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28177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80029837.2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山下橡胶株式会社
Inventor: 门胁宏和
IPC: F16F13/10
Abstract: 防振装置(10)具有绝缘体(50),该绝缘体(50)被介设在第一安装部件(30)和第二安装部件(40)之间,防振装置(10)被配置在第二托架(90)的内部空间(95)。在第一安装部件(30)上平行地形成有两个侧壁(33、33),两个侧壁(33、33)面向第二托架(90)的内表面。第二安装部件(40)是开口部(41a)沿上下方向贯通的筒状部件。侧壁(33)的侧缘部的至少一方被配置在比第二安装部件(40)的开口部(41a)靠外侧的位置。在侧壁(33)的外表面上通过弹性部件设置有止挡部(51)。通过该结构,能够充分吸收止挡部(51)碰到第二托架(90)时产生的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07683378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680023719.4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山下橡胶株式会社
Inventor: 门胁宏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防止装置的大型化和重量的增加的同时改善阻尼性能的液封防振装置。液封防振装置具备:第一安装部件(10)、第二安装部件(20)、隔振体(30)、具备分隔部件(41)的防振单元(40)、以及设置在第二安装部件(20)上供防振单元(40)放入的收容空间(25)。第二安装部件(20)具备外筒部(21)和从外筒部(21)突出的固定部(22)。收容空间(25)构成为其一部分达到固定部(22)。
-
公开(公告)号:CN106030151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580009714.1
申请日:2015-04-17
Applicant: 山下橡胶株式会社
Inventor: 门胁宏和
IPC: F16F13/10
Abstract: 一种具有减压阀的弹性隔膜构件,所述减压阀设置成与用于支撑弹性可动隔膜的外周的可动隔膜外周部分成一体,所述弹性隔膜构件构造成使得当打开减压阀时,减压阀弹性变形至足够大的程度,以增大泄漏通道的横截面面积。圆形的弹性分隔隔膜(30)整体上设置有:弹性可动隔膜(32);包围弹性可动隔膜(32)的外周的厚壁可动隔膜外周部分(34);以及从可动隔膜外周部分(34)向外突出的减压阀(36)。向上突出的上圆弧状突出部(34b)设置在可动隔膜外周部分(34)的上部分上,并且突出部(34b)由设置在构成分隔部分(20)的上构件(20a)中的固定部分(29e)固定。在减压阀(36)的基部(52)附近的部分形成为直线的未被支撑部分(34a),所述未被支撑部分与弹性可动隔膜(32)齐平,并且基部(52)形成为符合未被支撑部分(34a)的形状的直线状。当减压阀(36)打开时,减压阀(36)因基部(52)呈直线状而易于弯曲,并且减压阀(36)能够弹性变形至未被支撑部分(34a)上方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254708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380022084.2
申请日:2013-04-26
Applicant: 山下橡胶株式会社
Inventor: 门胁宏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106
Abstract: 本发明在将释放阀(11)以及释放孔(12)设置在弹性膜(10)的中央部的情况下,使释放阀(11)的打开迅速。本发明中,在弹性膜(10)的中央设置释放阀(11),在其中心部设置释放孔(12)。释放阀(11)与外周侧的主体部(14)相比为薄壁,向周方向以适当间隔使压制突起(13)向释放阀(11)的上面突出。弹性膜(10)由上保持器(20)和下保持器(30)从上下夹着而一体化,此时,压制突起(13)与突起支撑部(23)抵接,中央部(21)的中央孔(22)位于释放孔(12)的上方。释放阀(11)的下面与下保持器(30)的密封部(31)紧密接触,释放孔(12)由密封部(31)关闭。在负压侧的过大变形时,副液室(6)的工作液使释放阀(11)的内周部先导变形,以便上翻,使释放阀(11)迅速地从密封部(31)离开,从中央孔(22)向主液室(5)迅速地泄漏。
-
公开(公告)号:CN10454108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80041789.9
申请日:2013-08-02
Applicant: 山下橡胶株式会社
Inventor: 门胁宏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1463 , B60K5/1208 , F16F13/10 , F16F13/1427 , B60K5/12 , F16F13/06
Abstract: 虽然在连结一对液室的一个节流孔产生一个共振,但是,即使增加液室以及节流孔,所产生的共振的数量也与节流孔的数量相同。因此,产生比节流孔的数量多的共振。为使体积变动相反,由第1节流孔(21)连结成对的第1液室(11)和第3液室(13),由第2节流孔(22)连结第2液室(12)和第4液室(14)。第1液室(11)和第2液室(12)以及第3液室(13)和第4液室(14)相互产生体积变形差。由第1联络通路(23)连结第2节流孔(22)的第2液室侧部分(22A)和第1节流孔(21)的第2液室附近部。按照输入振动的频率变高的顺序,分别产生第1节流孔(21)中的第1共振、以由第1液室(11)和第2液室(12)构成的扩大液室和第4液室(14)之间为主的第2节流孔(22)中的第2共振、经第1联络通路(23)连结第1液室(11)和第2液室(12)的部分中的第3共振。
-
公开(公告)号:CN11511129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210237609.5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山下橡胶株式会社
Inventor: 门胁宏和
IPC: F16F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振装置。防振装置(1A)具有:外壳(100),其形成有安装孔(120);和防振部件(2),其被设置于安装孔(120)内。防振部件具有:外筒(10),其被嵌合于安装孔内;内筒(20),其被设置于外筒内;和橡胶弹性体(30),其被介设在外筒与内筒之间。在橡胶弹性体上形成有:第一中空部(40),其沿轴向贯通;和第一止挡部(41),其从第一中空部的内筒侧的表面突出。在外壳(100)上形成有第一承接部(123),该第一承接部在安装孔的径向上与第一止挡部隔开间隔相对。据此,能在抑制制造成本的同时减小橡胶弹性体的允许位移量且易于调整防振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1129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237609.5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山下橡胶株式会社
Inventor: 门胁宏和
IPC: F16F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振装置。防振装置(1A)具有:外壳(100),其形成有安装孔(120);和防振部件(2),其被设置于安装孔(120)内。防振部件具有:外筒(10),其被嵌合于安装孔内;内筒(20),其被设置于外筒内;和橡胶弹性体(30),其被介设在外筒与内筒之间。在橡胶弹性体上形成有:第一中空部(40),其沿轴向贯通;和第一止挡部(41),其从第一中空部的内筒侧的表面突出。在外壳(100)上形成有第一承接部(123),该第一承接部在安装孔的径向上与第一止挡部隔开间隔相对。据此,能在抑制制造成本的同时减小橡胶弹性体的允许位移量且易于调整防振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5139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112117.5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山下橡胶株式会社
Inventor: 门胁宏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矩杆。转矩杆(1)具有杆主体(10)、小球部(30)和大球部(50)。小球部被设置于杆主体的长度方向即X轴方向上的一端部且具有沿与X轴方向正交的Y轴方向延伸的第一中心轴线(31)。大球部被设置于杆主体的X轴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且比小球部大。小球部具有:筒状的外侧部件(32),其被连接设置于杆主体;内侧部件(33),其配置于外侧部件的中央部;弹性部件(34),其将外侧部件与内侧部件弹性结合。并且,小球部的弹性部件的Z轴方向上的弹簧常数小于该弹性部件的X轴方向上的弹簧常数,其中Z轴方向与X轴方向及Y轴方向正交。据此,能够在不增加重量的情况下以与现有技术不同的观点来降低振动传递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443646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510598887.3
申请日:2015-09-18
Applicant: 山下橡胶株式会社
Inventor: 门胁宏和
IPC: F16F13/10
Abstract: 一种防振衬套,其具备同心地配置的内筒(10)及外筒(20)和将它们连结的隔离件(30),在外筒(20)的内侧设置了向内筒(10)方向突出的外筒侧挡块(50),其中,在与外筒侧挡块(50)对应的内筒(10)的外周部,设置了向内筒(10)的中心方向凹入的内筒侧挡块(40)。因为在扭转输入时,外筒侧挡块(50)在内筒侧挡块(40)的凹空间内进行相对移动,所以能够使外筒侧挡块(50)的相对于内筒侧挡块(40)的支承面积变大,能够提高内筒侧挡块(40)及外筒侧挡块(50)中的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7625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80052986.X
申请日:2015-08-31
Applicant: 山下橡胶株式会社
Inventor: 门胁宏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5/1266 , B60K5/12 , B60K5/1216 , F16F13/10 , F16F15/08
Abstract: 当将隔振子形成为非圆形时,利用此非圆形形状增大X方向与Y方向的弹簧比。使隔振子(16)俯视为长方形,使在X方向上相向的一对X方向弹性壁(40)在Y方向上短,做成薄壁,并减小X方向投影面积。使在Y方向上相向的一对Y方向弹性壁42在X方向上长,做成厚壁,且增大Y方向投影面积。第2安装金属零件(14)俯视也为在X方向长的长方形,具备在X方向上相向的一对X方向约束壁(60)和在Y方向上相向的一对Y方向约束壁(62),降低X方向约束壁(60),提高Y方向约束壁(62)。第1安装金属零件(12)具备在X方向上相向的一对X方向约束突部(50)和在Y方向上相向的一对Y方向约束壁(52),将X方向约束壁(50)的突出长度缩短成不与X方向约束壁(60)重叠的程度,使Y方向约束突部(52)的突出长度变长成与Y方向约束壁(62)重叠的程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