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注射型生物活性人工骨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736149B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310729315.5

    申请日:2013-12-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注射型生物活性人工骨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的可注射型生物活性人工骨材料由固相和液相两部分按固液比(0.8~1.2)g:1ml调和配制;其中所述的固相包括磷酸盐混合物和碳二亚胺;所述的磷酸盐混合物和缩合剂的质量比为10:1;所述的磷酸盐混合物为摩尔比1:2混合的磷酸四钙和磷酸氢钙。所述的液相包括水、壳聚糖和柠檬酸,其中水:壳聚糖:柠檬酸的质量比为100:(1~2):(4~5)。本发明采用碳二亚胺型缩合试剂来实现生物活性分子与壳聚糖衍生物的共价偶联。上述可注射型生物活性人工骨材料在制备人工骨中广泛应用。

    一种微/纳米分级多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535759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011335083.1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米分级多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甲壳素纳米纤维与壳聚糖的混合溶液;(2)制备Pickering乳液;(3)制备微/纳米分级多孔微球。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廉,制备的微球通过控制外表面孔隙大小防止红细胞和血小板进入微球,实现缩短创面止血时间,促进创面修复;微球孔壁由甲壳素纳米纤维连结,可模拟血管组织内皮下基质中的胶原纤维形态,粘附并激活血小板,利于加速止血,且有效吸附创面血液,保持创面干燥;壳聚糖与血液接触时,其聚阳离子的结构以及其分子与细胞膜之间的结合力使全血凝结,加速止血过程,同时抑制创面感染和促进细胞增殖。

    一种微/纳米分级多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535759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335083.1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米分级多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甲壳素纳米纤维与壳聚糖的混合溶液;(2)制备Pickering乳液;(3)制备微/纳米分级多孔微球。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廉,制备的微球通过控制外表面孔隙大小防止红细胞和血小板进入微球,实现缩短创面止血时间,促进创面修复;微球孔壁由甲壳素纳米纤维连结,可模拟血管组织内皮下基质中的胶原纤维形态,粘附并激活血小板,利于加速止血,且有效吸附创面血液,保持创面干燥;壳聚糖与血液接触时,其聚阳离子的结构以及其分子与细胞膜之间的结合力使全血凝结,加速止血过程,同时抑制创面感染和促进细胞增殖。

    一种生物医用海藻酸钠的纯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88988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506211.6

    申请日:2017-06-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B37/00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提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物医用海藻酸钠的纯化方法。本发明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食品级海藻酸钠加入水中溶解后,加入氯仿和正丁醇的混合液,振荡,离心分离水相;(2)往水相中加入活性炭,搅拌后静置,滤膜过滤得到滤液;(3)将滤液滴入凝胶剂中制备凝胶珠,凝胶珠依次用醋酸溶液、柠檬酸钠溶液和乙醇处理;(4)将处理后凝胶珠溶于EDTA‑Na溶液,水透析,分离,冷冻干燥,得到纯化后生物医用海藻酸钠。本发明纯化方法制备过程简单,易操作,纯化过程对海藻酸钠的分子量影响不大,且产物中杂蛋白、多酚和内毒素的含量明显降低,纯化得到的海藻酸钠达到了生物医用级标准,是工业化生产的一种新途径。

    具有双释放性能的可降解纳米纤维防粘连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57898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15633.8

    申请日:2012-04-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焦延鹏 周长忍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释放性能的可降解纳米纤维防粘连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可降解纳米纤维防粘连膜包含亲水材料和疏水材料;疏水材料为疏水的聚酯类材料,疏水的聚酯类材料作为降解纳米纤维防粘连膜的基材和疏水药物的释放载体;亲水材料为亲水的多糖类微球或水分散性好的纳米管中的一种或两种,为亲水药物的释放载体。本发明通过用有机溶剂将疏水材料溶解,加入疏水药物,混合均匀;再加入载有亲水药物的亲水材料,超声分散均匀;静电纺丝,得到具有双释放性能的可降解纳米纤维防粘连膜。该可降解纳米纤维防粘连膜能改善防粘连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可以实现亲水和疏水两种防粘连和抗感染药物的释放,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一种甲壳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海绵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514864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810220089.0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分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甲壳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海绵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甲壳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海绵的制备:将甲壳素和氧化石墨烯共同低温溶解于氢氧化钠/尿素体系中,经过加热后冷冻—干燥得到甲壳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海绵材料。本发明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廉、绿色环保等优点。制备得到的用于胆红素吸附的甲壳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海绵对于胆红素模板分子具有吸附量大、吸附效率高等优点,可应用于血液净化中胆红素的吸附。

    一种用于内毒素吸附的石墨烯微球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289774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416250.8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分离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内毒素吸附的石墨烯微球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具体步骤为:(1)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于溶剂中得到CTAB溶液,然后将烷烃加入到CTAB溶液表面得到分层溶液,作为凝固浴;(2)将氧化石墨分散在水中得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然后加入CaCl2并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溶液,再通过喷雾法对混合溶液进行分散,在凝固浴中固化,得到氧化石墨烯微球水凝胶,再将产物还原,干燥即得到石墨烯微球气凝胶。本发明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可大批量生产,制备的石墨烯微球气凝胶对内毒素分子吸附量大、吸附率高,吸附速率快,能够满足吸附材料所要求的机械强度,可应用于内毒素吸附材料的制备。

    一种甲壳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海绵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514864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220089.0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分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甲壳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海绵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甲壳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海绵的制备:将甲壳素和氧化石墨烯共同低温溶解于氢氧化钠/尿素体系中,经过加热后冷冻—干燥得到甲壳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海绵材料。本发明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廉、绿色环保等优点。制备得到的用于胆红素吸附的甲壳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海绵对于胆红素模板分子具有吸附量大、吸附效率高等优点,可应用于血液净化中胆红素的吸附。

    改性壳聚糖纤维与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2580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010136499.0

    申请日:2010-03-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壳聚糖纤维与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改性壳聚糖纤维与聚乳酸按混合5-20∶95-80质量比混合,所述改性壳聚糖纤维粘均分子量为2×105-1×106,高分子量聚乳酸数均分子量为1×105-3×105;(2)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加入注模机,温度控制在150-210℃,时间控制在2-20min注模成型。得到的复合材料不仅保持了壳聚糖纤维和聚乳酸各自的良好性能,而且两者之间界面相容性好,力学强度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