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的羧甲基壳聚糖/纳米氧化锌复合微球及其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06390175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788657.8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钟全 李红 周长忍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菌的羧甲基壳聚糖/纳米氧化锌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nZnO加入到羧甲基壳聚糖的水溶液中,超声振荡使其分散均匀,静置,得到羧甲基壳聚糖与nZnO的混合悬浮液;将上述悬浮液利用喷雾干燥仪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羧甲基壳聚糖/纳米氧化锌复合微球。本发明羧甲基壳聚糖/纳米氧化锌复合微球粒径小,具有显著的抑菌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达到80%以上;且生物毒性低,在浓度小于等于125mg/mL时NIH-3T3细胞24h存活率均高于90%,可应用于创面修复材料、食品药品包装材料和药物载体材料中。

    可注射自固化磷酸钙骨组织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057979A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710027385.0

    申请日:2007-04-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周长忍 刘华 李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注射自固化磷酸钙骨组织修复材料,由固相与液相两部分组成,所述固相包括重结晶后的甘露醇和以等摩尔比混合的磷酸四钙和磷酸氢钙组成的磷酸盐混合物等,所述液相为壳聚糖、柠檬酸、葡萄糖、胶原和水等;本发明还涉及所述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在制备骨组织工程支架中的应用以及在制备骨缺损部位的修复材料中的应用。本发明的修复材料可体内降解成孔,初期强度高,后期降解速度快,有利于新骨组织生长。

    一种β-磷酸三钙/海藻酸复合微球及其制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174342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00341.8

    申请日:2014-08-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磷酸三钙/海藻酸复合微球及其制法和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β-磷酸三钙和海藻酸钠的混合溶液通过静电液滴装置滴加到pH值为4.5~5.0的氯化钙溶液中,滴加完成后继续钙化反应一段时间;反应完成后,倾出氯化钙溶液,然后将钙化交联好的微球用去离子水冲洗,晾干,即得到所述β-磷酸三钙/海藻酸复合微球。本发明方法在常温下进行,无需加热,不涉及有毒有害液体及其他挥发性固体和气体。本发明制备的β-磷酸三钙/海藻酸复合微球粒径可调范围宽,表面有大量微孔,易于细胞的粘附和组织液的渗透,易于药物、生长因子以及细胞的负载,可广泛应用于组织修复和药物载体。

    一种多层螺旋仿骨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77915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71370.1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李红 郭闯 吴佳成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仿骨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层螺旋仿骨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多层螺旋仿骨结构材料,具体为同轴的多层螺旋结构,每一层螺旋结构相同或不同的分别由一根或一根以上的螺旋纤维构成,每一层螺旋的角度相同或不同的分别为α,相邻两层螺旋结构的螺旋纤维分别为左旋结构和右旋结构,相邻两层螺旋纤维之间相同或不同的分别形成角度β。本发明材料模拟了骨单元中的多层螺旋的结构特征,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其多层螺旋的结构特征,有效改善了在结构中力的分布与传递的情况,避免了大的应力集中破坏结构的情况,提高了多层螺旋的抗压缩、拉伸和弯曲的性能,可应用于建筑机械等结构材料领域、骨修复或组织修复等领域中。

    一种纳米氧化锌/壳聚糖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265757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001514.3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复合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纳米氧化锌/壳聚糖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采用喷雾干燥法,纳米氧化锌悬浊液和壳聚糖醋酸溶液分别从两个进料口吸入,减少了氧化锌与酸性液体的接触时间避免氧化锌被酸解,同时还能使氧化锌均匀地分散在壳聚糖基体中。本发明制得的纳米氧化锌/壳聚糖复合粉末,粒径在1~20μm之间,在1mg/mL浓度下,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到85%以上;当氧化锌用量为壳聚糖的8wt%,在浓度低于100mg/mL时NIH-3T3细胞24h存活率高于90%。

    一种β-磷酸三钙/海藻酸复合微球及其制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174342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400341.8

    申请日:2014-08-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磷酸三钙/海藻酸复合微球及其制法和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β-磷酸三钙和海藻酸钠的混合溶液通过静电液滴装置滴加到pH值为4.5~5.0的氯化钙溶液中,滴加完成后继续钙化反应一段时间;反应完成后,倾出氯化钙溶液,然后将钙化交联好的微球用去离子水冲洗,晾干,即得到所述β-磷酸三钙/海藻酸复合微球。本发明方法在常温下进行,无需加热,不涉及有毒有害液体及其他挥发性固体和气体。本发明制备的β-磷酸三钙/海藻酸复合微球粒径可调范围宽,表面有大量微孔,易于细胞的粘附和组织液的渗透,易于药物、生长因子以及细胞的负载,可广泛应用于组织修复和药物载体。

    可注射自固化磷酸钙骨组织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057979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710027385.0

    申请日:2007-04-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周长忍 刘华 李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注射自固化磷酸钙骨组织修复材料,由固相与液相两部分组成,所述固相包括重结晶后的甘露醇和以等摩尔比混合的磷酸四钙和磷酸氢钙组成的磷酸盐混合物等,所述液相为壳聚糖、柠檬酸、葡萄糖、胶原和水等;本发明还涉及所述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在制备骨组织工程支架中的应用以及在制备骨缺损部位的修复材料中的应用。本发明的修复材料可体内降解成孔,初期强度高,后期降解速度快,有利于新骨组织生长。

    一种聚乳酸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87015A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810218630.0

    申请日:2008-10-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李红 赵澎 周长忍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乳酸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乳酸粒料经真空干燥,所述聚乳酸为左旋聚乳酸;(2)将聚乳酸溶解在溶剂中,聚乳酸与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0.85~3g/100ml,所述溶剂为三氯甲烷或丙酮;(3)使用带有有机溶剂回收装置的喷雾干燥仪,通过蠕动泵,将聚乳酸溶液喷雾,与热气流相遇,挥发溶剂,形成聚乳酸纳米纤维;(4)对纳米纤维进行冷冻、冷冻干燥处理。本发明制备的纳米纤维呈棉花絮状,直径在100~200nm之间,纤维尺寸细且较均匀。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工序少,对溶剂可回收,对环境无危害。

    一种生物活性大分子的纳米细胞内递送体系及其在制备骨修复材料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76686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89364.6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李红 刘王子 周钰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物活性大分子的纳米细胞内递送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基于其的载药纳米复合材料与在制备骨修复材料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活性大分子的纳米递送体系,包括金属有机框架负载体和无定形磷酸钙包裹层构成。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纳米递送体系的载药纳米复合材料,其既可大量负载生物活性大分子,又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实现胞内药物递送;且核壳结构的相互作用可增强材料的稳定性,进一步负载生物活性大分子,延缓药物释放,大大延长药物释放时间可达21天,以实现持久的药物释放效果,可应用于制备骨修复材料中。本发明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仅使用水作为溶剂,操作简易,安全性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