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顶升破土装置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4978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83394.1

    申请日:2022-11-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垂直顶升破土装置,涉及隧道取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的领域,其包括闷顶盘,所述闷顶盘上设置有冲水孔和排泥孔,所述闷顶盘包括外圈和内盘,所述内盘同轴转动连接于外圈内侧,所述冲水孔开设于内盘上,所述外圈与内盘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内盘转动的驱动部件。本申请具有提升对闷顶盘的顶升速度,提升垂直顶升破土装置的顶升能力,提升顶升破土的施工效率的效果。

    灌注桩施工方法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851480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0752856.X

    申请日:2020-0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灌注桩施工方法,包括:获取污染土壤的范围和深度以及灌注桩的施工位置,灌注桩的施工位置位于污染土壤的范围内;在施工位置处向地下钻桩基孔至预设深度,预设深度大于污染土壤的深度;在桩基孔内安放护筒,护筒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注浆管,通过注浆管往护筒外的土壤中注入止水密封材料;往桩基孔内浇筑混凝土以形成灌注桩。利用护筒以及止水密封材料能够用于隔离污染土壤中的泥水,有效封堵污染物扩散的通道,避免污染物扩散至周边土壤,防护效果更佳。并且,由于是先钻孔后放置护筒,避免了传统的套管压入时会对套管外缘的周围土体产生挤压破坏的问题,通过钻机即可实现灌注桩的施工,施工难度小、工期短且经济效益高。

    一种梁上双小车的吊装装置及其吊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75700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13093.1

    申请日:2021-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梁上双小车的吊装装置及其吊装方法,用于将位于预制梁起始位置处的预制板吊装运输至预制梁的作业位置,梁上双小车的吊装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两个预制梁上的两个导轨机构和两个驱动机构,以及运动机构和吊装机构,运动机构包括两个输送小车,两个输送小车分别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两个导轨机构上,第一方向为预制梁的长度方向;每个输送小车上设置有一个吊装机构,吊装机构被配置为吊装预制板;两个驱动机构被配置为分别驱动两个输送小车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本发明的梁上双小车的吊装运输装置在使用时不仅操作简单、稳定性好,且可调控性强,以提升对预制板吊装作业精度。

    二分式预制管节湿接头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1118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769677.7

    申请日:2020-0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分式预制管节湿接头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底架;第一分块及第二分块,相对设置在底架上且能够在底架上相对移动,第一分块的端部与对应的第二分块的端部之间具有间隙;两个连接组件,每个连接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第三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两侧至少覆盖部分第一分块的端部外壁及部分第二分块的端部外壁,第二连接件的两侧至少覆盖部分第一分块的端部内壁及部分第二分块的端部内壁,第三连接件位于第一分块及第二分块的底部且至少覆盖间隙,以围合出一填充有混凝土的现浇区。通过在现浇区内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湿接头,克服了采用螺栓连接时需要预埋件,止水困难且连接强度低的缺点。

    围护装置及土壤修复方法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21726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221058.4

    申请日:2020-0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围护装置,用于土壤的围护,包括:钢结构圈梁,设置于所述土壤内且上表面与所述土壤的表面齐平,所述钢结构圈梁包括两个圆形的钢构件,两个所述钢构件同心设置;多个钢管桩,从两个钢构件之间伸入土壤内,并沿所述钢结构圈梁的环面排列以围合成一施工区;支撑环,位于所述施工区内且至少部分外壁与所述钢管桩的侧壁连接。通过支撑环有效地加固了施工区,提高了围护装置的稳定性。基于此,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所述围护装置进行土壤修复的方法,通过围护装置对土壤进行围护,以便于将土壤清除,解决了在开挖过程中挥发性污染物、有毒有害气体、含有污染物的土壤颗粒以及扬尘等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一种盾构机超挖量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86264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111672512.9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开挖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盾构机超挖量计算方法,通过模拟盾构机转弯推进两环过程中三个连续的点位,来模拟盾构机转弯推进过程中的动态过程,基于盾构机在三个连续的点位处的姿态能够获取盾构机刀盘的切削范围,并确定刀盘切削范围的半径R1、以及获取盾构机壳体的扫掠范围,并确定盾构机壳体扫掠范围的半径R2,超挖量RO=R1‑R2。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只对盾构机静态的、单一的姿态进行分析,本发明的计算结果更为准确。另外,盾构机动态过程的模拟在三维建模软件中实现,对于盾构机的型号尺寸不同或转弯半径不同的案例,在计算超挖量时只需要修改一下相关参数即可,方便快捷且准确率高。

    非开挖管线清障方法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2691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14607.0

    申请日:2025-01-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非开挖管线清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在废除钢管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工作井,并在其中一个工作井旁设置牵引机;S2、在地层表面上间隔注入减摩剂至废除钢管处;S3、在废除钢管的一端安装临时阀门,对废除钢管的内部进行吹扫,吹扫完成后取下临时阀门;S4、将套铣管与牵引机连接,并通过连接环连接套铣管与废除钢管,对废除钢管的外部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取下套铣管;S5、将拉管器与牵引机连接,并连接废除钢管与拉管器,对废除钢管进行分段回拖。本发明能够在非开挖的前提下,适用于不同土层地质条件,能够灵活实施并缩短清理工期、降低施工难度,以保证各类型管线顺利清障。

    沉井清壁系统及沉井封底方法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7758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75499.5

    申请日:2025-03-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沉井清壁系统及沉井封底方法。该沉井清壁系统包括抽拉绳和覆盖膜,抽拉绳穿设于覆盖膜,覆盖膜包括相拼接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二区域远离第一区域的一端固定于刃脚上端,刃脚上端为沉井的内井壁靠近刃脚的位置,第二区域沿周向环绕包覆于内井壁,第一区域贴靠于第二区域;抽拉绳拉拽覆盖膜能够带动覆盖膜翻折至浇筑状态,在浇筑状态,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分别贴覆于沉井的开挖面,且第一区域的边缘收拢,形成封闭的浇筑面。该沉井清壁系统能够防止淤泥沉渣等杂物粘附在内井壁上,以提高封底混凝土与内井壁的粘结质量,同时覆盖膜延长了地下水的渗流路径,提高了封底的隔水性能。

    一种矩形竖井开挖方法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3500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800298.4

    申请日:2024-12-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竖井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矩形竖井开挖方法。该矩形竖井开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最下层的井壁环的内环安装多个连系梁,连系梁的一端与井壁环内的支撑纵梁连接,另一端与支撑纵梁或支撑横梁连接,多个连系梁与若干个支撑纵梁能够形成掘进设备的移动轨道;控制掘进设备挖掘最下层的井壁环下方的土体,并驱使掘进设备在移动轨道上移动;利用提放设备将所述导坑内的所有井壁环向下移动预设厚度,直至最下层的井壁环移动至预设位置;控制掘进设备移动至连系梁后,再将掘进设备从导坑内吊出。使用该矩形竖井开挖方法能够减少掘进设备使用的数量,避免掘进设备碰到支撑横梁和支撑纵梁,减小了施工的难度,节约了施工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