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87015A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810218630.0
申请日:2008-10-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乳酸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乳酸粒料经真空干燥,所述聚乳酸为左旋聚乳酸;(2)将聚乳酸溶解在溶剂中,聚乳酸与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0.85~3g/100ml,所述溶剂为三氯甲烷或丙酮;(3)使用带有有机溶剂回收装置的喷雾干燥仪,通过蠕动泵,将聚乳酸溶液喷雾,与热气流相遇,挥发溶剂,形成聚乳酸纳米纤维;(4)对纳米纤维进行冷冻、冷冻干燥处理。本发明制备的纳米纤维呈棉花絮状,直径在100~200nm之间,纤维尺寸细且较均匀。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工序少,对溶剂可回收,对环境无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12625148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011537922.8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壳素晶须液晶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甲壳素晶须液晶弹性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甲壳素晶须的制备;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甲壳素晶须与交联剂配制成甲壳素晶须/交联剂混合悬浮液,其中甲壳素晶须/交联剂混合悬浮液中甲壳素晶须的质量浓度为3wt%‑20wt%;步骤三:对混合悬浮液超声均化处理至液晶态,获得初步交联的甲壳素晶须液晶,并将其放置于25℃‑50℃环境中进一步交联,得到甲壳素晶须液晶弹性体。本发明具有原材料来源广、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无需使用有机溶剂等显著优点,适宜产业化生产和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85404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90735.1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8J3/05 , C08L5/00 , C08L5/08 , C08L89/00 , C08L5/04 , A61L27/18 , A61L27/20 , A61L27/22 , A61L27/52 , B29C64/112 , B29C64/379 , B33Y10/00 , B33Y40/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悬浮3D生物打印的悬浮介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悬浮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结冷胶0‑10%,巯基化结冷胶0‑10%,溶剂余量;且结冷胶和巯基化结冷胶含量不同时为零。本发明的悬浮介质,具有良好的触变性和自修复能力,使得3D生物打印机的喷头能够在悬浮介质中自由移动,同时能够保持3D生物打印结构的完整性;解决了传统打印中如胶原蛋白、纤维蛋白等天然高分子材料无法实现自支撑打印的问题,且打印精度可达到200微米级别,保真度达99%,有望用于体外构建负载细胞和活性物质的组织器官结构的打印,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592693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010553045.7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甲壳素复合水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复合水凝胶材料由甲壳素为基体和表面呈负电性的甲壳素晶须为增强填料组成;所述的表面呈负电性的甲壳素晶须作为增强填料与甲壳素基体复合,晶须表面带有负电荷的基团可形成强静电排斥力,有效促进甲壳素晶须在甲壳素基体中的均匀分散,同时与基体能实现良好的界面结合,从而充分发挥晶须的增强效果,赋予甲壳素复合水凝胶材料优异的力学性能;同时,本发明的甲壳素复合水凝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活性,在骨组织修复等生物医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514864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810220089.0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分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甲壳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海绵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甲壳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海绵的制备:将甲壳素和氧化石墨烯共同低温溶解于氢氧化钠/尿素体系中,经过加热后冷冻—干燥得到甲壳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海绵材料。本发明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廉、绿色环保等优点。制备得到的用于胆红素吸附的甲壳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海绵对于胆红素模板分子具有吸附量大、吸附效率高等优点,可应用于血液净化中胆红素的吸附。
-
公开(公告)号:CN109735489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910103585.2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溴离子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提出并证明了溴离子可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软骨细胞外基质(例如糖胺多糖等)的分泌,具备诱导软骨细胞再生及其分化的功能,可以有效起到促进软骨修复的作用;同时,溴离子对细胞的增殖、铺展和黏附无明显影响。本发明还提供了负载溴离子微球,可直接注射到缺损部位进行原位修复或将所述的微球复合于支架材料上制成生物支架材料;所述的生物支架材料可用作软骨‑软骨下骨缺损植入材料,具有优异的体外生物活性,显著的体内软骨‑软骨下骨一体化修复的双向生物学功能特性,在软骨‑软骨下骨缺损修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575338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811374028.6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修饰有序甲壳素晶须层的聚乳酸复合膜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表面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乳酸膜竖直放置,随后将具有胆甾型液晶特性的甲壳素晶须水悬浮液淋涂到表面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乳酸膜膜上,将表面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乳酸膜干燥后,再用甲壳素晶须水悬浮液重复淋涂表面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乳酸膜2~10次,将所得的复合膜室温下竖直晾干,再真空干燥,得到表面修饰有序甲壳素晶须层的聚乳酸复合膜。本发明制备的表面修饰有序甲壳素晶须层的聚乳酸复合膜具有优良的亲水性和力学性能,并可以显著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成骨分化,有望应用于骨组织修复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59267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436055.2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纳米复合材料及骨组织修复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层层自组装甲壳素晶须修饰的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聚乳酸复合材料由基材、粘结层和修饰层构成,所述基材为聚乳酸,所述粘结层为聚多巴胺,所述修饰层由带正电的甲壳素晶须和带负电的甲壳素晶须层层交替自组装构成。其主要特征在于表面的甲壳素晶须层厚度及其带电性可控,从而可以灵活调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表面的生物学功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优异的细胞亲和性、成骨活性和抗菌性能,而且,其力学性能和表面的生物功能性可调控,有望在骨组织修复等生物医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289774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416250.8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分离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内毒素吸附的石墨烯微球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具体步骤为:(1)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于溶剂中得到CTAB溶液,然后将烷烃加入到CTAB溶液表面得到分层溶液,作为凝固浴;(2)将氧化石墨分散在水中得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然后加入CaCl2并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溶液,再通过喷雾法对混合溶液进行分散,在凝固浴中固化,得到氧化石墨烯微球水凝胶,再将产物还原,干燥即得到石墨烯微球气凝胶。本发明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可大批量生产,制备的石墨烯微球气凝胶对内毒素分子吸附量大、吸附率高,吸附速率快,能够满足吸附材料所要求的机械强度,可应用于内毒素吸附材料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8514864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220089.0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分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甲壳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海绵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甲壳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海绵的制备:将甲壳素和氧化石墨烯共同低温溶解于氢氧化钠/尿素体系中,经过加热后冷冻—干燥得到甲壳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海绵材料。本发明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廉、绿色环保等优点。制备得到的用于胆红素吸附的甲壳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海绵对于胆红素模板分子具有吸附量大、吸附效率高等优点,可应用于血液净化中胆红素的吸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