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18739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31381.0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N3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潮滩‑潮沟系统地貌演变物理模型试验系统及方法,属于潮滩‑潮沟系统地貌演变试验的技术领域。物理模型包括:潮滩‑潮沟模拟区、水循环系统、水位测控系统、微地貌激光扫描仪,能够真实模拟海岸带潮滩‑潮沟地貌演变过程。试验过程中通过采集各试验阶段的潮滩‑潮沟地形数据、潮滩‑潮沟模拟区的预设水位过程以及实际水位过程、摄像机记录的示踪粒子运动影像,得到潮沟系统发育演变规律、流速随水深的变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03319203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310222801.8
申请日:2013-06-0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混凝土置于电解槽中,将电解槽分割成阳极池与阴极池,同时在阳极池与阴极池中分别设置阳极和阴极;在阴极池中注入浓度为0.05mol/L~0.4mol/L的偏铝酸盐溶液,在阳极池中注入浓度为0.01mol/L以上的钙盐溶液;在0-50℃温度下,在阳极和阴极之间施加6-24V/cm的外加电压进行电迁移反应3-28d。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采用电驱动偏铝酸根离子和钙离子的方法达到提高混凝土密实性和混凝土生成表面防护涂层的双重效果,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319203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22801.8
申请日:2013-06-0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混凝土置于电解槽中,将电解槽分割成阳极池与阴极池,同时在阳极池与阴极池中分别设置阳极和阴极;在阳极池中注入浓度为0.05mol/L~0.4mol/L的偏铝酸盐溶液,在阴极池中注入浓度为0.01mol/L以上的钙盐溶液;在0-50℃温度下,在阳极和阴极之间施加6-24V/cm的外加电压进行电迁移反应3-28d。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采用电驱动偏铝酸根离子和钙离子的方法达到提高混凝土密实性和混凝土生成表面防护涂层的双重效果,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956343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610466198.1
申请日:2016-06-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潮沟边壁冲刷及塌落过程的一维模拟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潮流模型参数建立一维潮流浅水方程,得到流速和潮位;根据流速和潮位模拟潮流对潮沟壁的侵蚀掏空过程,获取潮流侵蚀掏空后的潮沟壁边界线;根据边界线将潮流侵蚀掏空后的潮沟壁三角网格剖分为多个网格单元;采用有限单元法求解弹性力学平衡方程得到各网格单元的应力;采用摩尔‑库伦破坏准则判断剖分的网格单元是否发生剪切破坏和拉破坏,若是则修正应力判断发生剪切破坏和拉破坏破坏区是否贯穿,若是则模拟结束,否则返回求解流速和潮位。本发明可以模拟出潮沟壁的破坏过程、判断潮沟壁失稳的破坏类型、确定破坏区。
-
公开(公告)号:CN109356080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330139.7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E02B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创造生态湿地促进环抱式港池或港湾水体交换的方法,在港池附近建设蓄水水域,蓄水水域与海水连通并在该侧设置闸门,蓄水水域与港池或港湾之间设置水体通道;涨潮时,闸门打开,海水流入蓄水水域;落潮时,闸门关闭,海水从蓄水水域流入港池或港湾形成穿港流,带同港池或港湾中污染水体一起流出港池或港湾。本发明中利用潮汐涨落的天然动力,涨潮时在蓄水水域蓄水,落潮时蓄水水域内的水体经水体通道流入港池或港湾,并形成穿港(湾)流,有效经济地解决了形成穿港(湾)流的水源水量这一关键技术问题。同时,作为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蓄水水域可以建设成生态湿地环境,或打造成亲水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534985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203560.5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M1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潮间带泥沙起动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固定支架构成,上部结构置于下部结构之上,其由套心轴、内圆筒和外圆筒组成,套心轴包括内轴和外轴,内轴与内圆筒连接,外轴与外圆筒连接,内圆筒和外圆筒之间的环形槽内注满水,下部结构置于泥沙滩面上,内圆筒和外圆筒之间的环形槽内的水与下部泥沙滩面接触,固定支架上设有驱动内轴和外轴旋转的电机,通过电机驱动内轴和外轴以最佳转速比旋转带动内圆筒和外圆筒之间的环形槽内的水流动,在下部的泥沙滩面产生均匀切应力,当环形槽内水体浊度突然增大时判断为泥沙起动,通过此时内外圆筒的转速即可得到滩面泥沙起动的临界切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017860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610534494.0
申请日:2016-07-0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潮滩泥沙临界起动切应力原位测试装置,包括主要由套心轴、有机玻璃材质内圆筒、有机玻璃材质外圆筒、有机玻璃材质剪力环、OBS浊度传感器、OBS数据无线传输装置和接收装置组成的上部结构、由有机玻璃材质底部内圆盘、有机玻璃材质底部外圆环、铝合金外套筒、铝合金内套筒组成的下部结构和固定支架组成。本发明具有实现了潮滩泥沙临界起动切应力原位测试,减少沙样扰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563064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789120.8
申请日:2017-09-0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啸波越浪过程的二维数值模拟方法,步骤S1、根据海堤轮廓,确定数值水槽基础形态;步骤S2、根据目标海啸波波高,迭代生成推波板造波所需的初始波高值;步骤S3、通过直接离散的拉格朗日形式的连续方程和N-S方程,控制流体的运动,模拟海啸波的越浪过程,得到波浪的运动形态、流速场和压力场;步骤S4、对输出的结果进行计算,得到最大冲击压力值以及其发生的位置。本发明可以模拟完整的海啸波的越浪过程以及流速场的变化过程、计算越浪量和堤顶越浪流流速、得到堤身受到的最大冲击压力点及其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153016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532120.5
申请日:2016-07-0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C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潮间带多点位近底边界层水沙过程同步观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潮间带观测剖面的地形、植被特征以及水动力条件,确定三类观测点位置;根据各类观测点的水动力条件确定观测平台及所需的仪器;根据潮间带各观测点地形和实测潮位过程,利用露滩时间在观测点安装仪器支架和仪器,布设仪器;根据设置的观测起讫时间进行自动观测和数据采集;回收观测仪器和支架。本发明提供的潮间带多点位近底边界层水沙过程同步观测方法采用国外先进的流速仪、浊度仪、潮位仪,可获取潮间带多点位近底边界层水沙关系的时空变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06017860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34494.0
申请日:2016-07-0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M1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潮滩泥沙临界起动切应力原位测试装置,包括主要由套心轴、有机玻璃材质内圆筒、有机玻璃材质外圆筒、有机玻璃材质剪力环、OBS浊度传感器、OBS数据无线传输装置和接收装置组成的上部结构、由有机玻璃材质底部内圆盘、有机玻璃材质底部外圆环、铝合金外套筒、铝合金内套筒组成的下部结构和固定支架组成。本发明具有实现了潮滩泥沙临界起动切应力原位测试,减少沙样扰动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