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kg级高温电解炼铁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9107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02097.8

    申请日:2024-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kg级高温电解炼铁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涉及熔融氧化物电解炼铁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高温电解炼铁缺乏针对生产的实验设备的问题;本发明实验装置加热炉膛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顶部升降装置和底部升降装置,顶部升降装置插设有阴极、搅拌桨和阳极,阴极和阳极与电化学分析仪电连接;加热炉膛下部开设有底部口,底部升降装置的上端设有底部耐材平台,其上端设有电解容器,下端固设有炉底堵块,底部耐材平台和炉底堵块开设有多个孔连通加热炉膛内外,用于向加热炉膛内通入保护气,加热炉膛上部还设有出气管用于出气;本发明可以研究不同因素对高温电解铁行为的影响,探究高温电解炼铁工艺参数,为绿色低碳炼铁提供新途径。

    一种降低全氧碳循环高炉煤气中氮气含量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10700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93776.8

    申请日:2023-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全氧碳循环高炉煤气中氮气含量的方法及系统,属于高炉炼铁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在煤粉喷吹系统和炉顶均压系统中分别增加一个CO2气罐,CO2气罐对应与煤粉喷吹系统及炉顶均压系统的N2气罐并联,CO2气罐与N2气罐的压力、流量设置相同,喷粉喷吹载气和炉顶二次均压气体均采用CO2气体代替N2。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法,能够有效降低了高炉中氮气的带入量,从而用于保证循环喷吹的脱碳高炉煤气中N2含量保持在较低水平,显著提高了全氧碳循环高炉煤气的循环比例,解决了全氧碳循环时存在的氮气富集的问题。

    一种高富氧及全氧高炉喷吹利用二氧化碳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8750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96456.9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富氧及全氧高炉喷吹利用二氧化碳的方法,属于高炉炼铁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全氧高炉排出的炉顶煤气通过CO2脱除装置脱除其中的CO2组分,并将脱除CO2后的炉顶煤气加热后,从炉身下部风口处喷入炉内;并将炉顶煤气中分离出CO2的一部分加热后,与纯氧和煤粉一起从高炉风口处鼓入高炉内,该部分的CO2占炉顶煤气中分离出CO2总量的5%~8%。本发明在于提出一种高富氧及全氧高炉喷吹利用二氧化碳的方法,将炉顶煤气中的CO2进行脱除处理,并将分离出的CO2部分加热后与氧气和煤粉一起从高炉风口喷入炉内,一方面解决全氧高炉“下热上凉”的问题,另一方面增强炉内的还原气浓度,降低固态碳的消耗。

    一种高炉风口平台综合巡检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01617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332158.9

    申请日:2021-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风口平台综合巡检装置及方法,属于高炉炼铁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在高炉风口平台沿高炉周向布置的轨道,所述的轨道高度低于风口高度;所述的轨道由多个定位支架支撑,定位支架数量与风口数量相同,且其位置与风口位置相应;轨道上放置巡检车,巡检车沿轨道移动,对风口的风口套倾角、送风管道和炉壳表面温度进行检测。本发明利用巡检车沿轨道前进,到达指定位置时,利用车载测量仪对高炉风口区域进行综合巡检,同时将检测结果通过无线传输送至工作人员,利用非接触的方式对监测高炉风口区域是否发生异常和故障,无需人工靠近风口进行检测,保证了人员的安全。

    高炉入炉物料碱金属熔融负载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14644B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010251631.2

    申请日:2010-08-05

    Abstract: 高炉入炉物料碱金属熔融负载装置及其方法,属于用熔融覆层材料的镀覆,其特点是加热炉设摆动轴与炉体摆动机构连接,加热炉固定在机座的支架上;滚筒置于加热炉内,由固定在加热炉两端设的滚筒托辊和滚筒托辊支承;滚筒轴轴端与固定在炉体上的滚筒旋转机构连接;设有装料腔和气体连接管的附着器置于滚筒内,气体连接管一端与抽气机构连接,另一端与装料腔连通。其负载方法按物料制粒-配料-装料-装配、调整附着器-抽真空-加热-碱金属氧化-取样步骤进行。优点是:构思新颖,装置结构筒单、紧凑,操作方便;附着过程短,含量可控,数据准确;保持物料的原来性状,有利于对物料性能进一步研究;不产生废液,有利于环境保护。

    高炉入炉物料碱金属熔融负载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14644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51631.2

    申请日:2010-08-05

    Abstract: 高炉入炉物料碱金属熔融负载装置及其方法,属于用熔融覆层材料的镀覆,其特点是加热炉设摆动轴与炉体摆动机构连接,加热炉固定在机座的支架上;滚筒置于加热炉内,由固定在加热炉两端设的滚筒托辊和滚筒托辊支承;滚筒轴轴端与固定在炉体上的滚筒旋转机构连接;设有装料腔和气体连接管的附着器置于滚筒内,气体连接管一端与抽气机构连接,另一端与装料腔连通。其负载方法按物料制粒-配料-装料-装配、调整附着器-抽真空-加热-碱金属氧化-取样步骤进行。优点是:构思新颖,装置结构筒单、紧凑,操作方便;附着过程短,含量可控,数据准确;保持物料的原来性状,有利于对物料性能进一步研究;不产生废液,有利于环境保护。

    一种具有中心区域煤气流导流功能的反应罐

    公开(公告)号:CN218554034U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22314163.X

    申请日:2022-08-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中心区域煤气流导流功能的反应罐,属于高炉炼铁技术领域。它包括反应罐主体、设于反应罐主体上的进气口及混合煤气出口,还包括中心煤气出口和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可拆卸安装于中心煤气出口上,导流装置包括集气罩和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与集气罩安装相连,其另一端与中心煤气出口的管口安装相连;所述集气罩位于反应罐内物料面中心区域,集气罩进气端贴合在料面上,且集气罩贴合在料面的面积占反应罐内物料整个表面面积的20~30%。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该反应罐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能够将中心区域的煤气单独导出,然后对该区域煤气成分进行检测,从而为高炉煤气反应行为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