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8628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01352.7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基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管地基及其导冷增强系数计算方法、导冷增强方法,通过冻结指数、土体融化潜热、未注入导冷增强介质时预埋孔的热阻、导冷增强体的热阻等参数,并利用公式计算未注入导冷增强介质时热管的冷却半径;以及,注入导冷增强介质后热管的冷却半径,随后求得导冷增强系数,并通过导冷增强系数判断是否进行后续施工,可见,本申请通过量化判断热管地基的导冷增强程度,避免了经验法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了判定结果的精准度,可为后期量化热管的工作效率提供科学依据,可以在冻土区各类应用热管的工程中广泛使用,比如公路工程、铁路工程、电力工程、油气管线工程等。
-
公开(公告)号:CN11778628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201352.7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基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管地基及其导冷增强系数计算方法、导冷增强方法,通过冻结指数、土体融化潜热、未注入导冷增强介质时预埋孔的热阻、导冷增强体的热阻等参数,并利用公式计算未注入导冷增强介质时热管的冷却半径;以及,注入导冷增强介质后热管的冷却半径,随后求得导冷增强系数,并通过导冷增强系数判断是否进行后续施工,可见,本申请通过量化判断热管地基的导冷增强程度,避免了经验法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了判定结果的精准度,可为后期量化热管的工作效率提供科学依据,可以在冻土区各类应用热管的工程中广泛使用,比如公路工程、铁路工程、电力工程、油气管线工程等。
-
公开(公告)号:CN115467208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586860.2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坝道工程医院(平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既有冻土区路基冻胀融沉病害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路基施工区域的地质参数;S2、A类注浆孔布设;S3、B类注浆孔布设;S4、在A类注浆孔和B类注浆孔内放置封孔注浆管和输浆管;S5、在A类注浆孔内进行低放热型聚氨酯材料注浆;S6、在B类注浆孔内进行低放热型聚氨酯材料注浆。本发明实现在既有冻土区路基等复杂地质条件下防止冻土路基产生冻胀融胀,对既有冻土区路基影响小,有利于维持冻土区路基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施工方便、操作简便、施工周期短,采用的低放热型聚氨酯材料经济实用,施工成本低,该方法具有广泛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31652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48340.1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续式光纤大变形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应用于工程结构监测、检测技术领域,装置包括连接段光纤、第一测量段光纤、第二测量段光纤、接续段光纤、接续装置和装置保护壳,接续装置包括护筒、封闭盖和连接件,通过第一测量段光纤、第二测量段光纤和接续段光纤,进行分级测试,能够实现小变形和大变形的测试;该装置结构简单,极大缩小传感器尺寸,充分发挥光纤高精度、低成本的优势,有效提高了光纤小应变测试大变形的量程,实现光纤测试变形量的有效扩充;安装方法便捷易操作,省去了封装,易于工程上应用和实现;测试方法将原先的变形可测量长度,扩展至三段光纤范围累加,扩大了常规情况下的测量范围,实现可变大量程的变形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26607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170369.8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鼓凸自感知的板式支座及制作方法、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应用于桥梁支座技术领域,板式支座基于圆形板式支座,在圆形板式支座的环形侧面设置螺旋缠绕的应变传感光纤并固定,监测系统基于板式支座,通过传输光纤将多个的板式支座的应变传感光纤和光纤信号分析装置串接成回路,制作方法包括A1、设置凹槽,A2、布设应变传感光纤,A3、封装,监测方法包括B1、测量光功率损耗值,B2、计算圆形板式支座的鼓凸应变值,B3、重复计算得到所有鼓凸应变值,B4、根据鼓凸应变值变化情况判断支座健康状况;本方案能够自感知支座产生的缺陷,充分发挥光纤高精度、长距离、低成本的优势,实现对大量支座的远程自动化实时在线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088240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201664.0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西安石油大学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K11/3206 , G01K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热伸长型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由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和光纤组成,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的热膨胀系数不同,第一安装件开设有缺口,第二安装件的一端和第一安装件固定连接,第二安装件的另一端设有凸台,凸台将缺口分割为两个光栅安装空间,光纤设有第一光纤光栅和第二光纤光栅,第一光纤光栅安装于其中一个光栅安装空间,第一光纤光栅两端的光纤分别固定于第一安装件和凸台,第二光纤光栅安装于另一个光栅安装空间,第二光纤光栅两端的光纤分别固定于凸台和第一安装件。无论遇冷还是遇热,本发明的光纤光栅之一总是处于悬空拉伸状态,有效避免了啁啾及初始的大预应力,灵敏度仍保持较高水平,温度测量的范围还提高了二倍。
-
公开(公告)号:CN114046897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201663.6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石油大学
IPC: G01K1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F形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包括两个F形结构件和光纤,两个F形结构件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两个F形结构件呈中心对称布置,且两个F形结构件的中部固定连接,每个F形结构件的首端横梁和另一个F形结构件的尾端之间形成缺口,光纤设有第一光纤光栅和第二光纤光栅,第一光纤光栅和第二光纤光栅分别位于两个缺口处,光纤光栅两侧的光纤分别和一个F形结构件的首端横梁、另一个F形结构件的尾端固定连接。两个F形结构件具有较大的热膨胀系数差,将温度引起的两个F结构件的相对位移变化转换为光纤光栅的应变变化,提高了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当温度升高与降低时,各用一个光纤光栅的中心波长变化来进行检测,测量范围增大一倍。
-
公开(公告)号:CN113467017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622343.1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预制砼结构光纤传感监测网布设装备和方法,以锰钢加密弹簧软轴作为穿线导索,在预制砼结构构件预留的结构预留穿线孔内进行应变温补联合监测光纤的牵引布设;锰钢加密弹簧软轴由大型疏通机从预制砼结构构件的结构预留穿线孔的起始孔口泵送至终止孔口;锰钢加密弹簧软轴的末端与光纤连接,始端与收盘器连接,通过收盘器卷收锰钢加密弹簧软轴,从而将光纤牵引至结构预留穿线孔中。本发明利用弹簧软轴作为穿线导索实现预制砼结构大范围、长距离传感光纤布设,可以解决光纤分步布设存在的光纤易折断、光纤熔接断点多等问题,形成预制砼结构光纤监测网,实现结构安全状态的广域、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431018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592452.3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光栅阵列的冻土路基变形场优化监测设备,其高压液压管横向埋置于道路路基中并分节段布置,高精度光栅光纤压力传感器通过卡箍式三通设置在各节段的高压液压管之间令高压液压管形成密封管体,高压液压管中充注有防冻液;基准传感器和光纤解调仪设置于道路路基外侧,基准传感器设置在高压液压管终止端,高精度光栅光纤压力传感器和基准传感器通过铠装连接光纤依次连接并接入光纤解调仪。当土体沉降时,通过沉降盒与基准位置之间的液位压差反算出相对高差的变化,得到相对沉降变形,能在合理预测精确度与有限成本范围内,实现面向区域化、韧性化、自动化的冻土路基变形场监测技术,实时掌握冻土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演化规律与发展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197122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51671.6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压缩空气储能的隧道式储气硐室及施工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直线形的第一储气直道和第二储气直道作为存储压缩空气的主硐室,并采用第一横通道和第二横通道分别横向连接两侧的第一储气直道和第二储气直道使形成环形通道,使在硐室内能够形成环流以降低局部极端高温,相比直接采用环形通道用于绕流,施工更方便;本方案通过利用充气方向与第一储气直道轴线方向一致设置的气体进出管道向第一储气直道充气,这样能够在充气时利用具有高气压高流速的充气气流带动从回流通道回流的气流沿充气方向继续流动,从而形成气流自循环,减缓甚至避免局部极端高温的形成,提高储气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