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通信及环境监测于一体的复合海底光缆

    公开(公告)号:CN111624716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390205.0

    申请日:2020-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通信及环境监测于一体的复合海底光缆,包括中心通信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通信缆上沿其长度方向螺旋绕设有环境探测元件。本发明的复合海底光缆,单根光缆的中心通信缆和环境探测元件分别实现传输通信和环境探测,其中,环境探测元件设置在中心通信缆的外部,使得复合海底光缆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环境探测元件设置在中心管内部的各种技术缺陷;另一方面,环境探测元件通过螺旋绕设来增加其有效长度,以此来提高环境探测元件的探测精度和灵敏度,进而提高复合海底光缆的探测精度和灵敏度。

    海底光缆奇数不等径钢丝复合铜管一体化拱形内铠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427124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193097.8

    申请日:2020-0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底光缆奇数不等径钢丝复合铜管一体化拱形内铠结构,包括铜管,钢丝层由第一钢丝、第二钢丝、第三钢丝三种不同外径的钢丝绕不锈钢管轴线环形阵列分布并绞合而成,每种外径的钢丝数量为奇数,第一钢丝、第二钢丝、第三钢丝外径依次减小,第一钢丝设置于钢丝层内层,第二钢丝和第三钢丝设置于钢丝层外层且相互间隔排列,第一钢丝相邻之间彼此相切,第一钢丝与不锈钢管外壁之间存在间隙,钢丝层内层的外壁与钢丝层外层的内壁紧贴。本发明采用奇数根三种不等径钢丝绞合,复合铜管形成一体化式内铠结构,降低钢丝间隙,优化了载荷传递形式,并形成“拱形”结构,大幅提升了海底光缆的抗拉伸性能,抗冲击、压扁性能。

    一种轻型海底光缆的缆型过渡接头

    公开(公告)号:CN208060796U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20427538.4

    申请日:2018-03-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型海底光缆的缆型过渡接头,包括缆芯,缆芯贯穿整个海缆,缆芯上位于缆型过渡位置处设有缆型过渡标识,缆芯外侧包覆有复合带层,复合带层的端部通过胶带固定在所述缆型过渡标识上,所述复合带层的外侧包覆有护套层。本实用新型的缆型过渡接头,以一整根缆芯的生产方式在线完成轻型海底光缆和轻型护套海底光缆的过渡连接,实现轻型海底光缆向轻型护套海底光缆的无光纤接头缆型过渡,由于没有光纤接头,不会增加海底光缆系统的光纤损耗,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生产周期短,重量轻,存储、运输、施工方便的特点;由于没有破坏轻型海底光缆的结构,过渡接头部分的参数接近轻型护套海底光缆的要求,可以适用于水深在5000米以上的深海。

    线缆冷却用卧式压力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643666U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21640488.X

    申请日:2017-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缆冷却用卧式压力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管道、供液装置和压缩空气输送装置,冷却管道水平横卧设置,线缆穿出冷却管道的部位设有密封装置;冷却管道轴向延伸的内管体被分隔成若干个冷却管段,各冷却管段内均独立输送冷却液;冷却管段内的液位始终超出线缆所在位置;压缩空气输送装置向冷却管道内输送压缩空气。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压力冷却系统,线缆轴向穿过冷却管道,冷却液对线缆进行冷却的同时,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向线缆施加压力来抵消线缆铜管内气体的压力,将铜管内的气体封存在铜管内,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管道水平横卧设置,能够在单层厂房内安装使用,操作简单且易于控制;使用后能够降低线缆的绝缘维修成本和厂房建设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大容量低电阻跨洋有中继海底光缆

    公开(公告)号:CN210270296U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21053283.0

    申请日:2019-07-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大容量低电阻跨洋有中继海底光缆,包括自内而外依次对应设置的缆芯、铠装层以及护套,所述缆芯包括内部的光纤和外部的不锈钢钢管光单元,所述光纤设置有多根并通过纤膏填充设置于不锈钢管光单元的管内,所述铠装层由第一金属丝单元、第二金属丝单元和第三金属丝单元绞合而成,所述铠装层的绞合缝隙内填充设置有阻水胶。本实用新型保证大容量传输需求,保证产品获得最低0.6Ω/km@20℃的直流电阻需求,绝缘性能优异,保证大长度中继的可行性,优化该产品的断裂负荷、短暂拉伸负荷,确保海底光缆在最大8000m水深的铺设与回收;确保海底光缆的阻水性能,降低维修难度和成本;具有优良的抗冲击和抗压扁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柔性可扩展的海缆放大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9881085U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21053712.4

    申请日:2019-07-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柔性可扩展的海缆放大器结构,包括海缆、缓冲器、放大器单元通用结构模块以及万向节,所述放大器单元通用结构模块和万向节均对应设置有多个,所述放大器单元通用结构模块和万向节呈依次间隔分布连接,并且在两端部的放大器单元通用结构模块上分别通过缓冲器与海缆对应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密封性好,缆型适配性好,弯曲可动,便于海缆放大器的运输与铺设,同时也避免了如常规放大器因刚性部分尺寸过大造成海缆受力增大的影响。(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