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测定方法、线圈位置修正方法及磁场测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603920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680081122.5

    申请日:2016-08-22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地确定具备多个线圈的组合线圈的线圈间中心位置的磁场测定方法。本发明的磁场测定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径向磁场测定步骤,通过配置在从线圈轴(3)分离的偏置位置的磁场测定元件(2),在偏置位置处测定沿着与线圈轴(3)平行的偏置轴(旋转轴(4))的第一径向磁场;第二径向磁场测定步骤,在偏置位置处,通过旋转了设定角度的磁场测定元件(2),测定沿着偏置轴的第二径向磁场;以及中心位置确定步骤,基于第一径向磁场的偏置轴方向的特性即第一径向磁场特性(磁场分布(64))和第二径向磁场的偏置轴方向的特性即第二径向磁场特性(磁场分布(65))来确定线圈间中心位置。

    静止器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82782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080064857.X

    申请日:2010-10-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27/245 H01F27/34

    Abstract: 静止器具备:铁芯(2、42),包括向一个方向层叠了的多个磁性板(9、49),并形成有具有主表面(10、44)以及侧面(94、45)的轴部(3、43);以及线圈(11、51),卷绕于轴部(3、43)。主表面(10、44)在多个磁性板(9、49)的层叠方向上与线圈(11、51)的内周面相向。侧面(94、45)在与上述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与内周面相向地连接主表面(10、44)彼此。在多个磁性板(9、49)中的至少构成主表面(10、44)的表层磁性板(97、47)中形成了在轴部(3、43)的轴方向上延伸的狭缝(8、48)。在主表面(10、44)的侧面(94、45)侧的端部以规定的形成密度设置了狭缝(8、48)的一部分。狭缝(8、48)的形成密度在上述规定的形成密度中最高,并随着主表面(10、44)内的从侧面(94、45)起的最短距离以及在上述层叠方向上接近狭缝(8、48)的一侧的从主表面(10、44)起的距离中的至少某一个变长而降低。

    感应加热烹调器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42177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080010556.9

    申请日:2010-0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6/062 H05B6/1272 H05B2213/05 Y02B40/126

    Abstract: 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包括:中央线圈,其卷绕成平面状;多个周边线圈,其配设于上述中央线圈的周边;多个电源电路部,其分别独立地向上述中央线圈及上述周边线圈供给高频电流;检测机构,其检测被加热体载置于上述中央线圈及上述各周边线圈的上方的状态;驱动控制部,其根据上述检测机构所检测到的上述被加热体的载置状态来控制上述电源电路部,从而选择性地分别向上述中央线圈及上述周边线圈供给高频电流。采用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能够利用中央线圈及多个周边线圈,根据各线圈上方的锅的载置状态(锅的不同的大小、形状及载置的锅的位置偏移),来抑制无助于加热的不需要的磁通的发生,且高效地进行加热。

    电磁操作装置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95817A

    公开(公告)日:2004-05-12

    申请号:CN03155074.6

    申请日:2003-08-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33/6662

    Abstract: 一种电磁操作装置(100),驱动以往的电力输送配电系统中使用的开关装置(500),用于在轭(1)上保持动子(2)的永磁铁(6)设置在用于驱动动子(2)的励磁线圈(3)、(4)产生的磁路上,所以伴随着励磁电源的通、断而产生涡电流,损伤电磁操作装置(100)的响应特性,并且对电源造成不良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与励磁线圈(3)、(4)产生的磁路不同的磁路上设置永磁铁(6),来减少涡电流的产生。在第一轭(1)内设置在第一方向往返移动的动子(2)和第一、第二线圈(3)、(4),具有设置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轭(5),在第二轭(5)上,与动子(2)相对配置永磁铁(6)。

    磁微粒成像装置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1660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80102214.8

    申请日:2021-09-14

    Abstract: 磁微粒成像装置(100)具备:保持部(1),保持被检查体(S);静磁场发生器(2),发生穿过被保持部保持的被检查体的线状的无磁场区域(FFL);交流磁场施加线圈(3A),针对无磁场区域施加交流磁场;以及测量线圈(4),用于取得无磁场区域内的磁性微粒的磁化变动作为信号。测量线圈具有与交流磁场的方向平行的轴(AX4)。在与轴的延伸方向以及无磁场区域的延伸方向分别正交的第3方向(C)上,保持部、交流磁场施加线圈以及测量线圈各自的相对位置被决定。保持部、交流磁场施加线圈以及测量线圈作为一体,相对于静磁场发生器而在第3方向(C)上相对地移动。

    磁微粒成像装置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4173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280027007.5

    申请日:2022-03-29

    Abstract: 以夹着磁微粒(1)的方式配置第1测量线圈对(3)。以夹着磁微粒(1)及第1测量线圈对(3)的方式配置第2测量线圈对(4)。以夹着磁微粒(1)、第1测量线圈对(3)及第2测量线圈对(4)的方式配置交流磁场施加线圈对(5)。测量器输出表示由第1测量线圈对(3)测量的信号与由第2测量线圈对(4)测量的信号之差的信号。

    压装功率半导体模块用弹簧电极

    公开(公告)号:CN11105236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1780094212.2

    申请日:2017-08-3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压装功率半导体模块,提供在半导体芯片短路时防止导电通路的断线的弹簧电极。本发明的压装功率半导体模块用弹簧电极(101)具有:第1电极(11),其与功率半导体芯片接触;第2电极(12),其与第1电极(11)相对配置;以及压垫(13),其连接第1电极(11)以及第2电极(12),在第1电极(11)以及第2电极(12)的相对面的法线方向上具有挠性,第1电极(11)以及第2电极(12)的相对面是大于或等于五边形的多边形,第1电极(11)的相对面的各边和与这些边对应的第2电极(12)的相对面的各边通过压垫(13)并联连接。

    半导体装置
    3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716515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1680088963.9

    申请日:2016-09-09

    Abstract: 特征在于,具有:下电极;半导体芯片,其设置在该下电极之上;压垫,其设置在该半导体芯片之上或之下;上电极,其设置在该压垫和该半导体芯片层叠的构造之上;以及连接导体,其仅在该下电极和该上电极的距离大于预定的值的情况下,在该下电极和该上电极之间提供新的电流路径,该下电极和该上电极之间的距离可变,该压垫无论该下电极和该上电极之间的距离如何,都经由该半导体芯片而将该下电极和该上电极进行电连接。

    磁制冷装置及制冷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42774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080099771.4

    申请日:2020-04-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复杂化、高成本化的磁制冷装置及制冷循环装置。磁制冷装置(100)具备磁热材料(20)、第一配管(61)、第二配管(62)、磁场产生部(30)及切换部(40)。第一配管(61)从箭头(51)所示的第一制冷剂方向向磁热材料(20)供给制冷剂。第二配管(62)从与第一制冷剂方向不同的第二制冷剂方向向磁热材料(20)供给制冷剂。磁场产生部(30)能够对磁热材料(20)施加磁场。切换部(40)通过由磁场产生部(30)产生的磁场来切换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制冷剂从第一配管(61)向磁热材料(20)供给。在第二状态下,制冷剂从第二配管(62)向磁热材料(20)供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