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226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17137.X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河北大学
IPC: G06Q50/06 , H02J3/00 , H02J3/38 , H02S50/00 , H02S40/30 , G06Q10/04 , G06F18/243 , G06N20/20 , G06F18/27 , G06N3/0442 ,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征选择与异多模型融合光伏出力预测方法,应用于光伏预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光伏出力预测数据集,对光伏出力预测数据集进行归一化处理,利用相关性系数与XGBoost模型和GRU模型对归一化处理后的光伏出力预测数据集进行特征分析;根据误差相关性,选择对应模型作为基模型,对数据集进行五折划分,并进行交叉验证;使用划分后的数据集进行训练,并输出预测结果,纵向叠加生成新的数据集,对测试集进行精度加权;使用新的数据集进行训练,则基于多模型融合的Stacking集成学习算法训练完成。本发明可以剔除无用和冗余的特征、有效降低特征维度,最大限度保存特征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7827798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11856524.6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安全特征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通过数据采集装置采集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的车辆端数据、充电端数据以及环境数据并上传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车辆端数据、充电端数据以及环境数据进行多种特征因素归类;根据多种特征因素归类结果构建大数据知识图谱;根据所述大数据知识图谱进行数据提取并存储,获得电动汽车充电安全特征数据库;该方法能够为后续充电安全预警模型的形成提强大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84964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36423.2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河北大学
IPC: G01R31/392 ,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在线充电健康状态评估方法,应用于电池评估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S1、获取数据;S2、数据处理;S3、数据分类;S4、获取动力电池容量估计值;S5、获取动力电池容量;S6、获取动力电池的初始容量;S7、计算动力电池的健康状态。本发明能够实时获取电动汽车电池的充电状态数据,从而实现在线评估电动汽车电池容量,然后计算出电动汽车电池SOH,克服了传统离线评估方式的缺陷。本发明能够实时获取电动汽车电池的充电状态数据,从而实现在线评估电动汽车电池容量,然后计算出电动汽车电池SOH,克服了传统离线评估方式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5361422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11038069.4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河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 , 河北东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充电过程监测的安全预警防护系统,涉及电动汽车充电安全防护领域。本发明包括:预警防护装置,本地服务器终端,云端服务器终端以及设备接入终端;所述设备接入终端将数据传输给预警防护装置,所述本地服务器终端将所述预警防护装置的数据进行汇集,并换算转换,传输给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数据分析、防护模型建立以及历史数据分析。本发明实现了充电过程的实时监控、充电大数据的分析、充电预警的提示以及充电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586027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310139104.X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保定博堃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河北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8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网供负荷预测系统及方法,包括CNN‑BiLSTM‑Skip混合神经网络模型,其包括:卷积层,用于从负荷变化的时间序列数据中提短期模式和变量之间的局部依赖关系;循环层,用于捕捉历史信息中相对长期的依赖关系;循环跳过层,用于捕获负荷序列中超长期的重复模式;全连接层,用于组合循环层和循环跳过层的输出作为非线性部分的预测结果;以及自回归层,用于预测负荷数据中的线性部分。本发明采用上述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网供负荷预测系统及方法,完成日前、日内和实时多时间层次负荷预测,实现了油气田区负荷的精准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51950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67171.X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河北大学
IPC: H02P21/14 , H02P9/30 , H02P1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三相永磁风力发电机低开关频率母线钳位同步调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推导六相逆变器输出电压对称性约束条件;步骤2:根据所述对称性约束条件,构建六相逆变器的采样点个数、位置和矢量序列;步骤3:根据基波平面与谐波平面参考电压矢量推导解耦的六相逆变器参考电压矢量;步骤4:根据所述六相逆变器参考电压矢量的幅值和相位,计算所选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进行PWM调制。本发明所提出的母线钳位调制方法克服了现有调制方法在低开关频率下输出电压畸变过大问题,保证了双三相永磁风力发电机在低开关频率工况下的高效率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228092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57759.4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河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语言模型分析的综合能源协调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能源管控技术领域,利用大语言模型对历史设备负荷、气象、运转状况及经济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描述能源系统的历史有效信息段组;构建历史信息特征参量库;通过一次和二次等同归类,得到历史信息特征参量子集;构建参考特征参量等同范围区间库;利用此库对实时信息特征参量组进行检索分析,匹配相应区间并依据处置策略对能源系统进行调配;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能源系统数据的全面整合、智能分析与实时优化,有效提升了能源管理的智能化与精细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793747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19829.1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河北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28 , H02J3/38 , G06Q10/0631 ,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场站储能管理方法及系统,涉及新能源场站储能技术领域,包括对连续若干时间节点的原始储能参考数据组中发电功率和用电需求进行区间转换降维,得到参考发电功率区间和参考用电需求区间,并更新入对应的原始储能参考数据组,对原始储能策略进行调整,对原始储能策略和比对用储能策略进行效益评估,并将序次第一的储能策略更新入原始储能参考数据组,将原始储能参考数据集作为训练数据进行训练,得到储能策略输出模型,并基于储能策略输出模型得到当下储能策略,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实现了对当下储能策略的确定,而且实现了对原始储能策略的优化和效益性筛选,进而提升了新能源场站和储能系统的运营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254526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463206.3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河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储充检微电网一体站能源协同优化控制方法,应用于光储充电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采集负荷数据和光伏系统的发电功率数据;基于变压器的历史负荷数据建立不同时间段内的负荷模型;基于历史发电功率数据建立光伏系统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发电模型;将变压器的负荷模型分别与对应时间段的发电模型、预设储能系统输出功率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集合电价时间以及光伏系统的实时发电功率切换不同的工作模式,调节光伏系统、储能系统和电网的工作状态。本发明通过切换不同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光储充检微电网一体站的电能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3368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59695.4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石家庄通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河北科技大学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河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至少两路LLC并联的输出电压校准方法、装置及终端。该方法包括:获取某一路LLC谐振变换器的当前最低实际输出电压;计算当前最低实际输出电压和该路LLC谐振变换器的初始期望最低输出电压的零点误差;根据零点误差和设定校准步幅逐步对初始期望最低输出电压进行校准,将校准后的期望最低输出电压作为该路LLC谐振变换器的期望最低输出电压校准值;计算其他路LLC谐振变换器的当前最低实际输出电压与该路LLC谐振变换器的当前最低实际输出电压的路间零点采样误差;将期望最低输出电压校准值和路间零点采样误差的和确定为相应路LLC谐振变换器的期望最低输出电压校准值。本发明能够大大缩短校准所需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