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82478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473843.8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GPU安全领域,具体内容涉及到基于GPU隐藏通道的研究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利用GPU的全局内存建立隐藏通道,首先建立全局内存上的共同驻留,然后利用全局内存中的原子操作的明显时差搭建隐藏通道;建立同步数据传输机制保证隐藏通道数据传输可靠性,首先发送方和接收方先建立连接,双方互相确认之后再进行数据传输;传输图片文件的方法,先将图片文件转换成二进制文件,然后读取二进制文件内容进行数据传输。以上方法可以实现完整的图片文件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4135766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410364592.5
申请日:2014-07-2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H04W6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格划分的无线网络间的协作定位方法,步骤一:离线阶段;划分网格:将定位区域划分为多个边长为dgrid的网格;再建立协作定位指纹库;协作定位指纹库包含网络名称、网格编号、相应权值、计算顺序,该指纹库以数组{Nnet,N,An,Norder}T的形式表示;步骤二:在线阶段;根据网络定位结果,得到所属网格编号,然后从协作定位指纹库中查询对应网格中相应网络的相应权值,进行协作定位,最后得出该未知节点的最终定位测量值。该基于网格划分的无线网络间的协作定位方法易于实施,定位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992991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364876.8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ANET中动态可调的k‑匿名位置隐私保护方法,通过对用户历史行为数据的挖掘发现用户的位置隐私偏好,建立了位置隐私偏好模型,来预测目标用户在不同上下文的位置隐私偏好,从而通过动态调整动位置隐私保护度k值,来满足用户对服务质量的不同需求;通过分析VANET的具体特点,即用户车辆通过广播消息就可获取邻居车辆位置信息,把传统的LBS体系结构中的可信中心服务器移除,来降低通信成本,提高查询效率,避免单点攻击。同时根据用户车辆通过广播消息获取的邻居车辆位置分布是否分散得到满足k‑匿名的隐匿车辆集合,提高匿名区域CR的面积,从而提高位置隐私保护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106227600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592975.7
申请日:2016-07-25
Applicant: 湖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10/22 , Y02D10/24 , Y02D10/36 , G06F9/5077 , G06F9/4856 , G06F2209/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量感知的多维虚拟资源分配方法,通过建立D维资源状态模型,引进了物理机距离指标;综合考虑物理机能耗以及各维资源使用状况进一步提出了能量资源状态指标(PAR);在能量感知的基础上充分地考虑了物理机各维资源的使用情况,改善了资源利用率;根据所提出的指标,从而对虚拟机迁移和虚拟机放置过程做了优化,减少了数据中心的资源浪费,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同时降低了能耗,更适应于云计算中的动态资源分配管理,并且提供了更好的服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281726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233531.0
申请日:2013-06-13
Applicant: 湖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6LoWPAN协议栈的数据聚合方法,适配层输入队列接收网络层输出的数据包后,根据报头字段中的通信类别判断该数据包是否为实时性数据:若为实时性数据,则将数据包直接输出到适配层输出队列;若为非实时性数据,则将该数据包在时间粒度T内经过数据聚合处理再输出到适配层输出队列;所述数据聚合处理是指根据数据包报头中的目的地址对接收到的数据包分类,以及按聚合度D和分类进行数据聚合。该基于6LoWPAN协议栈的数据聚合方法通过增加数据聚合功能,实现动态数据聚合机制来减少网络层和MAC层之间的数据通信量,提高网络的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428850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337028.X
申请日:2013-08-05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分布式多区域定位方法,包括离线阶段和在线阶段:1)离线阶段:对采样样本进行加权,并建立离线指纹库;2)在线阶段:待定位节点实时接收感知到的锚节点信息,锚节点为位置已知的节点,先进行网格选择,再选择可感知到的锚节点,最后通过信号恢复算法完成定位。该基于压缩感知的分布式多区域定位方法通过在线阶段的多区域加权叠加机制,降低了聚类复杂度,减少了定位能耗,且定位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281726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33531.0
申请日:2013-06-13
Applicant: 湖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6LoWPAN协议栈的数据聚合方法,适配层输入队列接收网络层输出的数据包后,根据报头字段中的通信类别判断该数据包是否为实时性数据:若为实时性数据,则将数据包直接输出到适配层输出队列;若为非实时性数据,则将该数据包在时间粒度T内经过数据聚合处理再输出到适配层输出队列;所述数据聚合处理是指根据数据包报头中的目的地址对接收到的数据包分类,以及按聚合度D和分类进行数据聚合。该基于6LoWPAN协议栈的数据聚合方法通过增加数据聚合功能,实现动态数据聚合机制来减少网络层和MAC层之间的数据通信量,提高网络的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763265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010022084.0
申请日:2010-01-1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nventor: 李仁发 , 陈宇 , 徐成 , 吴强 , 刘彦 , 朱海 , 袁虎 , 钟俊 , 刘滔 , 邝继顺 , 李蕊 , 李肯立 , 罗娟 , 赵欢 , 杨科华 , 任小西 , 杨书凡 , 彭日光 , 李春江 , 黄瑜臣 , 张维 , 李浪
IPC: G06F9/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程级软硬件协同设计自动化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高级语言完成系统功能描述,系统功能描述中包括软硬件协同函数的调用;步骤2:软硬件函数的动态划分;步骤3:链接和执行步骤;步骤4:判断和结束步骤;判断是否所有的函数执行完毕,如果执行完毕就结束,否则返回用于划分的参数到步骤2进入下一次循环。本发明使用过程级软硬件统一编程模型,来屏蔽底层硬件实现的差异,达到可重构器件对程序用户透明的目的。该编程模型将硬件加速器封装成C语言函数,方便用户编程,且支持运行时的动态软硬件划分,使划分对程序员透明,提高了可重构资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763288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10022085.5
申请日:2010-01-1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nventor: 李仁发 , 陈宇 , 徐成 , 吴强 , 刘彦 , 朱海 , 袁虎 , 钟俊 , 刘滔 , 邝继顺 , 李蕊 , 李肯立 , 罗娟 , 赵欢 , 杨科华 , 任小西 , 杨书凡 , 彭日光 , 李春江 , 黄瑜臣 , 张维 , 李浪
IPC: G06F9/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硬件预配置因素的动态软硬件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进行动态的软硬件划分,在可重构硬件资源上进行一个或多个函数的配置,对待划分函数维护一个待划分函数列表list(f1,…,fm),其中fk为定义硬件加速比,k为待划分的一个函数;k=1,…,m,m为待划分函数个数,基于硬件加速比对函数配置,并且考虑到硬件预配置因素。本发明基于硬件加速比对函数进行动态软硬件配置,充分利用了系统的硬件资源,从而显著提高整个系统的任务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799770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010022083.6
申请日:2010-01-1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nventor: 李仁发 , 陈宇 , 徐成 , 吴强 , 刘彦 , 朱海 , 袁虎 , 钟俊 , 刘滔 , 邝继顺 , 李蕊 , 李肯立 , 罗娟 , 赵欢 , 杨科华 , 任小西 , 杨书凡 , 彭日光 , 李春江 , 黄瑜臣 , 张维 , 李浪
IPC: G06F9/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单位面积加速比的可重构资源管理方法,该可重构资源管理方法应用在可重构资源二维模型上,第一步,将任务就绪队列Qr按最迟执行时间d升序排列,并保存到L1中;然后将Qr按单位面积加速比降序排列,保存到L2中;第二步,检查L2,如果为空则调度结束,否则进入下一步;第三步:扫描任务就绪队列,若该任务为关键任务,进入第四步,否则该任务为非关键任务,进入第五步;第四步:调度关键任务;第五步:调度非关键任务;采用该方法,较之现有的可重构资源管理的调度算法的复杂度低,且任务平均响应时间方面的性能明显优于其他的现有的调度算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