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41306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310223.3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1/00 , E02B1/02 ,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13/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动力提升方法,包括S1、若水动力提升需求为提高水动力弱区域边缘部分的水动力,则在水动力弱区域边缘部分间隔放置若干水泵射流推流器;S2、若水动力提升需求为提高水动力弱区域中心部分的水动力,则在水动力弱区域中心放置竖轴推流器;S3、若水动力提升需求为兼具娱乐功能和水动力提升功能,则在水动力弱区域中心放置悬浮造浪器。本发明还公开了两种所述方法的性能测试方法,一种是采用物理缩小模型,一种是采用数学建模进行数值模拟。本发明的水动力提升方法可以实现多目的的水动力提升,所采用的测试方法也精确的量化了方法运行后水动力弱区的改善效果,为科学、经济地运行水动力装置,改善河道水动力条件提供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441306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310223.3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1/00 , E02B1/02 ,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13/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动力提升方法,包括S1、若水动力提升需求为提高水动力弱区域边缘部分的水动力,则在水动力弱区域边缘部分间隔放置若干水泵射流推流器;S2、若水动力提升需求为提高水动力弱区域中心部分的水动力,则在水动力弱区域中心放置竖轴推流器;S3、若水动力提升需求为兼具娱乐功能和水动力提升功能,则在水动力弱区域中心放置悬浮造浪器。本发明还公开了两种所述方法的性能测试方法,一种是采用物理缩小模型,一种是采用数学建模进行数值模拟。本发明的水动力提升方法可以实现多目的的水动力提升,所采用的测试方法也精确的量化了方法运行后水动力弱区的改善效果,为科学、经济地运行水动力装置,改善河道水动力条件提供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745955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0992148.0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原浅水湖泊生态水位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平原浅水湖泊多年平均水位和湖滨湿地高程确定湿地水深;根据湿地水深和湖泊污染状况配置适应特性的植物;对比区域内最低水位与湿地高程,根据对比结果在相应区域配置植物,确定配置植物的生长周期,根据配置的植物的生长周期设置水位。本发明保证湖滨湿地植物的萌芽率,为后期植物的生长恢复奠定基础;本发明促进湖滨湿地植物的生长,提高根系污染物吸收量和吸收效果;本发明还提高了植物收割量,提高了湖泊污染物移除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673896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46844.9
申请日:2013-12-0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B11/02
Abstract: 坝体全断面水平位移监测的分布式光纤测量方法及其系统:在大坝内部埋设变形监测管道;每节变形监测管道上安装伸缩管接头其锚固板固定在坝体内部;在变形监测管道内部安装传感光纤随着大坝同步变形;光纤紧固固定和预拉装置把传感光纤固定在变形监测管道伸缩管接头上;外部设置水平位移测点装置保证伸缩管接头随大坝同步位移;变形监测管道内安装的传感光纤包含应变光纤和温度光纤;各测点在坝体内部发生位移时把绷直的传感光纤带动从而传感光纤的应变发生变化,传感光纤中应变光纤接入分布式光纤采集仪器,对传感光纤的应变进行实时测量;同时对传感光纤进行温度补偿修正;再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坝体内部全断面水平位移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07426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817636.4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地下水抽提影响下的含水层渗透系数测定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采用原位立管渗透仪进行测量,同时控制立管和沉积物的水头,利用非线性回归函数求解器确定参数,根据达西定律计算水力渗透系数;所述方法从测量立管和沉积物水位计上获得平行分析数据,分析测量期间入渗速率和时间变化率的比值,优化了测量时间间隔的选择,并建立了渗透系数测量精度的评估模型,进一步保证所测渗透系数的精确性。本发明可减小由于河床或海岸带地下水位波动引起的河床渗透系数测量的误差,从测量立管和沉积物水位计上获得的平行分析数据可以显著提高测量精度。原位立管渗透仪可以防止样品扰动,在测量方面有很大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608713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05030.8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L的DOM紫外荧光替代常规水质指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模型所需数据的检测及收集;(2)对所需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3)基于SVM模型分别建立DOM紫外荧光与常规水质指标TN和TOC的对应关系,需进行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划分;(4)将检测的DOM紫外荧光数据输入至构建完成的最优参数的SVM模型中,获得TN和TOC的预测结果。该方法可以免去实验室常规水质检测费时费力的繁琐复杂过程,同时可以较好地适用于不同类别河流水环境质量标准,实现未来河流水质演变趋势的有效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70737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142155.3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T17/20 , G06Q50/06 , G06F111/1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干湿交替带氮迁移转化耦合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地表水氮迁移转化模拟模型;(2)建立地下水氮迁移转化模拟模型;(3)由地表水氮迁移转化模拟模型获得的水土交界处水压和浓度计算值作为边界条件驱动地下水氮迁移转化模拟模型;(4)通过地表水氮迁移转化和地下水氮迁移转化耦合模型量化干湿交替带氮的生消过程及氮的生消过程对上覆水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干湿交替带氮迁移转化耦合模拟系统。本发明将地表水模型在水土交界处的水压、浓度计算值作为边界条件驱动地下水模型,考虑了干湿交替带地表水各氮指标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对地下水的影响,提高了对干湿交替带氮迁移转化过程模拟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5276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401426.3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面源污染负荷监测方法,包括:1、根据下垫面类型将待监测城市内部区域分为绿地、道路和屋面;并根据所述城市的水系组成进行汇水区划分;根据排水系统信息将待监测城市内部划分为N个产污单元;2、将每个产污单元下垫面类型中面积最大的类型作为所述产污单元的类型;在N个产污单元选择典型产污单元,确定最佳布点密度ρ;3、分别选择绿地、道路和屋面的代表产污单元,按照布点密度ρ设置监测点,计算每种下垫面类型的陆源污染负荷,分别得到绿地、道路和屋面的陆源污染负荷与面积比值;4、计算待监测城市陆源面源污染负荷和水体面源污染负荷,得到待监测城市的面源污染负荷。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获取城市面源污染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203732033U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320789271.0
申请日:2013-12-0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B11/02
Abstract: 坝体全断面水平位移监测的分布式光纤测量系统,在大坝内部埋设有一条垂直于大坝轴线的变形监测管道,由若干节连接组成,每节上安装有伸缩管接头,伸缩管接头的锚固板固定在坝体内部;变形监测管道内部中间安装有传感光纤,特征是传感光纤由光纤紧固固定和预拉装置固定和拉紧;采用一根传感光纤里面设置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光纤,一种紧套受力的应变光纤直接护套保护,用于测量坝体的位移变化,另一种松套不受力的温度光纤,用塑料外壳保护,用于测量光纤所处位置温度变化,做温度补偿;应变光纤与温度光纤均连接于分布式光纤采集仪器。本实用新型测量精度为0.2%F.S,测量精度高,保证了监测系统精确性,满足土石坝内部水平位移监测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17418691U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20326938.2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藻类连续流动培养的实验装置,包括流速控制装置、带有搅拌的实验装置、补充培养基的容器、废液桶、温度控制装置、光照培养装置。本装置可以实现藻类的连续流动培养,通过流速控制装置、带有搅拌的实验装置、补充培养基的容器、废液桶的连接,将藻类生长所需要的培养基从外部补充培养基桶中,源源不断地通过橡胶管输送到搅拌装置中,并从其上方进水口进行补充,再通过底部的出水口排出到废液桶中,维持培养基中的浓度保持不变,同时还可以控制光照培养装置的光照以及搅拌装置的转速。本新型连续流动培养实验装置光照均匀,搅拌装置的转速可调节,利于藻类培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