底盘,深入社区及偏远乡镇,进行可移动部署。所述边缘服务器(500)可提供共享服务、检测诊断服务、治疗过程监控服务和报警服务,边缘服务器(500)、便携式移动设备(600)和云端服务器(700)以无线的形式进行通信,边缘服务器(500)是云端服务器(700)、便携式移动设备(600)和方舱内设备的通信枢纽。本发明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标准化,智能化、便捷化服务,建立起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血液透析方舱。

    一种组合式智能无线指端输入装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0389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710317255.4

    申请日:2017-05-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3543 G06F3/03545 G06F3/03547 G06F3/03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智能无线指端输入装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指端设备、主机端等两大实体部分,以及采用配套软件形式实现的一个动作识别专家系统。指端设备佩戴于手指指端,其数量为3‐5个,通过光电感应形式获取手指指端的动作信号,经转换处理后用无线方式发往主机端;主机端通过主机无线接口接收所有指端设备的动作信息,然后通过动作识别专家系统完成对指端设备即手指指端的滑动轨迹跟踪和点击动作识别,经信息组合与处理实现鼠标模式、手写模式和自由模式3类模式的操作功能和切换控制。本发明使用和携带更加方便、体积小且功能齐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