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测算表面粗糙度与测量尺度关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96026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910569990.3

    申请日:2019-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快速测算表面粗糙度与测量尺度关系的方法,包括:S1、在测量尺度L0下获得样品的高度信息矩阵H0;对矩阵H0分割,得到不同尺度Li下的高度信息矩阵Hi;对矩阵H0、Hi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再分别用拟合前矩阵减去拟合后矩阵得到不同尺度下的目标高度信息矩阵,计算目标高度信息矩阵的均方差或算术平均获得不同尺度下的粗糙度,画出粗糙度‑测量尺度关系曲线A,截取A的线性区域并从中选取任一尺度L0′重复前述步骤得到关系曲线B,关系曲线B的线性区域为[L0′*,L0′];当A和B在区间内满足预设的重合条件时关系曲线A为目标关系模型,对于其线性区间内的任意尺度可以根据该模型快速得到粗糙度值。

    霍尔探头有效测量位置的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55521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08333.1

    申请日:2019-01-04

    Abstract: 霍尔探头有效测量位置的测定方法,属于磁场测量领域。将标准导线安装在样品台上;霍尔探头移动到接近标准导线;标准导线通电,并移动霍尔探头到导线的中心位置;测量已知通电标准导线的中心位置的磁场强度。根据标准导线的磁感应强度B、电流I、高度h和标准导线的尺寸参数的关系式,基于使用的电流值、测得的磁感应强度值和标准导线的尺寸参数值,计算得到霍尔探头有效测量位置距离探头底部高度h的值。更优的通过修改电流值多次测量,或通过使用不同宽度的标准导线来进行多次测量,使用数据拟合的方法获得更高的精度。

    一种超声固液分离装置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79660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311656.3

    申请日:2018-04-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固液分离装置,该装置包括:超声波换能器、管状分离腔和螺旋输送器。超声波换能器的辐射端面与管状分离腔的一端固连在一起,在超声波换能器辐射端面的激励下,管状分离腔的管壁产生沿轴向和半径方向的耦合振动,进而在管状分离腔中形成超声驻波场。在超声驻波场的作用下,管状分离腔中悬浮颗粒会聚集在管状分离腔的管壁上。位于管状分离腔内的螺旋输送器通过螺旋输送原理将聚集在管壁上的悬浮颗粒输送出去,进而实现固液分离。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固液分离方法中滤网堵塞的问题,同时解决了以往的超声固液分离装置处理量不足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扩大超声固液分离技术的工业应用范围。

    实现稀土钡铜氧高温超导导线之间超导连接的方法及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390830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510894364.3

    申请日:2015-12-07

    Abstract: 一种实现稀土钡铜氧高温超导导线之间超导连接的方法及结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一根超导导线沿着过渡层与超导层之间的界面裂开,将包括超导层和银稳定层的部分作为超导连接体;对另外两根超导导线的端部去除银层露出超导层;将这两根超导导线的端部相邻放置,焊接金属基底;将这两根超导导线的超导层上覆盖超导连接体;在低氧分压气氛下进行成相热处理,使超导连接体与超导导线的超导层的界面处生成缺氧态的稀土钡铜氧相;在高氧分压气氛下进行充氧热处理,使稀土钡铜氧相具备超导性质,从而实现超导连接体与超导导线的超导层之间超导连接。本发明实现的超导连接具有优良机械性能,并能降低充氧难度,缩短热处理时间,降低连接加工成本。

    数字孪生驱动的颤振抑制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1467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0608342.6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孪生驱动的机械加工颤振抑制方法和系统,构建了面向颤振抑制的数字孪生系统,通过机械加工系统的物理实体和数字孪生体之间进行信息交互和处理,将颤振预测技术、在线监测技术,及主动抑制技术结合起来,发挥了各自方法的优点,可实现对颤振的预测、监控,及主动抑制。本发明实现对机械加工系统信息的集成与综合运用,能够有效避免或减轻颤振现象对机械加工过程的影响。此外,数字孪生体提供的可视化功能,便于机床操作者监控机械加工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参与数字孪生系统的决策。

    超声直刃刀磨损测试设备与方法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3797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99168.9

    申请日:2024-1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直刃刀磨损测试设备与方法,旨在模拟并研究超声加工中刀具的磨损演化规律。该超声直刃刀磨损测试设备包括:切削系统、定位系统、固持系统、刀具系统和测试系统。切削系统输出直线往复运动,模拟孔格与刀具的低频接触周期;定位系统实现精准对刀,确保刀具与样件刚好接触;固持系统固定并张紧样件,维持稳定的切削条件;刀具系统给超声直刃刀施加高频振动,模拟实际超声加工中的高频振动周期;测试系统实时监测刀具与样件的接触情况,记录磨损行为。该超声直刃刀磨损测试设备通过模拟低频接触周期和高频振动周期的叠加作用,真实揭示超声加工环境下刀具磨损规律,为提高刀具寿命和性能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种自由曲面几何自适应加工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33584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223281.7

    申请日:2024-09-02

    Abstract: 一种自由曲面几何自适应加工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自由曲面工件的CAD模型,基于CAD模型生成毛坯工件的加工路径和测量信息,基于测量信息向三坐标测量机发送测量控制指令,对装夹于数控机床的基于加工路径得到的毛坯工件进行测量,获得各目标测点的三坐标数据Pme,根据CAD模型和Pme对毛坯工件的加工精度进行判断,当加工精度小于预设阈值,获取自由曲面工件的理想半精加工CAD模型,在CAD模型和理想半精加工CAD模型中间构建镜面Mm,基于Pme和Mm获取各Pme对应的反射点坐标数据Pcom,基于所有Pcom获得误差图谱,并采用误差图谱作为精加工路径对毛坯工件进行精加工,能够在加工过程中保证加工精度,提高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一种用于扫描电镜原位观测的直角切削实验平台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169860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99408.9

    申请日:2024-05-15

    Inventor: 徐捷 冯峰 冯平法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原位观测的直角切削实验平台及应用,该平台包括定位模块、切削模块和控制模块。定位模块利用基于压电陶瓷驱动的超声导轨实现刀具在XY轴方向上的纳米级高精度定位,同时采用微型作动器抑制振动,光栅尺确保定位准确性。切削模块通过真空伺服导轨和电机控制工件的切削速度,同样配备光栅尺以保证精确控制。控制模块协调各模块动作,实现联动控制。该平台突破了光学显微镜尺度限制,提供高放大倍数、分辨率和深感度,能够直接测量剪切角、切宽、摩擦角和未变形切屑厚度等关键机理参数,快速准确推导切削力、推力和温度,为新材料超精密工艺研发提供科学实验支持。

    用于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制孔与去毛刺一体化刀具及其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722692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40466.4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制孔与去毛刺一体化刀具,包括刀具钻头,连接有颈部,以及固持段,包括在刀具钻头与颈部的交界处设置有去毛刺刀刃,且刀具钻头、去毛刺刀刃、颈部以及固持段由下而上为一个整体件。本发明在刀具钻头与颈部的交界处设置有去毛刺刀刃,以及与机床刀柄连接的固持段的一体化刀具设计,可以减少钻孔时产生的分层、撕裂等损伤,并可以在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的一次钻孔过程中利用去毛刺刀刃对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孔出口外翻的毛刺进行完全去除,实现低损制孔与毛刺去除功能的一体化,简化了制孔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的大规模、自动化、高质量、高效率制孔加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