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60227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980136754.7
申请日:2009-09-25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M4/02 , H01M4/04 , H01M10/05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18 , H01M4/0404 , H01M10/044 , H01M10/052 , H01M10/0585 , H01M2004/029 , Y02T10/7011 , Y10T29/49108
Abstract: 一种双极性二次电池,其包括多个双极性电极,各双极性电极均包括集电体,集电体具有在集电体的一个表面上的正极层和在集电体的相反表面上的负极层。隔膜被布置在相邻的两个双极性电极之间,使得一个双极性电极的正极层和相邻双极性电极的负极层沿着隔膜的长度彼此相对。正极层和负极层形成有凸部,凸部被布置于沿着集电体的长度彼此偏离的位置处。
-
公开(公告)号:CN101836323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0880113058.X
申请日:2008-10-20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4 , H01M2/1673 , H01M2/1686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2300/0085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 , Y10T29/49115
Abstract: 当制造双极型电池时,首先制备双极型电极和隔离体。然后,向正极和负极中的一个电极(例如,正极)涂敷使得在该一个电极的表面上露出的量的电解质。之后,在涂敷有电解质的该一个电极的表面上配置隔离体,由此形成子组单元。之后,层叠多个子组单元,并且使涂敷至该一个电极的电解质通过隔离体渗透到另一个电极,由此形成组合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1313434A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680043989.8
申请日:2006-11-09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8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10/0418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2010/4292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双极电池,其具有:双极电极,其在集电体的一面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12、在另一面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13而形成;隔膜14,其与前述双极电极交替层叠地形成,在包含相邻的前述正极活性物质层12、前述隔膜14、以及前述负极活性物质层13构成的单电池层15中,前述隔膜14的厚度相对于前述正极活性物质层12的厚度为0.68倍以上、不足1.0倍,相对于前述负极活性物质层13的厚度为0.68倍以上、不足1.0倍。
-
公开(公告)号:CN101202363A
公开(公告)日:2008-06-18
申请号:CN200710187799.X
申请日:2007-11-30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双极性电池以及组电池,能够抑制电池元件中的电流密度的偏差。双极性电池具有交替层叠双极性电极和电解质层的电池元件(30)、和电气连接到电池元件的各个末端从而取出沿面方向流过的电流的正负端子(51、52)。在双极性电池中,正负端子中的沿与前述电池元件对应的区域的面方向流过的电流的电气电阻(R3),比正负端子间的沿层叠方向流过的电流的电气电阻的总和(R1+R2)小。
-
公开(公告)号:CN106797126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480081626.8
申请日:2014-08-29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系统,其通过控制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器的充电控制部来根据充电目标电压与电池电压的差计算可充电电力,该二次电池充电系统具有充电阈值电压设定部,该充电阈值电压设定部将所述充电目标电压设定为低于充电禁止电压,该充电禁止电压是电池的设计上所容许的电池电压的上限。在所述电池电压处于超过所述充电目标电压且低于所述充电禁止电压的状态下满足规定的充电停止条件的情况下,所述充电控制部使所述充电停止。
-
公开(公告)号:CN102884655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180022462.8
申请日:2011-05-17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2/34 , H01M10/04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4 , H01M2/0207 , H01M2/266 , H01M2/348 , H01M10/0418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H01M2200/106 , Y02E60/12 , Y02T10/7011
Abstract: 双极型二次电池具备多个层叠体,该层叠体经由电解质层将在板状的集电体的一面配置有正极活性物质层且在另一面配置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双极型电极层叠。在层叠体的一端形成正极,在另一端形成负极。在相邻的任意两个层叠体的正极与负极之间夹持随着温度上升而使电阻增大、面积比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电反应区域小的感温电阻。感温电阻在外部电路短路时等伴随在双极型二次电池中流过大电流而使电阻增大,由此,抑制大电流带来的双极型二次电池的温度上升。
-
公开(公告)号:CN103081203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180042260.X
申请日:2011-08-04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 , H01M10/0418 , H01M10/44
Abstract: 在双极型电池(2)的集电体(4a-4e)的周缘部连接电压检测用端子(27a-27e、27aa-27ee、27aaa-27eee)和放电用端子(21a-21e)。通过在穿过集电体(4a-4e)的图心且与将电压检测用端子(27a-27e)和图心连接的第一直线(Da1)正交的第二直线(Da2)的两侧分开配置电压检测用端子(27a-27e)和放电用端子(21a-21e),来同时满足与集电体(4a-4e)的电压测量相关的要求和与放电相关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965436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580000920.2
申请日:2005-12-14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5 , H01M6/40 , H01M6/48 , H01M10/0418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2300/0091 , Y02T10/7011 , Y10T29/49112
Abstract: 一种具有电池单元的锂离子电池,其包括阴极、阳极以及阴极和阳极之间的电解质层。该电解质层包括其间具有多个间隙的绝缘粒子的设置,电解质占据至少某些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01202365B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710199016.X
申请日:2007-12-07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抑制气泡混入、且电池性能优良的双极性电池、双极性电池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双极性电池包括电池元件、填充部(20)和排气部(32);上述电池元件是隔着隔板层叠了多个双极性电极而成的,该双极性电极在集电体(111)的一面形成有正极,在其另一面形成有负极;该部件是填充部,上述填充部(20)在集电体和隔板之间配置有填充材料(114),从而由该填充材料至少将正极的周围及负极的周围包围住;上述排气部(32)设于填充部上,在层叠双极性电极时,上述排气部(32)将残留于由集电体、隔板、及填充材料围成的内部空间中的气泡排出到内部空间的外部。
-
公开(公告)号:CN100483831C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580000924.0
申请日:2005-12-07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括围绕集电体的电极的双极电池。双极电池的实施方式包括含有高聚物材料的集电体。本发明还涉及含有双极电池的双极性电极电池组,该双极电池包括含有分布在高聚物中的导电高聚物或导电颗粒的集电体主体。通过加入这种高分子量聚合物材料至集电体中,可以降低集电体的重量,并且可以改善电池单位重量的输出功率密度。本发明还涉及使用喷墨印刷法形成双极电池用集电体和电极的方法。本发明的双极电池可以用于制造电池,例如锂离子电池,可以连接所述电池形成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用于对机动车提供能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