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3511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260441.0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田中修平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丝状物缠绕层的脱落并可靠地保持永磁铁的转子及使用了该转子的表面磁铁型旋转电机。转子具备:转子铁心(5),其能够绕轴线(C)旋转;永磁铁(6),其配置在转子铁心(5)的外周面(51);端面板(7),其与轴线(C)同轴地形成且覆盖转子铁心(5)的轴向上的端部,在端面板(7)设置有用于配置永磁铁(6)的端部(61)的凹部(71),并且,端面板(7)的径向外侧端部(73)位于比永磁铁(6)的外周部(63)靠转子铁心(5)的径向的外侧的位置;以及丝状物缠绕层(8),其缠绕于永磁铁(6)的外周部(63)。
-
公开(公告)号:CN11034524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256378.0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田中修平
IPC: F16H63/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会导致动力传达装置的大型化,可削减零件数来谋求结构的简单化与成本降低的车辆的停车机构。本发明的车辆的停车机构是设置在将从电动机(2)中输出的动力经由二段的行星齿轮机构(PG1)、行星齿轮机构(PG2)与差动装置(D)而传达至左右的车轴(4L)、车轴(4R)中的车辆用动力传达装置(1)中的机构,其以如下方式构成:在所述二段的行星齿轮机构(PG1)、行星齿轮机构(PG2)的一个行星齿轮机构(PG2)的架体(c2)中,可滑动地设置与另一个行星齿轮机构(PG1)的架体(c1)进行结合/分离的活塞(27),在停车时,使所述活塞(27)卡合在所述另一个行星齿轮机构(PG1)的架体(c1)中,在停车时以外,使所述活塞(27)从所述另一个行星齿轮机构(PG1)的架体(c1)中脱离。
-
公开(公告)号:CN110014832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11520774.1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田中修平
Abstract: 车辆(100)具有:旋转电机(10),其具有转子(11)和具有绕组的定子(12)、相互啮合的第1齿轮(24)和第2齿轮(26)、离合器(30A),其设置在转子(11)和第1齿轮(24)之间,并使转子(11)和第1齿轮(24)结合或切断、以及控制部(612),其控制离合器(30A)的动作;第1齿轮(24)的齿数以转子(11)每次旋转的旋转电机(10)的转矩脉动的规定次数的振动频率与第1齿轮(24)每次旋转的第1齿轮(24)和第2齿轮(26)的啮合转矩的转矩变动的规定次数的振动频率一致的方式设定,控制部(612)控制离合器(30A)的动作,以使转矩脉动与啮合转矩的转矩变动相互抵消。
-
公开(公告)号:CN113494590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0199926.8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单元的油回收机构,能够利用已有的部件将在壳体内扬起的油高效地回收到油箱中。驱动单元(U)构成为在底部存储油的壳体(1)的内部收纳有以下部分:驱动源(M);旋转轴(2),其通过驱动源(M)而被旋转驱动;驻车机构(PRK),其利用接受来自控制部(19)的指令而进行动作的致动器(15)使驻车杆(13)摆动而使驻车杆(13)有选择地与驻车齿轮(11)卡合,从而锁定旋转轴(2)的旋转;以及油箱(8),其向壳体(1)内开口,驱动单元(U)的油回收机构构成为:将驻车齿轮(11)结合安装在旋转轴(2)上,并且使该驻车齿轮(11)扬起的油接触驻车杆(13)并将该油引导至油箱(8)而回收至该油箱(8)。
-
公开(公告)号:CN114448126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285524.6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田中修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地冷却最容易发热的永久磁铁的径向外侧区域的旋转电机的转子。旋转电机的转子(20)具备形成有多个磁极部(40)的转子铁芯(30)。各磁极部(40)的第一永久磁铁(421)插入第一磁铁插入孔(411)。在第一磁铁插入孔(411)的内部,在第一永久磁铁(421)的d轴侧端部(421d)和第一磁铁插入孔(411)的d轴侧端部(411d)之间形成有d轴侧空间部(431d),在第一永久磁铁(421)的q轴侧端部(421q)和第一磁铁插入孔(411)的q轴侧端部(411q)之间形成有q轴侧空间部(431q)。第一永久磁铁(421)具有:连通d轴侧端部(421d)和q轴侧端部(421q)的第一连通部(42a);以及连通d轴侧端部(421d)和q轴侧端部(421q)的第二连通部(42b)。
-
公开(公告)号:CN113691060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477541.3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田中修平
Abstract: 提供不产生NV而能够抑制轴承的烧伤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具备:旋转轴,其以沿着水平方向的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轴承,其将旋转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能够供从位于轴线的轴向的一方的上游部供给的冷却介质朝向位于轴向的另一方的下游部流通;保持部,其保持轴承;空间部,其设置于比保持部的外周部靠外侧的位置,且与下游部连续并且能够供冷却介质流通;冷却介质承接部,其设置于比轴承的下游部靠轴向的另一方的位置,限制在轴承流通后的冷却介质从空间部的流出量;冷却介质引导部,其设置于空间部,在轴向上从冷却介质承接部朝向轴承的上游部引导冷却介质;冷却介质供给部,其将由冷却介质引导部进行了引导的冷却介质向轴承的上游部供给。
-
公开(公告)号:CN110345248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256378.0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田中修平
IPC: F16H63/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会导致动力传达装置的大型化,可削减零件数来谋求结构的简单化与成本降低的车辆的停车机构。本发明的车辆的停车机构是设置在将从电动机(2)中输出的动力经由二段的行星齿轮机构(PG1)、行星齿轮机构(PG2)与差动装置(D)而传达至左右的车轴(4L)、车轴(4R)中的车辆用动力传达装置(1)中的机构,其以如下方式构成:在所述二段的行星齿轮机构(PG1)、行星齿轮机构(PG2)的一个行星齿轮机构(PG2)的架体(c2)中,可滑动地设置与另一个行星齿轮机构(PG1)的架体(c1)进行结合/分离的活塞(27),在停车时,使所述活塞(27)卡合在所述另一个行星齿轮机构(PG1)的架体(c1)中,在停车时以外,使所述活塞(27)从所述另一个行星齿轮机构(PG1)的架体(c1)中脱离。
-
公开(公告)号:CN102797831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210090695.8
申请日:2012-03-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57/023 , F16H57/021 , F16C35/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速器的轴承固定结构,以将零件数目控制得较少的简单结构进行支承旋转轴的轴承相对于壳体的固定。其中,具备导轮轴凸缘(53),该导轮轴凸缘(53)通过一体地形成保持液力变矩器(TC)的导轮(43)的导轮轴部(53a)、和从导轮轴部(53a)向径向外侧延伸并被固定在壳体(61)上的凸缘部(53b)而构成,凸缘部(53b)配置成,从轴向观察,在其外径侧的端部(54)设置的压紧部(55)与轴承(70)的一部分重叠,轴承(70)的轴向的一个端面(70a)与壳体(61)的端面(61a)抵接,另一端面(70b)与导轮轴凸缘(53)的压紧部(55)抵接,从而完成轴承(70)相对于壳体(61)的轴向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210363357U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20922606.9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6/36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驱动装置,其电机与行星齿轮机构的连接为简单结构而容易实现小型化。车辆驱动装置构成为:在将第二太阳齿轮设为第一旋转元件,将第一太阳齿轮设为第二旋转元件,将彼此可一体旋转地连接的第一齿轮架及第二齿轮架设为第三旋转元件,将彼此可一体旋转地连接的第一环齿轮及第二环齿轮设为第四旋转元件时,第一旋转元件、第二旋转元件、第三旋转元件及第四旋转元件满足各自的转速在共线图中依次排列的共线关系,第一旋转元件连接于第一电机,第二旋转元件连接于内燃机,第三旋转元件连接于向驱动轮传递动力的输出构件,第四旋转元件连接于第二电机。
-
公开(公告)号:CN211901489U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20325138.X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单元,能够提升对行星齿轮机构等的润滑效果。马达单元包括:第一轴,为中空筒状的轴,且输入有来自马达的驱动力;第一行星齿轮机构,连接第一轴,且输入有驱动力;第二行星齿轮机构,连接第一行星齿轮机构来传达驱动力;差速器,连接第二行星齿轮机构来传达驱动力;以及第二轴,连接差速器,且将驱动力传达至车轮,第二轴设于第一轴的内周部,第一轴的内周面与第二轴的外周面之间设有螺旋槽来形成供润滑油流动的第一流路与第二流路,且第一轴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一开口部与第二开口部,第一流路连通第一开口部,以将润滑油供给至马达,第二流路连通第二开口部,以将润滑油供给至第一行星齿轮机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