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P3A4基因第一号外显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66720A

    公开(公告)日:2007-05-23

    申请号:CN200610116310.5

    申请日:2006-09-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基因技术领域的一种CYP3A4基因第一号外显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方法,同时涉及一种分离核酸、一种等位基因特异性的核酸引物。它包括步骤:(a)确定在人CYP3A4基因第一号外显子的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第27位的核苷酸;(b)检测在所述位置是否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一种分离核酸,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且第27位为A;一种等位基因特异性的核酸引物,其长度为15-50bp,且特异性地杂交并扩增出含人CYP3A4基因第一号外显子的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第27位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扩增产物。本发明为研究我国人群中CYP3A4基因多态性与临床用药安全的关系奠定了基础,为临床用药个体化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理念的新药研发提供指导依据。

    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06968A

    公开(公告)日:2005-12-14

    申请号:CN200510026203.9

    申请日:2005-05-26

    Abstract: 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方法。包括:收集待测者的静脉血液样品,提取DNA;取250ng基因组DNA分别酶切;酶切后DNA联结酶联结;连接产物分成3孔,每孔PCR反应体系总体积为100ul;PCR反应产物经纯化,与基因芯片杂交;杂交后的芯片经洗涤、染色,用扫描仪和分析软件检测单核苷酸位点是否存在多态性。本发明利用分子标记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方法,而不依赖于医生对诊断对象的主观判断。由于血液具有取材方便,无创伤性,并可连续检测的优点,因此本发明使诊断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的可能。本发明同时可用于评价治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疗效,指导药物开发。

    精神分裂症相关基因TTR的多态性位点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683559A

    公开(公告)日:2005-10-19

    申请号:CN200510024103.2

    申请日:2005-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基因TTR及其新发现的多态性位点,以及在检测精神分裂症方面的用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检测TT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方法,并用上述方法在TTR基因的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第293位,SEQ ID NO:2所示序列的第224位、第265位、第322位和第352位检测到了四个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和一个9核苷酸缺失的位点。其中,位于第二号外显子293位的SNP1T→A的突变会造成氨基酸序列由谷氨酸到缬氨酸的改变,引起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等位位点A,即在其DNA互补链上为T等位位点,是产生精神分裂症的一个危险等位位点,其可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基于UBXN11基因多态性位点预测A(H7N9)易感人群的用途及试剂盒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36600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1811545165.1

    申请日:2018-12-17

    Abstract: 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基于UBXN11基因的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预测A(H7N9)易感人群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BXN11基因多态性位点为rs189256251,其中,所述的UBXN11基因rs189256251多态性位点有两种基因型,分别为CT和CC,当rs189256251多态性位点基因型为CT时,预测该样本为A(H7N9)易感人群,当rs189256251多态性位点基因型为CC时,预测该样本为A(H7N9)非易感人群。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UBXN11基因的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预测A(H7N9)易感人群的试剂盒及基于UBXN11基因的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预测A(H7N9)易感人群的分析方法。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预测A(H7N9)易感人群的方法快速、简便、有效、准确度高,为预测A(H7N9)易感人群后续靶向药的研制和进一步发病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一种通过不良反应报告系统挖掘药物的潜在用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46585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610920620.6

    申请日:2016-10-21

    Inventor: 罗衡 阎雪梅 贺林

    Abstract: 本发明首次提供了一种通过不良反应报告系统挖掘药物的新用途的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不良反应报告系统挖掘已知药物的新适应症的方法,上述方法通过预测在不良反应报告系统已被报道过的药物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并且给出似然衡量,从而能够判断该药物被用于治疗该疾病的可能性。本发明中的预测算法可适用于大部分已知药物和已知人类疾病,不受药物种类和用途的限制。该方法对加速药物开发,降低药物开发成本有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预测两种疾病共同致病基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31244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11024251.4

    申请日:2015-1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测两种疾病共同致病基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收集已知的两种疾病的致病基因,及获取该两种疾病的蛋白作用网络;寻找上述两种疾病的致病基因对应的蛋白在蛋白网络中的位置;基于位置进行基因扩展后从扩展基因中的重叠基因中寻找得到两种疾病的共同致病基因。该方法通过在两种疾病的基因对应的蛋白作用网络图中进行基因扩展,并在扩展基因中的共同基因中选取两种疾病的共同致病基因,并在预测过程中应用了随机游走方法、基因集富集分析法及超几何检验法,使得共同致病基因的选取更加准确。本发明方法能够预测可能影响到两种疾病的关键驱动基因,可实现精准医疗。

    即插即用低成本的微流控接口及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18168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134616.7

    申请日:2016-03-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L3/502715 B01L3/502707 B01L2200/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即插即用低成本的微流控接口及制造方法,包括排针支架、第一管体以及第二管体;其中,所述排针支架设置有多个依次排列排针孔;多个所述第一管体依次设置在所述排针孔中;所述第一管体的末端插入在所述第二管体内。所述排针支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依次穿过两个所述排针支架的排针孔;两个所述排针支架的排针孔一一对应。本发明在电子电路中的排针接口的基础上制成,因此成本低廉,即插即用,而且可以兼容现有的排针生产线从而实现大规模生产;本发明设置有热缩管,能够大大提高了钢管和特氟龙管之间的密封性,使整个接口的可以耐受最高0.4Mpa,可以满足大部分微流控芯片的操作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