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86105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57991.9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1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水泵水力计算方法,涉及BIM模型以及机电技术领域,能够自动分析阀门连接线、普通管件连接线、变径管连接线以及管段连接线,从而得到供水系统中的所有路径连线,然后以所述供水系统中的所有路径连线为基础,获取所有组合路径,再从中确定最长组合路径,最后以所述供水系统中的最长组合路径为基础,进行供水系统中最不利点的水力计算,实现了基于BIM的供水系统路径自动获取以及水泵水力的自动计算,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人工计算导致的无法通过BIM模型带来正向设计反馈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68823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17283.8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设计Revit三维设计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在Revit中手动进行场地的开洞,操作困难和繁琐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Revit软件的工程总图模型场地开洞方法,选择场地模型和构筑物模型,生成构筑物模型和场地模型的Solid模型;对构筑物和场地模型的Solid模型做布尔运算,取交集;获取交集Solid的各个表面,判断各个表面的法向量,以Z值为正的面为上表面,获取上表面的轮廓线;根据获取的轮廓线获取所有外轮廓;按照生成的外轮廓将场地表面进行拆分,删除生成的Solid,获得场地模型中的开洞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655371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56523.3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移动床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兼氧区的上部水位通过兼氧区出水管和多功能区的上部水位连通;多功能区底部设有抽吸装置,抽吸装置分别通过至兼氧区回流管和兼氧区下部水位连通,通过好氧区进水管和好氧区下部水位连通;好氧区上部水位通过流道和沉淀区下部水位连通,流道上端封闭有好氧区填料拦截板;好氧区上部水位通过硝化液回流管和多功能区上部水位连通。采用本方案,能利用水泵的动力及气水混合的气泡动力,自底部倾斜向上形成环流,使得污水与填料上的形成的微生物、氧气充分接触,去除污水中的BOD、COD、氨氮等污染物;并利用射流曝气器形成的环流,水力吹脱,使得填料下沉底部,避免了填料不均匀,确保了填料的悬浮性。
-
公开(公告)号:CN222181985U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20319470.3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村饮用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净水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部从下至上依次为排泥区、配水区、模块化填料单元和清水区,排泥区、配水区、模块化填料单元和清水区相互联通,排泥区底部连通有排泥管;模块化填料单元与罐体可拆卸连接。配水区连通有进水管和风管,风管的一端伸入所述配水区,且风管伸入配水区的部分连通有曝气管,曝气管上开设有曝气孔,风管连通有风机;清水区连通有出水管,排泥管、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安装有阀门。本实用新型可为标准化生产的圆形罐体,根据不同进出水水质要求选择不同介质的内部填料,即可实现对多种水源水进行处理。该装置无需进水泵和反冲洗泵,只需要使用一台风机便能达到冲洗需求,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217535683U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21784296.7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04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微污染水悬浮物处理的一体化净化装置,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该净化装置包括:池体,具有进水口、出水口和若干加药口;分区板,将池体分割为第一反应腔和第二反应腔,分区板上设有过水孔,第一反应腔与进水口、加药口连通;分水板,将第二反应腔分割为第三反应腔和第四反应腔,分水板上设有若干小孔;若干分隔板,将第三反应腔分割为若干导流腔,所有的导流腔依次首尾连通,其中,与池底相邻的导流腔与过水孔连通;若干网片,并排设置于第四反应腔中以形成若干自下而上排布的填料腔,池体的池顶与邻近的填料腔之间设置有与出水口连通的出水槽。本实用新型实施较为便捷、整体结构简易,设备成本较低,且出水水质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215387767U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21869318.5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D2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二沉池浮渣清理装置,包括设置在二沉池侧面的排渣井、设置在二沉池底部的排渣斗和连通排渣斗与排渣井的排渣管;在排渣井的内部设置有渣筐,渣筐位于所述排渣管的下方,用于承接排渣管内的浮渣;渣筐为顶部开口的槽体,渣筐的侧壁及底面上均开设有过滤孔,且渣筐的上端口具有向排渣管方向倾斜的倾斜角度;排渣井的顶部还设置有提升组件,提升组件与所述渣筐通过吊耳连接,能够有效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需靠近二沉池池边进行排渣操作所发生溺水的现象,降低操作人员安全隐患,同时排渣时通过提升组件将渣筐提升后取出倾倒,方便日常人工的运行和维护,缓解清洁人员的工作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13014627U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21533300.3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厂泵站出水配水布置结构,包括水泵出水槽组、输水渠、溢流堰A、溢流堰B、出水堰;所述水泵出水槽组包括两个及以上的水泵出水槽;所述水泵出水槽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出水堰;所述两个及以上的水泵出水槽排成一排;所述输水渠包括输水渠第一支路、输水渠B、输水渠第二支路、输水渠A;所述输水渠B和输水渠A分别设置在水泵出水槽组的两侧;所述溢流堰A、溢流堰B设置在水泵出水槽组的两端;所述溢流堰A与输水渠第二支路连接;所述溢流堰B与输水渠第一支路连接;所述输水渠B、输水渠A经溢流堰A和溢流堰B构成一个连通的水循环通路。
-
公开(公告)号:CN219972020U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21191767.8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功能区、沉淀区和好氧区,沉淀区位于功能区与好氧区之间,沉淀区为上宽下窄的漏斗型,功能区与好氧区均为上窄下宽,功能区和好氧区靠近沉淀区的一侧均与沉淀区的外部构型相应;功能区、好氧区、沉淀区依次连通,沉淀区与功能区进口之间连接有污泥回流管路系统;功能区为厌氧区和/或缺氧区。本实用新型中将沉淀区设置于功能区和好氧区之间,可使功能区和好氧区利用沉淀区下部两侧空间,满足沉淀区功能需求的同时提升空间利用率,减小污水处理系统的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219972000U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21191835.0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回流系统,多功能区的污水在水泵的作用下从第一管道进入好氧区,好氧区污水从过流通道进入沉淀区,好氧区和沉淀区的液面齐平。当沉淀区的液面高于多功能区时,沉淀区下方的污泥依靠液位差从污泥回流孔进入多功能区。好氧区的污水依靠液位差从流量控制装置回流至多功能区。通过调节水泵的抽吸能力和调节流量控制装置,来调节沉淀区、好氧区与多功能区之间的液位差,从而控制回流污泥量和污水量,由此可以降低污泥回流系统的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214942541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1379689.5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4G2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辐流式沉淀池二次找坡设备;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辐流式沉淀池二次找坡设备,包括横架,所述横架的一端设有支撑行走部,所述横架的另一端设有悬挂行走部,所述支撑行走部和悬挂行走部到横架的距离均可调;所述横架设置支撑行走部的一端铰接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用于与设在沉淀池中心的定位轴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支撑行走部到横架的距离调节二次找坡末端标高,调节悬挂行走部到横架的距离调节二次找坡起点标高,并通过横架对二次找坡混凝士进行平整,能够有效的控制锥形面的形成及施工误差,继而满足辐流式沉淀池二次找坡施工精度的要求,具有浇筑效率高和精度高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