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53665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380005631.6
申请日:2013-01-10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IPC: C07F15/00 , C08K5/3472 , C08L101/12 , C09K11/06 , H01L51/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85 , C07F7/0805 , C07F15/0033 , C08K5/0091 , C08K5/56 , C09K11/06 , C09K2211/1007 , C09K2211/1059 , C09K2211/185 , H01L51/5012 , H01L51/5016 , H01L51/5203 , H05B3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特别是对于在蓝色区域中寿命特性优异的发光元件的制造有用的稳定性高的金属络合物。具体来说,本发明提供下式(1)所示的金属络合物。[式中,M为金属原子。R0各自独立地为二价连结基团。i及j各自独立地表示0或1。RP1、RP2、RP3、RP4、RP5及RP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等。其中,RP1、RP2、RP3、RP4、RP5及RP6中的至少一个为树枝状基团。m为1~3的整数,n为0~2的整数,m+n为2或3。下式(2)所示的部分表示二齿配体。[式中,Rx及Ry为与金属原子M键合的原子,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471297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31981.6
申请日:2010-07-16
Applicant: 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IPC: C07D301/12 , B01J31/34 , C07B61/00 , C07D30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01/12 , C07D3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环氧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具有碳-碳双键的有机化合物,在催化剂和中性无机盐的存在下,利用过氧化氢使该双键氧化,所述催化剂为钨化合物(a)、选自由磷酸类、膦酸类以及它们的盐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磷化合物(b)和表面活性剂(c)的组合;并且提供环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催化剂和中性无机盐的存在下,利用过氧化氢使碳-碳双键氧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471219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34088.9
申请日:2010-05-13
Applicant: 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IPC: C07C67/347 , B01J31/20 , C07C69/24 , C07C69/75 , C07C69/753 , C07B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1/0239 , B01J31/0237 , B01J31/0282 , B01J31/0284 , B01J31/20 , B01J37/04 , B01J2231/321 , B01J2531/821 , B01J2531/845 , C07C67/38 , C07C2601/14 , C07C2602/42 , C07C69/753 , C07C69/75 , C07C69/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酯化合物的有效的方法,该方法使用价廉的甲酸酯作为原料,在比传统方法的反应温度低的反应温度下,以良好的效率制造酯化合物。在含有钌化合物、钴化合物和卤化盐的催化剂体系的存在下,通过使分子内具有至少1个不饱和碳键的有机化合物和甲酸酯化合物反应,制造酯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448837A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780018764.1
申请日:2007-05-17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IPC: C07D491/044 , C07D491/08 , C07F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91/044 , C07D491/08 , C07F7/08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型环氧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环氧化合物用以通式(I)和通式(I)表示,具有二酰亚胺结构,且在同一分子中具有烯丙基。(右式中,R1和R2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为1~4的三烷基甲硅烷基),(右式中,R3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为1~4的三烷基甲硅烷基)。
-
公开(公告)号:CN1622927A
公开(公告)日:2005-06-01
申请号:CN03802694.5
申请日:2003-01-23
Applicant: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IPC: C07C29/03 , C07C31/20 , C07C31/22 , C07C35/06 , C07C35/08 , C07C51/367 , C07C59/105 , C07B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51/367 , C07C29/48 , C07C2601/08 , C07C2601/14 , C07C35/14 , C07C31/20 , C07C35/06 , C07C59/105 , C07C35/08 , C07C3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1,2-二醇类的新制造方法,利用烯烃和过氧化氢的反应,高效、高选择性、而且催化剂的回收及再利用容易、不使用导致装置腐蚀的强酸或强碱。本发明涉及的1,2-二醇类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具有磺酸基的高分子化合物存在下,使烯烃类和过氧化氢反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