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道意图识别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59815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283841.8

    申请日:2024-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换道意图识别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通过对收集的辅助驾驶信息,根据预设时间序列进行数据融合、特征提取及作起始标记处理后进行识别,以执行换道控制。优点:克服了现有标记方法缺乏稳健性的问题,相较于传统的时间窗口标记法有效地减少识别时间,建立了基于多头注意力机制的换道意图识别模型而能获得更高的准确度,克服换道初始点标记方法现有技术中存在需要克服时间窗口和其他单一特征的标记法带来的弊端,这对于驾驶辅助系统预测换道风险和提供及时建议至关重要,同时也为驾驶员提供了更多的反应时间。

    一种基于2D-CNN深度学习模型的交通事故风险评估方法、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3984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900004.9

    申请日:2024-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2D‑CNN深度学习模型的交通事故风险评估方法、设备及介质,本发明所搭建的基于2D‑CNN深度学习的交通事故风险评估模型经过训练后,确定最优的模型参数,能够对交通事故风险进行更为科学及其准确评估,其可通过卷积层自动挖掘交通事故深层特征,可增加卷积神经网络的计算深度;通过在模型中添加批量归一化(Batch Normalization,BN)层对数据分布进行正则化,可减小数据分布偏移带来的影响;由池化层进行二次降维,同时引入丢弃层(Dropout),可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最后通过Softmax函数确定事故风险评估等级,最终输出直观的交通事故风险等级的概率分布结果。

    可集成式光纤微透镜及制备方法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0765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99554.3

    申请日:2024-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集成式光纤微透镜及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可集成式光纤微透镜包括输入光纤(1)、输出光纤(2)、光纤微透镜(3)和过渡光纤(4);由第一制备光纤(5)和第二制备光纤(6)制备的光纤微透镜(3)中的锥体(301)可对传输光进行发散、汇聚、整形等调控;一方面,通过改变第一制备光纤(5)或第二制备光纤(6)的种类,以及改变熔接、气压参数制备具有不同形状的锥体(301);另一方面,通过改变光纤微透镜(3)和过渡光纤(4)的数量及种类,制备具有不同空间分布的锥体(301);所制备的光纤微透镜均可集成于光纤中,特点是集成化、可拓展且易于制备;本发明在光场调控、光通信、光传感、微粒操控、光成像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智能网联混合交通流交叉口信号协同优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90976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1349527.6

    申请日:2022-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网联混合交通流交叉口信号协同优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对交通状态信息进行高精度采集;基于初始信息控制的智能车轨迹进行优化;基于优化后的所述智能车轨迹的信号控制进行优化。这样,避免了混合交通模式下,智能车渗透率较低,存在大量的智能车跟驰人工驾驶车辆及仅仅控制智能车单车,未考虑多车跟驰状态,优化作用将有限的缺点。同时,通过采用了轨迹与信号协同优化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交叉口的运行效率,保障了数据来源更精确、微观,并且控制策略更合理、有效。

    基于泊位供给可用性感知冲突规避泊位分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54276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110713317.X

    申请日:2021-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泊位供给可用性感知冲突规避泊位分配系统,包括路内停车区停泊信息采集端、系统控制云计算中心、数据通信传输系统、泊位调度监控平台;通过从停车需求混乱、停泊操作空间狭窄、停泊车辆相互干扰三方面问题出发,充分调度停车区范围内车辆停泊秩序并实现车辆快速安全停泊,避免停车区向道路网严重拥堵点演化。积极响应平高峰停泊需求差异性,该系统不仅有效规避了当前智慧停车快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附生问题,还可以有效降低多车辆停泊需求冲突、停泊车辆对其他车辆的相互干扰、为停泊车辆提供安全、舒适的停泊操作活动空间,并有效避免驾驶员初始盲目巡航与二次巡航;同时,该系统构建了停车区车辆停泊效益评价体系,精准把控系统的实践应用效益、并合理反馈到监泊位调度监控平台,实现系统应用效益最大化。

    一种基于汽车乘员损伤分析的城市行道树设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6326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558947.3

    申请日:2023-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汽车乘员损伤分析的城市行道树设置方法,将ASI作为乘员伤害风险指标,在不同驶出速度和边坡坡度条件下,利用PC‑crash仿真软件开展小型客车与不同直径行道树反复碰撞试验,获取能够使得ASI值最小的行道树直径建议值;通过驶出速度、边坡坡度与行道树直径建议值和最小ASI值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行道树直径建议值模型及相对应的最小ASI值模型;以最小ASI值≤1为标准,通过进一步调整行道树直径进行反复碰撞试验,给出了对应不同驶出速度和边坡坡度的行道树直径和间距;可供今后进行路侧树木优化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