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装置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37589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180057810.5

    申请日:2011-01-18

    Abstract: 提供使用干燥剂的除湿装置,该除湿装置使用没有滑动面的水分吸附解吸装置而可提高装置耐久性,并可进行连续除湿运转。具备:将从对象空间吸入空气的吸入口(3)与向对象空间供给空气的排出口(4)连通的风路(2);加热空气的加热装置(50);向湿度相对低的空气释放湿气、从湿度相对高的空气吸收湿气的第一水分吸附解吸装置(10a);与第一水分吸附解吸装置(10a)分离地配置的第二水分吸附解吸装置(10b);冷却被加湿的空气的冷却装置(20);切换依次经过第一水分吸附解吸装置(10a)、冷却装置(20)、第二水分吸附解吸装置(10b)的空气路径和依次经过第二水分吸附解吸装置(10b)、冷却装置(20)、第一水分吸附解吸装置(10a)的空气路径的切换装置(40a、40b)。

    空气调节装置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10751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310410955.X

    申请日:2013-0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能够实现干燥剂块的维护对应的容易化。空气调节装置(1)具有:制冷剂回路,其通过制冷剂配管连接压缩机(3)、流路切换装置(4)、第一换热器(5)、减压装置和第二换热器(7)而成;框体(2),其具有配置了第一换热器(5)和第二换热器(7)的风路;干燥剂块(8),其能够自由拆装地设置在框体(2)内的第一换热器(5)和第二换热器(7)之间,进行水分的吸附和解吸。框体(2)具有将干燥剂块(8)取出到框体的外部的取出口。

    空调装置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874278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80072271.6

    申请日:2014-0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222 F24F11/30 F24F11/43 F24F2003/1446

    Abstract: 空调装置(100)具备:制冷剂循环回路(A);干燥剂材料,其配设于第一热交换器(13)与第二热交换器(15)之间;送风装置,其产生按第一热交换器(13)、干燥剂材料和第二热交换器(15)的顺序通过的气流;以及控制装置(90),其控制流路切换装置来切换第一运转模式和第二运转模式,该第一运转模式使第一热交换器(13)发挥冷凝器或放热器的作用,并且使第二热交换器(15)发挥蒸发器的作用,使干燥剂材料解吸被保持的水分,该第二运转模式使第一热交换器(13)发挥蒸发器的作用,并且使第二热交换器(15)发挥冷凝器或放热器的作用,使干燥剂材料吸附水分,第二热交换器(15)在作为重力方向的最下侧的区域的第一区域,具有在相同量的结露水附着的情况下的结露水的滑落作用比不是重力方向的最下侧的区域的第二区域强的区域。

    除湿装置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55548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80071680.X

    申请日:2013-01-29

    Abstract: 除湿装置具有:第一热交换器,其与水分吸附机构相比设置在第一风路的空气流动方向的上游侧,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第二热交换器,其与水分吸附机构相比设置在第一风路的空气流动方向的下游侧,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第三热交换器,其与第二热交换器相比设置在第一风路的空气流动方向的下游侧,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第一节流机构,其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二热交换器之间,使制冷剂减压;及压缩机,其喷出侧与第三热交换器连接,对制冷剂进行压缩,除湿装置使第一热交换器及第二热交换器选择性地作为冷凝器及蒸发器发挥功能。

    车用交流发电机
    3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82232B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0780053419.1

    申请日:2007-08-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9/06 H02K5/20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用交流发电机,在与定子铁心的轴向端面抵接的一对壳体的至少一个壳体的抵接面包括冷却风通路,所述冷却风通路将线圈端部的外周面侧与定子铁心的外周面侧连通并在定子铁心的外周面侧向轴向开口,可以提高定子线圈的线圈端部的冷却性能,并且增加冷却风量,进一步提高交流发电机整体的冷却性能。

    电子控制装置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20721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910168686.4

    申请日:2009-08-28

    Abstract: 本发明得到一种可以实现小型化、高输出化、高寿命化的电子控制装置。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控制装置包括:在两端部具有开口部的绝缘性树脂制的外壳(3);安装在该外壳(3)的一个端部、在外壳(3)侧的表面装载有半导体开关元件(2)的散热器(5);以及与该散热器(5)相对设置的电路基板(4),电路基板(4)上,在一个面安装包含微型计算机(41)的多个小电流器件,所述微型计算机(41)控制半导体开关元件(2)的驱动,在另一面安装包含电容器的多个大电流器件,所述电容器吸收流过半导体开关元件(2)的电流的波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