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01449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510080791.8
申请日:2015-02-13
Abstract: 一种柔性热电薄膜器件,所述器件包括聚酰亚胺柔性基底、铜电极薄膜、镍过渡层和热电薄膜,所述热电薄膜的颗粒粒径呈梯度排布,所述热电薄膜包括P型热电薄膜和N型热电薄膜,所述P型热电薄膜和N型热电薄膜由铜电极薄膜连接,在柔性基底上形成阵列化排布的、串联的p‑n热电偶对,构成面内型结构的柔性热电薄膜器件。通过调控溅射参数和热处理工艺来优化薄膜材料的微观界面结构,实现无机薄膜在柔性基底上的可靠沉积,获得可靠的高性能柔性热电薄膜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7322844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610274651.9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B29C3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3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塑性复合芯棒拉挤成型模具,模具包括同一轴线上设置的筒形模腔,模腔依次包括相通的加热段、恒温段及冷却段,加热段外围为加热装置。本发明采用在加热段入口和冷却段出口设定出入口角度,该设计可促使模具里产生压力,使树脂与纤维紧密结合;本发明实现了热塑性纳米纤维与增强纤维混纱的拉挤成型,实现增强纤维与热塑性基体的有效结合;能够在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生产线上连续生产,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672782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410858042.9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C08L63/00 , C08L75/04 , C08L61/06 , C08L67/06 , C08K13/04 , C08K7/04 , C08K7/06 , C08K7/24 , C08K3/34 , C08K3/26 , C08K3/36 , C08K3/24 , C08J5/04 , B29C70/52 , B29C7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芯,该复合材料芯由内部的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芯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外层的绝缘层制成,绝缘层为玻璃纤维层,厚度为0.2~2mm。该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芯,内部结构更加均一,不易发生分层现象,强度高,韧性高,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204484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376509.X
申请日:2017-05-25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1M10/0525 , H01M4/36 , H01M4/58 , H01M4/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364 , H01M4/5825 , H01M4/587 , H01M2004/021 , H01M222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容电池,其包括正极、隔膜、电解液、粘合剂、导电添加剂和负极,所述电容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分别为10‑100Wh/kg和1‑5kW/kg;所述正极包括石墨烯和磷酸铁锂,按质量百分数计,所述石墨烯占20%‑90%;所述负极包括碳材料;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容电池兼顾了能量输出和功率响应,可应用于并网接入、电网削峰填谷和稳压调频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177933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259521.2
申请日:2017-04-20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IPC: D04H1/46 , D04H1/4382 , D04H1/4234 , D04H1/4342 , G10K11/1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4H1/46 , D04H1/4234 , D04H1/4342 , D04H1/4382 , G10K11/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混纤维吸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由金属纤维和高分子纤维构成,所述金属纤维材质为直径为30‑120μm的铝纤维,高分子纤维材质为直径为12‑50μm的芳纶纤维。本发明利用芳纶纤维熔点高的特点将铝纤维与芳纶纤维共混,采用针刺工艺,制备出了具有阻尼耗能特性的共混纤维吸声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959425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610015011.6
申请日:2016-01-11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3/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偏磁工况下的电工钢片比总损耗测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用两种尺寸的爱泼斯坦方圈测量同一组电工钢片在相同直流偏磁工况下的总损耗Pno和Psm;步骤2,用公式计算电工钢片在直流偏磁工况下的比总损耗Ploss,其中:L为每条电工钢片的总长度;ΔL为每条电工钢片在两种尺寸爱泼斯坦方圈中的有效质量区域的长度差;mt为电工钢片的总质量。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操作简便,易于实现,有效排除了直流偏磁工况下爱泼斯坦方圈角落双搭接区域磁通分布和损耗分布不均匀对电工钢片比总损耗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了电工钢片在直流偏磁工况下比总损耗的测量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811847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510872843.5
申请日:2015-1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2G3/04 , D01D1/02 , D01D5/003 , D01D5/0084 , D01D5/06 , D01F9/22 , D10B2101/12 , D10B232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用混纤纱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混纤纱由平行取向的增强纤维与无规取向的热塑性纳米纤维的混编纱组成,所述增强纤维的直径为1~30μm,所述热塑性纳米纤维的直径为10~1000nm,所述增强纤维和热塑性纳米纤维的质量比为1:9~9:1;所述混纤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导纱装置使纱架输送的增强纤维束平行排布;(2)用所述混纱装置将热塑性纳米纤维与增强纤维束混编成混纤纱;(3)利用纤维收卷装置收集所述混纤纱。本发明的混纤纱用于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时,成型过程中纳米级热塑性纤维对增强纤维具有更好的浸渍效果,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可控,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4018068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260665.6
申请日:2014-06-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厚度为0.18mm的高磁感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其工艺包括热轧、常化、酸洗、一次冷轧、时效、二次冷轧、脱碳渗氮、高温退火、激光刻痕、涂覆涂层等步骤。通过改进冷轧变形量、脱碳渗氮保护气氛及温度、高温退火保护气氛及温度等工艺,实现对硅钢的一次、二次再结晶组织有效控制,最终形成锋锐高斯织构。
-
公开(公告)号:CN106290446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284752.X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
IPC: G01N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恒流源的可控直流电弧发生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点火模块、保护模块、控制模块、试验台和电源模块;所述保护模块与点火模块连接,所述点火模块和保护模块分别与试验台连接,所述试验台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电源模块连接保护模块。可控直流电弧可以模拟断路器喷口材料的耐烧蚀性能,检测不同种材料的质量,操作简单,经济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229170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620136.1
申请日:2016-07-29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3/02 , B29C70/48 , B29C70/54 , B29L2031/06 , C08J5/24 , C08J2363/00 , C08J2363/10 , C08J2375/08 , C08J2467/00 , C08J2477/10 , C08L63/00 , C08L63/10 , C08L75/08 , C08L2205/025 , C08L2205/03 , C08L2205/035 , C08L2205/16 , C08L77/10 , C08L67/00 , C08K7/14 , C08L79/08 , C08K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绝缘拉杆及其制备方法,该绝缘拉杆由树脂体系和纤维织物复合而成,树脂为环氧树脂体系、聚氨酯树脂体系或乙烯基树脂体系;纤维织物为芳纶纤维织物、玻璃纤维织物、聚酰亚胺纤维织物、玄武岩纤维织物、聚酯纤维织物中选出的一种或其中两种纤维织物的混编织物。通过对纤维织物卷绕组成、纤维织物编织组成的设计及采用高温加压的真空浸渍工艺,调节浸渍过程中树脂体系的粘度与体系真空度的最佳匹配,确保树脂与纤维织物之间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得到的绝缘拉杆具有优良电气绝缘性能和机械力学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