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69460A
公开(公告)日:2000-10-11
申请号:CN00104835.X
申请日:2000-03-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2275/22
Abstract: 一种侧置阀式4冲程发动机,在缸筒的侧面配置吸气阀和排气阀,连接吸气阀的吸气摇臂以及连接排气阀的排气摇臂,可摇动地支承在发动机本体上,那可以避免加工成本的增加又可以使燃烧室紧凑。在吸气阀58和排气阀59中,能随共同的凸轮64摇动且支承在发动机本体29上的吸气摇臂65的摇动支点PI,配置在关于排气阀59的开、闭动作轴线CE、与吸气阀58的开、闭动作轴线CI相反的一侧,能随凸轮64摇动且支承在发动机本体29上的排气摇臂66的摇动支点PE,配置在关于吸气阀58的开、闭动作轴线CI、与排气阀59的开、闭动作轴线CE相反的一侧。
-
公开(公告)号:CN1268631A
公开(公告)日:2000-10-04
申请号:CN00105320.5
申请日:2000-03-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F1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极力减小搅拌阻力、极力减少油的劣化、避免在曲轴箱内划分形成专用室地配置平衡配重的车辆发动机用的平衡装置。其特征是:起动离合器包括圆板状的离合板、摩擦板、斜板、离合器外壳,该离合板沿与曲轴平行的轴线的方向的移动被阻止、并与曲轴同步地旋转;上述摩擦板与离合板对置;上述斜板根据离合板的转速的增大而向与离合板摩擦结合的方向推压摩擦板,上述离合器外壳覆盖斜板并与摩擦板啮合,在斜板的由离合器外壳覆盖的部分上设有平衡配重。
-
公开(公告)号:CN1050101C
公开(公告)日:2000-03-08
申请号:CN95107370.2
申请日:1995-06-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黑木正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M7/04
Abstract: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且可靠地对齿轮机构进行维护的齿轮箱结构。本发明涉及电动辅助自行车的齿轮箱结构,这种电动辅助自行车利用电机的动力辅助人力行驶,其特征在于使电机减速并将电机动力传递给车轮的齿轮机构安置在齿轮箱内,把齿轮箱配置在车架的最下部;上述齿轮箱被分成支持齿轮机构的上侧箱部和与上侧部分相对的下侧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151959A
公开(公告)日:1997-06-18
申请号:CN96112966.2
申请日:1996-09-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带有由马达的动力辅助人力的辅助动力装置的既便宜又轻便的自行车。曲轴的两端装着脚蹬臂的基端。管状或者筒状空心扭矩传递构件转动自如地、相对地被嵌合在曲轴的外圆周上,该空心扭矩传递构件的一端嵌合着传动链轮,在邻近该传动链轮的前述空心扭矩传递构件上设置有马达单向离合器,前述空心扭矩传递构件的另一端通过蹬踏力单向离合器与前述曲轴相连接,前述马达单向离合器的输入端通过减速机构与直流马达的输出端相连接,前述空心扭矩传递构件的外圆周上配置有磁致伸缩式扭矩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23241A
公开(公告)日:1996-05-29
申请号:CN95116258.6
申请日:1995-09-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M23/02
Abstract: 由左右曲轴臂8L,8R回转的曲轴7由带底圆筒状第1曲轴半体零件18以及同轴地与其轴端开口部结合的第2曲轴半体零件构成;一体地形成于第2曲轴半体19的扭杆31同轴地收缩于第1曲轴半体18的内孔181。扭杆31的自由端通过销38连接于驱动凸轮零件33,根据由扭杆31的扭转得到的第1曲轴半体零件和驱动凸轮零件的相对转角来检测踏力。若在第1曲轴半体18内侧空间37充填润滑扭杆31的润滑脂,则可以防止由离心力引起的飞散。
-
公开(公告)号:CN102001410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257183.7
申请日:2010-08-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黑木正宏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包含电动马达和变速器的动力单元的组块整体小型化的电动车辆。在摇臂(11A、11B)结合贯通后轮WR的轴心的支承杆(15)的两端部。在支承杆(15)上固定电动马达(17)的定子(18)。在支承杆(15)上能够旋转地支承电动马达(17)的转子(20)和构成变速器的行星齿轮机构(24)。后轮WR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支承杆(15),在轮毂(22)的内侧配置电动马达(17)和变速器。在轮毂(22)设置齿圈(39),使其与变速器输出侧的传动齿轮(38)啮合。与转子(20)一起与后轮WR同轴地配置变速器输入侧的外齿圈(25)输出侧的传动齿轮(38)。
-
公开(公告)号:CN101058331B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710101209.7
申请日:2004-05-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型车辆,目的是使负荷易于分散、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及便利性。在混合型车辆(1)中,把发动机(2)或马达的至少一方作为动力源,倾斜配置由向马达供电的电池(8a)构成的电池单元(8),使其前侧的一端部接近,后侧的另一端部分开,发动机(2)配置在另一端部之间形成的空间中,使发动机(2)和电池单元(8)从侧面看去有一部分重叠。还有,发动机(2)的设置位置在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中心线(Lm)的前侧。
-
公开(公告)号:CN100557275C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510083513.4
申请日:2005-07-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5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66259 , F16H2059/746 , F16H2061/6605 , Y10T477/23 , Y10T477/6237 , Y10T477/7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级变速机构的控制装置,即使发动机在无级变速器的变速比返回到低速侧之前停止,也能够在下一次起动时获得良好的加速性能。包括:传感器(12),用于检测无级变速器(23)的变速比;传感器(36),用于检测发动机(20)是否处于停止状态;变速比返回控制部(7b),当发动机(20)处于停止状态,并且无级变速器(23)的变速比在低变速比之外时,向反转方向驱动电动机(21a);以及单向离合器(44),配置在无级变速器(23)的输出轴与驱动轴(60)之间,相对于输出轴的反转的动力进行空转。当无级变速器(23)的变速比足够低时,变速比返回控制部(7b)使电动机(21a)停止。
-
公开(公告)号:CN100400830C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510056928.2
申请日:2005-03-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75/0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内燃机和变速机的动力装置,该动力装置使曲轴和变速机的立轴之间的轴间距保持不变。上述内燃机具有改变曲轴旋转中心线位置的压缩比可变机构。动力装置(P)具有内燃机(E)和变速机(M)。内燃机(E)具有连接着活塞(10)的曲轴(6)和改变曲轴(6)的旋转中心线(L2)位置的压缩比可变机构(R)。变速机(M)具有通过一次减速机构与曲轴(6)连接着的主轴(41)。压缩比可变机构(R)具有曲轴保持架(50)和使曲轴保持架(50)摆动的驱动机构(70)。上述曲轴保持架(50)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着曲轴(6)并且以可摆动的方式支承在主轴(41)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058331A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710101209.7
申请日:2004-05-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型车辆,目的是使负荷易于分散、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及便利性。在混合型车辆(1)中,把发动机(2)或马达的至少一方作为动力源,倾斜配置由向马达供电的电池(8a)构成的电池单元(8),使其前侧的一端部接近,后侧的另一端部分开,发动机(2)配置在另一端部之间形成的空间中,使发动机(2)和电池单元(8)从侧面看去有一部分重叠。还有,发动机(2)的设置位置在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中心线(Lm)的前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