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41731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1010257902.5
申请日:2010-08-2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隙型片状纳米氧化锌及活性炭负载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由可溶性锌盐溶液、尿素溶液和粉状活性炭按一定比例混合,先在常压条件下加热反应得到活性炭负载片状纳米氧化锌前驱体,再将前驱体加热分解得到活性炭负载空隙型片状纳米氧化锌复合物,最后在氧化性气氛下加热除掉复合物中的活性炭而得到纯净的空隙型片状纳米氧化锌,其厚度在50nm~100nm范围,长度和宽度在1um~10um范围。本发明具有绿色环保、高效、成本低廉、工艺简单的优点,适合于工业化生产。所得活性炭负载空隙型片状纳米氧化锌复合物和纯净的空隙型片状纳米氧化锌均可直接用于光催化、抗菌、介电、光学、吸波等材料或器件的制备与应用,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0575251C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710049525.4
申请日:2007-07-1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负载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碳纳米管加入到硝酸高铁溶液中,搅拌,超声波振荡处理,然后再添加某种水溶性高分子水溶液,搅拌,继续超声波振荡处理,过滤,干燥,研磨,最后在一定温度下于惰性气氛中锻烧一定时间,进一步研磨处理后得到碳纳米管负载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这种制备方法高效、成本低廉、工艺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所得碳纳米管负载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负载量高、结构稳定、均匀、分散性好,且与碳纳米管之间有较强的结合力。可广泛应用于磁性靶向材料、各种催化剂,电磁屏蔽吸波材料、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他相关的功能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72406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29203.8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1G41/00 , C01B21/064 , C01B32/225 , C01G39/06 , C08L5/02 , C08K3/38 , C08K3/30 , C08K3/04 , C08J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魔芋葡甘聚糖辅助剥离二维片层纳米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在魔芋葡甘聚糖的辅助下利用超声波处理或球磨工艺实现了二维片层纳米材料的高效剥离,同时魔芋葡甘聚糖在剥离过程中实现了对二维片层纳米材料的原位表面改性。该剥离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可实现大规模批量生产。此外,利用魔芋葡甘聚糖的植物胶特性,可制备二维片层纳米材料/魔芋葡甘聚糖高导热高分子复合薄膜。这一方法在纳米粒子制备及热界面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18192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64426.9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南宁桂电电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板转印印迹预制填料负载网络高导热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薄膜由负载有导热填料的单层或多层薄膜热压延制成,且薄膜基体经过具有矩阵阵列的模板热压转印,形成印迹网络结构;导热填料为零维导热填料、一维导热填料、二维导热填料或异形导热填料中的至少一种。通过模板转印的方式对聚合物表面微观结构进行人为设计形成3D连续网络,进而在印迹网络空间中对纳米填料进行负载。此方法可实现导热填料的特定空间负载及填料网络的致密贯通优化,从而形成更加优良的导热通路,提升导热性能。该复合薄膜解决了常规填充制备方法条件下导热填料过于分散网络构筑不连贯,性能难以有效提升等问题,具有导热性能提升效果优异、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等优点,在大规模生产导热复合薄膜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24067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168502.4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D04H1/728 , D01D5/00 , D04H1/4358 , D06M11/80 , G01L1/22 , G01L9/04 , D06M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级微结构的柔性传感复合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纤维膜通过将三氟乙酸银溶于有机溶剂后,将热塑性聚氨酯(TPU)颗粒溶于其中,获得静电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在滚筒接收器上的铝箔上获得含有三氟乙酸银的复合纤维膜。再将复合纤维膜置于还原性的溶液中还原,烘干后获得具有多级微结构的银纳米粒子/TPU复合纤维膜。本发明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多级微结构是可直接在纤维膜表面形成脊状凸起,其高度大小不等、密度分布不均,同时纤维膜内部具有孔洞结构,且经还原后得到连续且稳定的导电网络,适用于柔性压力传感器领域,多级微结构有效提升了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响应时间、检测范围等,并可用于人体可穿戴设备、人机交互和健康监测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51620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146578.2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32B27/02 , B32B27/40 , B32B27/32 , B32B27/30 , B32B27/28 , B32B27/34 , B32B27/36 , B32B5/02 , B32B27/08 , B32B27/12 , B32B37/06 , B32B37/10 , D06M11/44 , D06M11/45 , D06M11/74 , D06M11/77 , D06M11/80 , D06M11/83 , D06M15/61 , B29C43/24 , B29C43/58 , B29L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夹层结构高导热复合薄膜热界面材料,该复合薄膜具有3层结构,由上下表面的弹性纤维薄膜层和中间的非弹性纤维薄膜层热压延复合而成,其中弹性纤维薄膜层和非弹性纤维薄膜层中均含有零维、一维导热填料、二维导热填料和异形导热填料中的至少两种。该复合薄膜解决了常规填充方法制备条件下热界面材料中导热网络构筑困难,填料间界面热阻以及热界面的接触热阻较大等问题,具有导热性能提升高效、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626030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0911468.9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薄膜至少由三层导热薄膜层复合而成,相邻的两层为不同形貌导热网络的薄膜层,上、下表面层中至少含有一种片状形貌的导热填料,上、下表面层之间的薄膜层至少含有一种非片状形貌的导热填料。制备方法是通过分散剂将两种以上的导热填料均匀的分散在聚酰胺酸溶液中,聚酰胺酸溶液消泡处理后,进行铺膜、溶剂脱除、冷却室温脱模后,压延出薄膜层,取三层以上的薄膜层,叠放整齐后,压延出特定厚度的复合薄膜,经完全热亚胺化后制备出高导热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薄膜。该薄膜具有高导热系数和高韧性的特点,该复合薄膜在电子、航空航天、机械领域有很大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452418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0912358.4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导热填料制备的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导热填料为核壳结构的导热填料;薄膜包括10‑50质量份的导热填料,1‑5质量份的改性剂,80‑500质量份的聚酰胺酸溶液,导热填料为氮化硼包覆氧化铝的核壳导热填料;核壳导热填料是通过改性剂处理氧化铝和高温煅烧氮化硼,采用静电自组装方法来制备而得,将核壳导热填料加入聚酰胺酸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真空静置消泡后,铺设成薄膜,程序升温热亚胺化,制得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该薄膜具有高导热系数和电绝缘的主要特性,且加工成本较低,制备工艺简单,且成型周期短,在电子、航空航天、机械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589820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611146125.0
申请日:2016-12-1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8L63/00 , C08L71/12 , C08L39/06 , C08L79/08 , C08L25/06 , C08L61/16 , C08K13/04 , C08K7/20 , C08K3/04 , C08K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隔离结构的高介电常数多元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材料包括:0‑10质量份的导电填料、10‑50质量份的热塑性树脂、0‑1质量份的促进剂、0‑20质量份的改性剂、0‑20质量份的隔离球、50‑100质量份的固化剂和100质量份的环氧树脂;借助适当的溶剂采用溶液共混法,将改性剂、导电填料、热塑性树脂和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固化剂混合均匀,浇注到模具和涂抹于电极板中加热固化,即可制得具有隔离结构的高介电常数多元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该块状及薄膜状复合材料在导电填料含量较低时便能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同时保持较低的介电损耗,且制备工艺简单,易成型加工,且成型周期短,在微电子领域、电机和电缆行业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828344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165650.1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9J7/10 , C09J163/00 , C09J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沿Z向排列的一维微纳米粒子/环氧树脂复合胶膜及其制备方法,是按质量比为0.2~10:100的微纳米棒状材料与环氧树脂采用熔融共混法或溶液共混的方法混合均匀,通过涂覆法将混合料均匀地在传送带上铺成胶膜,采用温度调控或溶液浓度调控的方法使胶膜在通过磁场或电场时粘度在0.1~10 Pa·s内,然后在0.05~0.8T的磁场或10~100V/mm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排列,最后在适当的温度作用下,使胶膜发生固化反应、或者挥发掉溶剂或冷却凝固等方法,变至固化状态,通过转移、卷取、剪裁等工序,得到沿Z向排列的一维微纳米粒子/环氧树脂复合胶膜。该制备方法,工艺操作方便、价格便宜、加工操作简单等优点,复合胶膜在改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层间性能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