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36058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011411470.9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氧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氧析出和氧还原的双功能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取泡沫镍,浸入HCl溶液中,取出用去离子水清洗,然后在烘箱中干燥;将泡沫镍放入含有CoCl2·6H2O和NiCl2·6H2O的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在泡沫镍表面沉积氢氧化镍钴复合材料;将经过电沉积之后得到的泡沫镍取出,洗涤后干燥;将泡沫镍与三聚氰胺混合物和硫脲分别置于双区温度控制管式炉的下风口部和上风口部,进行加热。本发明的催化剂在OER中的起始电势为1.52V(vs.RHE),在ORR中,与20%商业Pt/C作对比,起始电位为0.95V(vs.RHE),具有更好的甲醇耐受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34685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260075.9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致密度的Half-Heusler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该方法通过微波合成—温压成型—微波烧结制备高致密度的Half-Heusler热电材料,制备周期短,效率高,成分纯净具有单一相,组织分布均匀。所得产品热导率显著降低,热电性能优越,工业化前景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435205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810355049.7
申请日:2018-04-1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负载Ag‑Au@Fe3O4电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石墨烯的制备;步骤二,GO‑Ag的制备;步骤三,GO‑Ag/Au的制备;步骤四,GO‑Ag/Au‑Fe3O4的制备。该石墨烯负载Ag‑Au@Fe3O4应用于电传感材料的制备及应用,通过制备石墨烯、GO‑Ag、GO‑Ag/Au和GO‑Ag/Au‑Fe3O4,使石墨烯负载Ag‑Au@Fe3O4,从而使材料能够在0.1ppb‑20ppb以及线性程度在0.998以上的范围内定量的对砷的浓度进行检测,在更大范围内对砷进行定性的检测,且其他金属离子对其检测无干扰,由于催化剂负载了Fe3O4纳米粒子,所以增强了催化剂对砷的吸附作用,从而能够实现痕量砷化物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243887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524391.X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ZnO/CdS与CdTe量子点双信号光电传感器的构建方法,首先合成了具有良好光电化学信号的花状ZnO结构,该结构有大的比表面积,能够在负载更多的检测物;又在花状ZnO上负载了CdS,形成了异质结结构,因为能级的匹配进一步增加光电化学信号;另外在二抗上面不仅修饰了CdTe量子点并且标记了碱性磷酸酶,CdTe作为信号载体进行信号放大,利用CdTe量子点与ZnO/CdS的匹配能级,进一步的降低了检测线碱性磷酸酶原位产生抗坏血酸供电子,可以进一步提高光电流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843520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355049.7
申请日:2018-04-1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负载Ag-Au@Fe3O4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石墨烯的制备;步骤二,GO-Ag的制备;步骤三,GO-Ag/Au的制备;步骤四,GO-Ag/Au-Fe3O4的制备。该石墨烯负载Ag-Au@Fe3O4的制备方法,通过制备石墨烯、GO-Ag、GO-Ag/Au和GO-Ag/Au-Fe3O4,使石墨烯负载Ag-Au@Fe3O4,从而使材料能够在0.1ppb-20ppb(线性程度在0.998以上)的范围内定量的对砷的浓度进行检测,在更大范围内对砷进行定性的检测,且其他金属离子对其检测无干扰,由于催化剂负载了Fe3O4纳米粒子,所以增强了催化剂对砷的吸附作用,从而能够实现痕量砷化物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166246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425343.2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D06M11/49 , D01F6/76 , C25B11/06 , B82Y40/00 , D06M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催化析氧的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是:步骤一、聚苯胺纳米纤维的制备:分别将3.2mmol苯胺和0.8mmol过硫酸铵溶于1MHCl溶液中,然后在苯胺溶液高速磁力搅拌的情况下将过硫酸铵溶液混合进苯胺溶液,持续搅拌,直至溶液变成深绿色(1h左右),之后用DMF:乙醇:去离子水=10:2:1(v:v:v)的混合溶液对所得深绿色溶液进行多次离心洗涤(10000r/min1次9500r/min2次),即可制得;本发明中的材料为双金属氧化物和导电聚合物,具有低内阻、低成本、高工作电压和良好的导电性的特性,使得不同类型电极材料之间优势互相结合,缺陷互相减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铁钴双金属氧化物导电性能差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7957437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166280.3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三硝基甲苯的电化学传感器,将石墨粉,KMnO4,H2SO4和H3PO4加入H2O2在去离子水中洗涤得到氧化石墨烯,进行超声处理,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硝酸银、柠檬酸钠水溶液冷凝回流,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得到Ag-RGO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加入H2PtCl6溶液、PdCl2溶液后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离心浓缩得到用于检测三硝基甲苯的电化学传感器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方法简单,所用检测材料设备容易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2608097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210023975.7
申请日:2012-02-0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可调拉曼散射效应的探针,以贵金属纳米颗粒自组装形成的纳米链为核,核上包覆有一层二氧化硅外壳,二氧化硅外壳上通过修饰于其表面的官能团连接有拉曼探针分子。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便于操作,所得探针的吸收带可以随探针的长度及直径而发生移动,具有不同拉曼散射效应,可用于Raman散射检测、传感器及其它生物检测领域,也可以用于催化化学、电导材料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608097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23975.7
申请日:2012-02-0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可调拉曼散射效应的探针,以贵金属纳米颗粒自组装形成的纳米链为核,核上包覆有一层二氧化硅外壳,二氧化硅外壳上通过修饰于其表面的官能团连接有拉曼探针分子。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便于操作,所得探针的吸收带可以随探针的长度及直径而发生移动,具有不同拉曼散射效应,可用于Raman散射检测、传感器及其它生物检测领域,也可以用于催化化学、电导材料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773734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911196789.1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铬铜难混熔合金中第二相铬的细化方法,首先,采用化学合成法制备铬@石墨烯核壳结构;将铬粉@石墨烯核壳结构粉体与铜粉进行混粉并冷压成型;惰性气体保护下采用电弧熔炼法制备铬铜复合材料。本专利通过纳米核壳结构的构筑,重点解决铬的细化和弥散分布等限制应用的瓶颈问题。通过真空电弧熔炼工艺中快速凝固过程进一步细化铬尺寸,实现铬第二相的可控制备,解决高铬铜合金制备技术中的核心问题。研制高强度、高电导率、高寿命的弥散强化铜合金。相对于传统制备方法,第二相铬晶粒细化50%以上,复合材料硬度提升10%以上,电导率提升10‑30%。获得抗电弧侵蚀、高寿命等综合性能优异的铬铜触头合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