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33263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0559137.4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北金浪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H04L69/08 , H04L69/06 , H04L67/146 , H04L9/40
Abstract: 一种用于配网物资检测系统的通信协议转换器,包括协议转换模块、与协议转换模块连接的下行物理接口、上行物理接口;上行物理接口用于接收物资检测主站发出的第一检测命令,第一检测命令根据配网物资检测通信协议生成;协议转换模块,用于将第一检测命令解码,然后根据检测仪器厂家的私有通信协议封装成第二检测命令;下行物理接口用于接收检测仪器根据第二检测命令上传的第一检测数据;协议转换模块,还用于将第一检测数据解码,将解码所得检测数据封装生成第二检测数据发送到物资检测主站。本发明可使现有电力检测设备无缝的接入配网物资检测系统,广泛用于目前的配网物资监测系统中电力物资检测设备的接入,兼顾安全性和扩展性、易实现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5103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12666.6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 , G06N3/0499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绿色碳足迹预测方法及相关装置,该方法包括:采集已有的产品碳足迹数据,包括产品的各生命周期环节的能源消耗数据、原材料使用数据及各阶段的碳排放数据;将采集到的数据按比例8:1:1分为训练集、测试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上训练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测试集上对模型的性能进行测试,最后在验证集上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将训练集数据输入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深度学习;引入均方差损失函数对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梯度优化;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其他产品的碳足迹预测计算中。本发明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产品碳足迹进行预测,不仅可以大大简化数据的采集,并且计算速度也比传统计算方法快。
-
公开(公告)号:CN11900556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14370.X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7/16 , G06F17/18 , G06F18/24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碳足迹计算的电网典型物资绿色制造指导方法,包括:建立产品生产周期的碳足迹计算模型;基于碳足迹计算模型对各工序碳足迹进行计算;对得到的碳足迹计算结果进行分类,选取碳排放大的一类工序集合;计算选取的工序集合中的不同工序中各碳排放影响因素对产品碳足迹的敏感性系数;根据计算的敏感性系数,得到对碳足迹影响较为敏感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对各个工序影响较为敏感的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低碳减排优化处理,制定绿色生产指导方案。本发明通过对电网典型物资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的精确计算,深入剖析电网典型物资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情况,分析碳排放权重工序及相关碳敏感因子,从而可以指导制定绿色生产节能减排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89980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08389.3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山东科汇电力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注入式防孤岛保护的校时同步方法,包括:实时监测电压响应信号;判断1Hz信号注入定时器是否触发,触发时注入孤岛检测信号,未触发判断1Hz信号记录定时器是否触发,若触发判断是否监测到电压响应信号,未监测到则提高注入孤岛检测信号幅值;监测到则判断电压响应信号中是否存在幅值最高的电压响应信号;不存在时,依据随机同步策略校正1Hz信号注入定时器;存在则判断幅值最高电压响应信号出现时刻是否为当前注入时刻;若不是则以幅值最高电压响应信号出现时刻作为同步时刻校正1Hz信号注入定时器;若是则减小注入孤岛检测信号幅值,结束校时同步。本发明适用于任意频率的孤岛检测信号,灵活性及适用性强;无需额外硬件投入,易于推广普及。
-
公开(公告)号:CN11853942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58618.8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及多类型储能与故障维修的有源配电网灾后供电恢复方法,包括:以最小化失负荷成本和网络损耗成本为目标函数,以有源配电网运行约束、基于智能储能软开关的多馈线共享储能运行约束、移动储能运行约束、故障检修约束、分布式电源运行约束为约束条件,建立包含分布式电源、多类型储能的有源配电网灾后多时段故障动态恢复模型;对所述有源配电网灾后多时段故障动态恢复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利用二阶锥松弛技术将所述有源配电网灾后多时段故障动态恢复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求解所述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得到最终的有源配电网灾后供电恢复策略。本发明可提高故障恢复率、减少灾后经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636193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0131750.1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17 , G06F17/1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阵列模型并联阻抗与串联阻抗估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最大功率点电压与电流,计算最大功率点等效电导;步骤2:利用最大功率点电压,计算交点电压值;步骤3:利用最大功率点电流,计算交点电流值;步骤4:利用交点电压值及最大功率点等效电导,计算短路电流点等效电导;步骤5:利用交点电流值及最大功率点等效电导,计算开路电压点等效电导;步骤6:利用短路电流点等效电导取倒数得到串联阻抗估计值,利用开路电压点等效电导取倒数得到并联阻抗估计值。本发明无需复杂的最优化计算方法,仅需数次初等数学计算,即可得到光伏阵列模型中的并联阻抗与串联阻抗参数,大大降低参数计算的难度,具有很好工程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60247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0191962.9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拓扑识别的含IIDER配电线路自适应重合闸方法,包括:通过智能配电终端(Smart Terminal Units,STUs)自主实时识别重合闸应用拓扑,智能配电终端内配置的重合闸控制应用通过对等通信网络,给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DERs)并网开关处智能配电终端发送IEC 61850GOOSE快速报文,实现DERs并网开关的快速跳闸,从而实现快速重合闸,提高供电可靠性。该方法不依赖于主站,实时性好;不需要考虑检无压重合,可以适应负荷投切、故障隔离及供电恢复、分布式电源投退等引起的配电线路动态拓扑变化的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23230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35826.X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考虑自适应功率补偿的直流微电网电压控制方法,包括构建直流微电网储能控制模块,通过该控制模块使得直流微电网的储能系统采用自适应下垂的控制根据母线电压控制数控功率;构建直流负荷控制模块,通过该控制模块将负荷直接或通过负荷变流器连接至直流母线,负荷变流器采用恒压控制;构建风电控制模块;构建光伏控制模块,通过该控制模块控制直流微电网的光伏系统根据负荷功率的需求自动调整发电功率。本发明将直流微电网的电压进行系统多模块化的进行调控,通过直流微电网储能控制模块采用自适应下垂根据最大功率和荷电状态自动协调不同电池之间的负荷功率分配,避免储能系统的过充和过放,电压波动小。
-
公开(公告)号:CN113888348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1087623.3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以多边利益平衡为目标的源荷智能匹配方法,包括步骤1:构建配网等级下含多种市场主体的电力市场结构;步骤2:依据市场主体特性建立以多边利益平衡为目标的源荷智能匹配模型;步骤3:求解所述源荷智能匹配模型,执行以多边利益平衡为目标的源荷智能匹配流程。本发明构建了配网等级下含新能源发电商、柔性负荷商的电力市场结构并建立了相应的匹配模型,在考虑新能源和柔性负荷商匹配满意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纳入电网安全偏好,设计了以多边利益平衡为目标的智能匹配方法,本发明能够促进新能源的就近消纳,维护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并且能够实现包括新能源发电商、柔性负荷商和配电网运营商在内的多边利益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804069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16970.1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IPC: H02J3/06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8/23 , G06F17/10 , G06N3/006 , G06F17/11 , H02J3/14 , H02J3/26 , H02J3/48 , H02J3/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智能软开关柔性互联的有源配电网结构形态优化方法,包括:构建有源配电网系统中新能源代表性场景聚类框架,对有源配电网系统中新能源场景进行缩减,得到聚类后的代表性场景;构建智能软开关的位置候选集生成框架;确定智能软开关尺寸优化框架的考虑因素;综考虑因素构建智能软开关的电压源变流器有功损耗函数关系表达式;构建智能软开关的运行约束条件;构建有源配电网系统与上游电网的有功交换功率约束条件;考虑智能软开关的位置和尺寸以及各种约束条件,结合有功损耗函数关系表达式,构建有源配电网系统结构形态优化模型;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的有源配电网系统结构形态。本发明可以实现更高效、可靠和可控的电力分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