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24330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111106665.7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电子变换器技术领域的基于可变电感的LLC谐振变换器,包括磁芯,磁芯为双“E”型,磁芯包括:初级绕组、次级绕组、偏置绕组A和B、中间磁路开气隙;通过改变偏置绕组电流的大小,会让材料磁导率发生变化,使励磁电感发生变化,改变励磁电感比值。偏置绕组以相同的方向缠绕在侧边支路,通过感应中心支路来抵消互感产生的交流电压;偏置绕组需要额外的恒流源,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大部分,该方式可以降低谐振腔损耗,提高轻载效率,可使全负载范围内的变换器效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并且电路结构简单,达到降低电路成本的目的,不需要对变压器主体部分进行修改,也不会对变压器其他参数如变压器初级漏感造成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7119166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710355355.6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生物质含铁团块短流程炼钢及生产不锈钢的方法,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炼钢方法步骤一:生产直接还原铁,将含铁团块放入高温容器中进行加热,铁氧化物被还原生成直接还原铁;步骤二:电炉熔炼,将直接还原铁热装送入电炉内,并向电炉内加入造渣剂,吹氧熔炼后出钢;本发明的不锈钢的方法是将上述钢水加入AOD炉中脱碳升温,再向炉中加入含铬的金属原料进行合金化,再将钢水运送至VOD炉中进行深脱碳,得到不锈钢。本发明通过将含铁团块还原生成直接还原铁,再将直接还原铁热装送入电炉内熔炼得到合格钢水,实现了生物质含铁团块的短流程炼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可以冶炼生产不锈钢。
-
公开(公告)号:CN106745155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611068316.X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气脱硫副产物改性处理方法,属于脱硫副产物资源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脱硫副产物溶液加入氧化装置,向脱硫副产物溶液中吹入富氧空气进行吹气氧化,吹气氧化的过程中对脱硫副产物颗粒进行间歇研磨,并控制脱硫副产物溶液的氧化温度为50‑90℃,所述的富氧空气中的氧气体积比为40‑60%,其中氧化装置的氧化单元包括氧化吹气部件和研磨氧化腔体,氧化吹气部件位于研磨氧化腔体的下部,氧化吹气部件用于向研磨氧化腔体鼓入富氧空气,研磨氧化腔体由弧形研磨段和研磨间隙段组成。本发明的在改性氧化的过程中进行间歇研磨,使得去除表面难溶物的颗粒能及时与溶液中的氧结合,从而促进脱硫副产物的快速改性氧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570525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710146942.4
申请日:2017-03-13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生产可燃气和DRI的生物质含铁团块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炼铁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含铁团块包括含铁原料、生物质、添加剂和粘结剂,各组分按如下质量份数组成:生物质50-60份;含铁原料100-200份;添加剂5-10份;粘结剂3-5份;所述的添加剂包括碳酸钠、红土镍矿、白云石和草木灰。本发明的含铁团块降低了生物质及其分解产物热稳定性,生物质作为铁氧化物的还原剂以及可燃性气体的C源和H源,铁氧化物充当钢制备的铁源以及碳反应生成CO的氧源,促进了焦油及生物质其他分解产物的催化裂解,提高了生物质气化产率的同时提高了DRI的金属化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119166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355355.6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6 , C21B13/0066 , C21B13/008 , C21C5/005 , C21C5/52 , C22B1/24 , C22C33/04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生物质含铁团块短流程炼钢及生产不锈钢的方法,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炼钢方法步骤一:生产直接还原铁,将含铁团块放入高温容器中进行加热,铁氧化物被还原生成直接还原铁;步骤二:电炉熔炼,将直接还原铁热装送入电炉内,并向电炉内加入造渣剂,吹氧熔炼后出钢;本发明的不锈钢的方法是将上述钢水加入AOD炉中脱碳升温,再向炉中加入含铬的金属原料进行合金化,再将钢水运送至VOD炉中进行深脱碳,得到不锈钢。本发明通过将含铁团块还原生成直接还原铁,再将直接还原铁热装送入电炉内熔炼得到合格钢水,实现了生物质含铁团块的短流程炼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可以冶炼生产不锈钢。
-
公开(公告)号:CN106825357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227417.5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锻造模具的自动冷却润滑装置,属于金属压力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喷头、推动装置和固定装置,喷头设置于固定装置上并朝向模具延伸,推动装置用于推动固定装置做伸缩运动;模具的上模与下模开模时,推动装置推动固定装置向靠近模具的方向延伸,喷头伸入模具的上模型腔与下模型腔之间进行冷却润滑;模具的上模与下模合模时,推动装置推动固定装置向远离模具的方向延伸,喷头退出模具的上模与下模之外。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中锻造模具的冷却润滑工作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的不足,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温速度,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温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925029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14204.X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50/04 , G06F18/27 , G06F18/23213 , G06V10/774 , G06F18/2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加热炉煤气消耗量预测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冶金热工节能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第一样本集和第二样本集均按设定比例分为第一训练集、第一验证集、第二训练集和第二验证集;根据第二训练集和第二验证集对ARIMA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得到煤气热值预测模型;对第一训练集进行聚类得到第一训练集对应的簇;以第一训练集对应的簇为基准,对第一验证集进行聚类,得到第一样本集对应的簇;根据第二训练集、第二验证集、第一训练集和第一样本集对应的簇和预测煤气热值平均值对各簇对应的燃耗预测数学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得到燃耗预测模型集合,本申请可提高加热炉煤气消耗量的预测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570525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710146942.4
申请日:2017-03-13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生产可燃气和DRI的生物质含铁团块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炼铁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含铁团块包括含铁原料、生物质、添加剂和粘结剂,各组分按如下质量份数组成:生物质50‑60份;含铁原料100‑200份;添加剂5‑10份;粘结剂3‑5份;所述的添加剂包括碳酸钠、红土镍矿、白云石和草木灰。本发明的含铁团块降低了生物质及其分解产物热稳定性,生物质作为铁氧化物的还原剂以及可燃性气体的C源和H源,铁氧化物充当钢制备的铁源以及碳反应生成CO的氧源,促进了焦油及生物质其他分解产物的催化裂解,提高了生物质气化产率的同时提高了DRI的金属化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74515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68316.X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F11/46 , B02C17/1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气脱硫副产物改性处理方法,属于脱硫副产物资源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脱硫副产物溶液加入氧化装置,向脱硫副产物溶液中吹入富氧空气进行吹气氧化,吹气氧化的过程中对脱硫副产物颗粒进行间歇研磨,并控制脱硫副产物溶液的氧化温度为50‑90℃,所述的富氧空气中的氧气体积比为40‑60%,其中氧化装置的氧化单元包括氧化吹气部件和研磨氧化腔体,氧化吹气部件位于研磨氧化腔体的下部,氧化吹气部件用于向研磨氧化腔体鼓入富氧空气,研磨氧化腔体由弧形研磨段和研磨间隙段组成。本发明的在改性氧化的过程中进行间歇研磨,使得去除表面难溶物的颗粒能及时与溶液中的氧结合,从而促进脱硫副产物的快速改性氧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517979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1448515.2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22B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铁矿烧结碳素消耗及排放的配矿方法,属于铁矿粉烧结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降低铁矿烧结碳素消耗及排放的配矿方法,控制混合矿的Ah为:50~80;根据计算铁矿粉的配比ri;Ah为混合矿的同化反应特征数,Ai为单种铁矿粉的同化反应特征数;ri为单种铁矿粉的配比;m为铁矿粉种类数量,m≥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铁矿烧结碳素消耗及排放的配矿方法,结合铁矿粉的同化温度和同化速度进行配矿,进一步地实现了烧结过程节能与减排。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