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肉食性鱼类的驯食装置以及驯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94646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610127929.X

    申请日:2016-03-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鱼类饲养领域,主要是涉及一种肉食性鱼类的驯食装置。包括通气装置、鱼油加料装置,以及置于水中的饵料盛放部件,所述通气装置、鱼油加料装置的出口均与所述饵料盛放部件底部相通。本发明在使用时,将装有饵料的所述饵料盛放部件置于水中,所述饵料一般选择相比活体饵料价格较为便宜的配合饲料,本发明通过通气装置将气流由饵料盛放部件底部通入饵料盛放部件内部,位于饵料盛放部件内部的饵料就会被气流带起,并处于上下悬浮运动的状态,同时,鱼油加料装置将鱼腥味较重的鱼油通过进气孔进入饵料盛放部件内和饵料混匀,进一步促使鱼误认为投喂的饵料为游动的活鱼,促使鱼进食该类非活体饵料,从而达到驯食的目的。

    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土壤单胞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255775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61062.9

    申请日:2015-11-09

    Abstract: 本发明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土壤单胞菌及其应用。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株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土壤单胞菌(Solimonas sp.)CW980及其在降解低污染浓度黄曲霉毒素B1中的应用。与现有的黄曲霉毒素降解菌相比,本发明的菌株CW980能够在低浓度毒素污染条件下达到极佳的降解效果。在液体发酵条件下,在含有黄曲霉毒素B1终浓度20μg/L的发酵培养液中,24h菌株CW980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率为37.8%,48h降解率达到70.3%,72h降解率高达90.4%。用菌株CW980处理毒素污染(终浓度20μg/kg)的饲料48h,AFB1降解率为23.0%,72h降解率达到75.5%。菌株CW980在食品及饲料生物脱毒应用方面具有实质性的应用价值和重大意义。

    降解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的藤黄单胞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255774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60193.5

    申请日:2015-1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降解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的藤黄单胞菌及其应用。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株双功能高效降解菌(Luteimonas sp.)CW574及其在降解低污染浓度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中的应用。与现有的黄曲霉毒素降解菌相比,本发明的菌株CW574能够在低浓度毒素污染条件下达到极佳的降解效果。在液体发酵条件下,在含有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终浓度20μg/L的发酵培养液中,48h菌株CW574对赭曲霉毒素A的降解率为90.1%;48h菌株CW574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率为85.5%。用菌株CW574处理毒素污染的饲料(终浓度20μg/kg),48h对OTA降解率为48.3%,AFB1降解率为52.1%。菌株CW574在食品及饲料生物脱毒应用方面具有实质性的应用价值和重大意义。

    一种防止鱼卵患水霉病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24294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610127894.X

    申请日:2016-03-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鱼类饲养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防止鱼卵患水霉病的方法。该防止鱼卵患水霉病的方法包括操作步骤:先向水塘内蓄满水;接着向塘内的水体中投入氯硝柳胺,每亩塘每米水深氯硝柳胺的投入量控制在2‑3kg;7‑10天后,再向塘内的水体中投入硫酸铜,每亩塘每米水深硫酸铜的投入量控制在0.75‑1.25kg;4‑5天后,向塘内的水体中投入二氧化氯进行消毒,二氧化氯的投入量150‑200g;2天后,将上述水体用于鱼卵孵化过程。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从水源处杀灭病原体,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鱼类养殖过程中,特别是针对产黏性卵的大口黑鲈、鱼卵孵化周期长的沙塘鳢等名特鱼类,利用处理后的水体进行鱼卵孵化时有效解决了鱼卵在孵化过程中发生水霉病的问题,孵化率高。

    一种鱼类受精卵孵化装置以及孵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13387B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610127885.0

    申请日:2016-03-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鱼类饲养领域,主要是涉及一种鱼类受精卵的孵化装置。该孵化装置包括孵化池,所述孵化池底部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孵化池上方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孵化池内设有用于收集鱼卵的人工鱼巢。所述第二进水口处连接有向孵化池内进行洒水的花洒。所述孵化池底部的第一进水口自下向上向孵化池内供水,使得孵化池内水体可以始终处于流动状态,确保水体内含氧充足,防止鱼卵因粘聚在一起而出现缺氧情况,确保鱼卵正常孵化,另外所述第二进水口由上向下通过花洒将水洒在孵化池的水面上,花洒结构在可以在满足换水量、保证水流的情况下做到减缓水的冲力,避免水流冲破受精卵和/或刚出膜的鱼苗。

    一种中华倒刺鲃人工繁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82848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611232445.8

    申请日:2016-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2 A01K6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华倒刺鲃人工繁殖方法。本发明包括亲鱼强化培育、人工催产、人工受精过程;人工催产采用两针催产法:第一针仅使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RH‑A2,第一针雌鱼注射剂量为1.5~2.5μg/kg,而第一针雄鱼注射剂量为0或相比于第一针雌鱼注射剂量减半;在第一针注射后10~14h进行第二针注射,第二针雄鱼注射剂量相比于第二针雌鱼注射剂量减半;人工受精是将满足性腺成熟要求的亲本放入有少量水的容器内使雌鱼、雄鱼泄殖孔相对并挤压雌鱼、雄鱼腹部使得精子、卵子流出并结合受精。通过本发明进行亲本强化培育的雌鱼平均每克体重怀卵量达到约26粒,亲本催产率达到90.91~94.44%,受精率达到了92~96%。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