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65908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80079070.1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C01G53/00 , H01M4/36 , H01M4/525 , H01M10/0566
Abstract: 提供一种大容量且充放电循环特性优良的用于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提供一种抑制充放电循环中的容量的减小的正极活性物质。提供一种大容量的二次电池。提供一种充放电特性优良的二次电池。提供一种安全性或可靠性高的二次电池。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包含锂、钴、氧及铝,具有在对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得到的图案进行里特沃尔德分析时具有R‑3m的空间群的结晶结构,在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分析中铝的原子个数为钴的原子个数的0.2倍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193390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737147.4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10/0525 , H01M4/04 , H01M4/1391 , C01G51/00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形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混合锂源、氟源和镁源形成第一混合物,混合含有锂、过渡金属及氧的复合氧化物和所述第一混合物形成第二混合物,以及在600℃以上且950℃以下的温度下加热所述第二混合物3小时以上。所述复合氧化物在以辉光放电质谱法进行分析时,所述锂、所述过渡金属及所述氧以外的元素的浓度为5,000ppm wt以下。所述第一混合物中氟与镁的比例以摩尔比计为2以上3.9以下。所述第二混合物所含有的所述复合氧化物中的过渡金属TM与所述第一混合物所含有的镁MgMix1的原子个数比为TM:MgMix1=1:y(0.0005≤y≤0.03)。
-
公开(公告)号:CN110337744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880011201.8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在充电状态和放电状态间的结晶结构的变化很小。例如,与现有的正极活性物质相比,在放电状态时具有层状岩盐型结晶结构而在4.6V左右的高电压充电状态时具有拟尖晶石型结晶结构的正极活性物质通过充放电的结晶结构及体积变化小。为了形成在充电状态时具有拟尖晶石型结晶结构的正极活性物质,优选混合氟等卤素源及镁源与预先合成的含有锂、过渡金属和氧的复合氧化物的粒子,然后以适当的温度及时间对该混合物进行加热。
-
公开(公告)号:CN11905410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380035488.9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放电循环中的放电容量下降得到抑制的正极活性物质及使用该正极活性物质的二次电池。一种包括正极活性物质的二次电池,该正极活性物质包含钴酸锂,通过对正极活性物质的粉末X射线衍射得到的图案进行里特沃尔德分析估算出的氧化镁和四氧化三钴的总质量为钴酸锂的质量的3%以下,正极活性物质的粉体体积电阻率在64Mpa的压力下为1.0E+8Ω·cm以上1.0E+10Ω·cm以下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833588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89238.6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4/04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48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在充电状态和放电状态间的结晶结构的变化很小。例如,与现有的正极活性物质相比,在放电状态时具有层状岩盐型结晶结构而在4.6V左右的高电压充电状态时具有拟尖晶石型结晶结构的正极活性物质通过充放电的结晶结构及体积变化小。为了形成在充电状态时具有拟尖晶石型结晶结构的正极活性物质,优选混合氟等卤素源及镁源与预先合成的含有锂、过渡金属和氧的复合氧化物的粒子,然后以适当的温度及时间对该混合物进行加热。
-
公开(公告)号:CN11759779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280046632.4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以高电压及/或高温进行充电和放电也不容易产生缺陷的正极活性物质。另外,提供一种即使反复充放电也不容易导致晶体结构崩塌的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包含锂、钴、氧及添加元素,正极活性物质具有表层部及内部,正极活性物质在表层部包含添加元素,表层部是从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向内部10nm以下的区域,表层部及内部处于拓扑衍生,添加元素的扩散程度根据表层部的结晶面而不同,添加元素是选自镍、铝和镁中的至少一个或两个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606280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14517.2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加热炉中配置装有锂氧化物、氟化物及镁化合物的混合物的第一容器的第一工序;使加热炉内部的气氛为含氧气氛的第二工序;以及对加热炉的内部加热的第三工序,其中,在进行第一工序及第二工序之后进行第三工序。优选的是,在对加热炉加热内部之前使加热炉内为含氧气氛。更优选的是,氟化物为氟化锂且镁化合物为氟化镁。
-
公开(公告)号:CN11531275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485669.9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4/525 , H01M10/0525 , C01G5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活性物质、二次电池、电子设备及车辆。提供一种由充放电循环引起的放电容量的下降得到抑制的正极活性物质及使用该正极活性物质的二次电池。提供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放电状态和以较高电压进行充电的状态之间的晶体结构的变化少,例如CoO2层的偏离较少。例如,提供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其中在放电状态下具有属于空间群R‑3m的层状岩盐型晶体结构且在LixCoO2中的x超过0.1且为0.24以下的充电状态下具有属于空间群P2/m的晶体结构,并且在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进行分析时,衍射图案至少在2θ为19.47±0.10°及2θ为45.62±0.05°处具有峰。
-
公开(公告)号:CN11385352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080037398.X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G01R31/378 , G01R31/389 , G01R31/367
Abstract: 安装有二次电池的电动汽车有如下缺点:因为二次电池会劣化,所以知道准确剩余电量是困难的,并且预测剩余电量何时变成0也是困难的。在本发明中,即使二次电池劣化也以高精度推测出内阻。以限制于再生充电结束时间前后的时间范围内的数据群(也称为进行再生充电时的数据)为用于学习或推测的数据。提取并使用这样的限制范围的数据进行学习及推测,由此可以输出精度高的,具体而言,平均错误率为1%以下的内阻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59741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80022275.9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提供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在将其用作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时,提高倍率、输出耐性等负载耐性的同时改善粉末性能,并且该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节拍短而成本低。一种通过如下步骤制造的正极活性物质:使包含选自镁、钙、锆、镧和钡中的一种以上的元素的化合物、包含卤素及碱金属的化合物以及包含选自镍、铝、锰、钛、钒、铁和铬中的一种以上金属的氟化物都微粉化,然后将其与金属氧化物的粉末混合来制造第一混合物的第一步骤;以及以摄氏700度以上且950度以下的温度进行加热的第二步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