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46848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310208270.7
申请日:2013-05-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东芝设备系统和服务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C10/04 , Y02C10/06 , Y02P20/152
Abstract: 在一实施例中,二氧化碳回收系统包括吸收塔,所述吸收塔使得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与吸收液相接触以排出已吸收二氧化碳的吸收液和排出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了的气体。所述系统包括再生塔,所述再生塔从吸收液释放二氧化碳以排出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了的吸收液和排出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吸收液成分清洗装置,所述第一吸收液成分清洗装置冷却已经过吸收塔凝缩器或再生塔凝缩器的气体从而凝缩或升华气体中的吸收液成分并且通过使用清洗液将由吸收液成分的凝缩或升华产生的液体或固体生成物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04740976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410826037.X
申请日:2014-12-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B01D5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96 , B01D53/1425 , B01D53/1475 , B01D53/1493 , B01D53/62 , B01D53/78 , B01D2252/20405 , B01D2252/20431 , B01D2252/20484 , B01D2252/20489 , B01D2257/504 , B01D2258/0283 , Y02C1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降低从吸收了酸性气体的吸收剂中分离回收酸性气体所需要的热能的酸性气体除去装置及酸性气体除去方法。实施方式的酸性气体除去装置具备吸收塔、第1加热器、相分离槽、再生塔及第2加热器。吸收塔在规定温度下使含有酸性气体的气体与由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感温性含氮化合物且具有最低临界共溶温度的水溶液构成的酸性气体吸收剂接触,使所述酸性气体被所述酸性气体吸收剂吸收,将所述酸性气体从所述气体中除去。第1加热器将吸收了所述酸性气体的酸性气体吸收剂加热至所述水溶液的最低临界共溶温度以上。相分离槽将经加热的所述酸性气体吸收剂相分离为富吸收剂相和所述感温性含氮化合物的含量高于所述富吸收剂相的贫吸收剂相。再生塔将所述富吸收剂相中的所述酸性气体放出。第2加热器装备在所述再生塔上且对所述富吸收剂相进行加热。下述式(1)中,R1为羟基烷基,R2是碳数为3~10的未取代环状烷基,R3为氢原子或未取代烷基。
-
公开(公告)号:CN104096455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133615.1
申请日:2014-04-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62 , B01D53/1412 , B01D53/1425 , B01D53/1475 , B01D2251/30 , B01D2252/20484 , B01D2252/20489 , B01D2252/30 , B01D2258/0283 , Y02A50/2342 , Y02C10/04 , Y02C10/06 , Y02C10/08
Abstract: 在一个实施例中,二氧化碳回收系统包括被配置用于使包含二氧化碳的处理目标气体与吸收液相接触并且排出吸收了二氧化碳的吸收液的吸收塔。该系统还包括被配置用于使从吸收塔排出的吸收液散逸二氧化碳并且排出散逸了二氧化碳的吸收液的再生塔。该系统还包括被配置用于将处理目标气体引入到吸收塔内的处理目标气体管线,被配置用于将二氧化碳浓度高于处理目标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第一气体引入到处理目标气体管线内的第一引入模块,和被配置用于将二氧化碳浓度低于处理目标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第二气体引入到处理目标气体管线内的第二引入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04072380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115997.5
申请日:2014-03-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C07C215/12 , C07C21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13/10 , B01D53/1425 , B01D53/1456 , B01D53/1493 , B01D2252/20431 , B01D2252/20478 , Y02C10/06 , C07C215/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分离叔氨基醇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地从含有杂环胺化合物的氨基醇水溶液分离氨基醇的方法。该方法为从含有杂环胺化合物的叔氨基醇水溶液分离叔氨基醇的方法,包括:通过添加醛和/或酮至叔氨基醇水溶液生成亚胺和/或烯胺,从该叔氨基醇水溶液分离亚胺和/或烯胺,以及从通过分离亚胺和/或烯胺得到的残留液体分离叔氨基醇。
-
公开(公告)号:CN109876600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811433441.5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东芝能源系统株式会社
IPC: B01D5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含有式(1)的胺化合物及式(2)的氨基酸盐化合物的酸性气体吸收剂、含有式(1)的胺化合物及式(3)或(3’)的环状胺化合物的酸性气体吸收剂、使用这些吸收剂的酸性气体的除去方法及装置。[R1是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为1~4的烷基。R2是羟基键合在与该R2的末端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的碳数为3~5的羟烷基。R3是键合了羟基的碳数为2~3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羟烷基。n为1或2。M是碱金属。R4及R5是碳数为0~4的亚烷基,在其任一者的碳原子上可以键合羧酸盐基或碳数为1~4的烷基。其中,R4和R5的亚烷基的碳数的合计为1以上且4以下。R6为氢原子。式(3’)中的2个R6中的至少一个为氢原子,在2个R6为氢原子时,R7的至少一个是碳数为1~8的羟烷基或氨基烷基。p是3~8的整数。q是2~4的整数。]
-
公开(公告)号:CN104096455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410133615.1
申请日:2014-04-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62 , B01D53/1412 , B01D53/1425 , B01D53/1475 , B01D2251/30 , B01D2252/20484 , B01D2252/20489 , B01D2252/30 , B01D2258/0283 , Y02A50/2342 , Y02C10/04 , Y02C10/06 , Y02C10/08
Abstract: 在一个实施例中,二氧化碳回收系统包括被配置用于使包含二氧化碳的处理目标气体与吸收液相接触并且排出吸收了二氧化碳的吸收液的吸收塔。该系统还包括被配置用于使从吸收塔排出的吸收液散逸二氧化碳并且排出散逸了二氧化碳的吸收液的再生塔。该系统还包括被配置用于将处理目标气体引入到吸收塔内的处理目标气体管线,被配置用于将二氧化碳浓度高于处理目标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第一气体引入到处理目标气体管线内的第一引入模块,和被配置用于将二氧化碳浓度低于处理目标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第二气体引入到处理目标气体管线内的第二引入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06039931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212951.4
申请日:2016-04-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1493 , B01D53/1425 , B01D53/1475 , B01D2252/20405 , B01D2252/20426 , B01D2252/20431 , B01D2252/20447 , B01D2252/20484 , B01D2252/602 , B01D2258/0283 , Y02C10/06 , B01D53/1418 , B01D53/1456 , B01D5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含有下述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的酸性气体吸收剂、使用该吸收剂的酸性气体的除去方法及酸性气体的除去装置。R1表示碳原子数为3~6的环状烷基,R2表示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或氢原子,R3及R4分别表示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或氢原子,R5表示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
-
公开(公告)号:CN102836617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210212420.7
申请日:2012-06-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B01D5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1475 , B01D2252/204 , B01D2257/302 , B01D2257/504 , B01D2258/0283 , B01D2259/65 , Y02A50/2342 , Y02C10/04 , Y02C1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回收性能高、消耗动力低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其具有吸收塔、再生塔和至少1个冷却装置。上述吸收塔中被导入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和吸收二氧化碳的贫液,使上述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与上述贫液接触而生成吸收了二氧化碳后的富液并将其排出。上述再生塔将从上述吸收塔排出的上述富液加热,由此散放含有二氧化碳的蒸气,生成从上述富液分离出二氧化碳后的贫液并将其返回至上述吸收塔。上述冷却装置中被导入冷却介质,对气体、上述贫液以及上述富液的至少任一个进行冷却。上述冷却装置彼此串联连接,包含分别导入第1以及第2冷却介质的第1以及第2冷却器,上述第1冷却介质是实质上不使用动力而生成的,上述第2冷却介质是使用动力而生成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689686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410725780.6
申请日:2014-12-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62 , B01D53/1475 , B01D53/1493 , B01D2252/2023 , B01D2252/20426 , B01D2252/20484 , B01D2252/502 , B01D2252/602 , B01D2252/606 , B01D2252/608 , B01D2257/304 , B01D2257/504 , B01D2258/0283 , C07C217/08 , Y02C1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的回收量高、而且抑制了胺化合物的放散的酸性气体吸收剂以及使用了该酸性气体吸收剂的酸性气体除去装置及酸性气体除去方法。实施方式的酸性气体吸收剂含有至少1种下述通式(1)所示的仲胺化合物。上述式(1)中,R1表示氢原子的一部分可被碳数为1~3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的环戊基或者氢原子的一部分可被碳数为1~3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的环己基,R2及R3表示碳数为2~4的亚烷基,R2及R3可分别相同也可不同、可以是直链也可以具有侧链。
-
公开(公告)号:CN102583375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210001605.3
申请日:2012-01-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C01B3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1412 , B01D53/1425 , B01D53/1475 , B01D53/30 , G01N29/024 , G01N2291/011 , G01N2291/02433 , Y02C10/04 , Y02C10/06
Abstract: 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具备:使二氧化碳吸收到吸收液中、将吸收了二氧化碳的吸收液即浓液排出的吸收塔,使二氧化碳从浓液中放出、并将与浓液相比二氧化碳溶解浓度降低了的吸收液即稀液排出的再生塔,测定在系统内流动的吸收液中的超声波传播速度的1台以上的测定装置;测定装置各自具备:温度测定部、超声波发生部、超声波传播速度测定部、及基于由温度测定部测定的温度、由超声波传播速度测定部测定的超声波传播速度、和表示吸收液中的二氧化碳溶解浓度与超声波传播速度的关系且根据吸收液的温度而变化的关系式来计算吸收液中的二氧化碳溶解浓度的二氧化碳溶解浓度计算部;基于由测定装置计算得到的二氧化碳溶解浓度来控制该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