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95344B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0780007202.7
申请日:2007-03-05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3/008 , F01C1/322 , F04C23/003 , F04C29/023 , F25B13/00 , F25B2313/02742 , F25B240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体机械。在作为流体机械的压缩·膨胀机组(30)中,压缩机构(50)和膨胀机构(60)这两个机构被收纳在一个机壳(31)内。在连结压缩机构(50)和膨胀机构(60)的轴(40)中形成有供油通路(90)。储存在机壳(31)底部的冷冻机油被吸入供油通路(90)后向压缩机构(50)和膨胀机构(60)供给。向膨胀机构(60)供给的冷冻机油与膨胀后的制冷剂一起从膨胀机构(60)被排出,在流经制冷剂回路后返回压缩·膨胀机组(30)的压缩机构(50)。
-
公开(公告)号:CN100501277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680006810.1
申请日:2006-03-07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9/06 , F25B1/04 , F25B13/00 , F25B41/003 , F25B2309/061 , F25B2313/02742 , F25B2400/14 , F25B2500/01 , F25B2500/13
Abstract: 缓冲容器(71)连接在膨胀机构(60)的流出通口(33)处。缓冲容器(71)形成为沿着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横断面积比流出通口(33)的横断面积大。在缓冲容器(71)的内部设置有具有圆板状网眼部分(75a)的整流板(75)。压力变动由于缓冲容器(71)供给压力和吸收压力而得以缓和,同时液滴状制冷剂在通过整流板(75)之际被微细化。
-
公开(公告)号:CN100494817C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380108560.9
申请日:2003-12-25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3/00 , F25B9/008 , F25B9/06 , F25B2309/061 , F25B2400/04 , F25B2400/075 , F25B2500/18 , F25B2600/025 , F25B2600/2501
Abstract: 在制冷装置的制冷剂回路(10)中填充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10)中并列设置第1压缩机(21)和第2压缩机(22)。第1压缩机(21)连接膨胀机(23)和第1电动机(31)双方,并由两者驱动。另一方面,第2压缩机(22)只连接第2电动机(32),并由第2电动机(32)驱动。在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对膨胀机(23)进行旁通的旁通配管(40)。在该旁通配管(40)上设置旁通阀(41)。并且,进行第2压缩机(22)的容量调节和旁通阀(41)的开度调节,无论在哪种运转条件下都可以进行制冷装置的运转,提高制冷装置的COP。
-
公开(公告)号:CN100460629C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580026070.3
申请日:2005-08-05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3/008 , F01C1/0215 , F01C1/322 , F01C11/004 , F01C11/008 , F01C2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积型的膨胀机,该膨胀机具有用于改变膨胀机构(60)的第1流体室(72)的容积的容积改变机构(90)。膨胀机构(60)具备在气缸(71、81)内容纳有转子(75、85)的第1旋转机构(70)和第2旋转机构(80)。第1旋转机构(70)的第1流体室(72)与第2旋转机构(80)的第2流体室(82)以构成一个工作室(66)的方式连通,同时,第1旋转机构(70)的第1流体室(72)构成为比第2旋转机构(80)的第2流体室(82)小。容积改变机构(90)具备连通到第1流体室(72)的辅助室(93)以及改变辅助室(93)的容积的辅助活塞(92)。辅助室(93)连通到第1旋转机构(70)的第1流体室(72)。
-
公开(公告)号:CN1735779A
公开(公告)日:2006-02-15
申请号:CN200380108560.9
申请日:2003-12-25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3/00 , F25B9/008 , F25B9/06 , F25B2309/061 , F25B2400/04 , F25B2400/075 , F25B2500/18 , F25B2600/025 , F25B2600/2501
Abstract: 在制冷装置的制冷剂回路(10)中填充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10)中并列设置第1压缩机(21)和第2压缩机(22)。第1压缩机(21)连接膨胀机(23)和第1电动机(31)双方,并由两者驱动。另一方面,第2压缩机(22)只连接第2电动机(32),并由第2电动机(32)驱动。在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对膨胀机(23)进行旁通的旁通配管(40)。在该旁通配管(40)上设置旁通阀(41)。并且,进行第2压缩机(22)的容量调节和旁通阀(41)的开度调节,无论在哪种运转条件下都可以进行制冷装置的运转,提高制冷装置的COP。
-
公开(公告)号:CN11671071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180087604.2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4H15/375
Abstract: 本公开的热水供给系统(1)包括推测部(33),该推测部(33)根据第一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来预测总热水供给需求量,所述第一指标表示多个热水供给对象(4)中的每一个所使用的水的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919066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980022685.0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使用双重防振结构的制冷循环装置中,若还要对固定于壳体的电气元器件进行制冷剂冷却,则有制冷剂冷却部的管道由于由压缩机引起的振动而受到应力这一课题。在连结制冷循环构成部件与用于冷却电气元器件的制冷剂管道的连结管道上,设置振动传递抑制部。
-
公开(公告)号:CN11191906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80022685.0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使用双重防振结构的制冷循环装置中,若还要对固定于壳体的电气元器件进行制冷剂冷却,则有制冷剂冷却部的管道由于由压缩机引起的振动而受到应力这一课题。在连结制冷循环构成部件与用于冷却电气元器件的制冷剂管道的连结管道上,设置振动传递抑制部。
-
公开(公告)号:CN104220823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380016335.6
申请日:2013-03-27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29/003 , F25B1/10 , F25B9/008 , F25B11/02 , F25B13/00 , F25B30/02 , F25B40/00 , F25B2309/061 , F25B2313/0233 , F25B2313/0272 , F25B2313/02741 , F25B2341/0661 , F25B2400/072 , F25B2400/13
Abstract: 提供一种容易抑制制冷剂偏流的空调装置(10)。空调装置(10)包括四级压缩机(20);第一~第四热交换器(41~44);室内热交换器(12);切换机构(31~34);膨胀机构(70);以及制冷剂配管组。第一~第三热交换器(41~43)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对压缩中途的中压制冷剂进行冷却的散热器起作用,并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第四热交换器(44)在制冷运转时作为散热器起作用,并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起作用。制冷剂配管组被配置成在制热运转时使制冷剂按顺序流过第一~第三热交换器(41~43)。
-
公开(公告)号:CN101495816B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780028135.7
申请日:2007-07-24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4F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065 , F24F11/30 , F24F2110/10 , F24F2140/12 , F24F2140/20 , F25B9/008 , F25B13/00 , F25B49/027 , F25B2309/061 , F25B2313/0233 , F25B2313/02741 , F25B2313/0314 , F25B2600/17 , F25B2700/2104
Abstract: 一种空调装置,可利用超临界的制冷剂始终实现所需的供暖能力。在空调装置(1)中,在供暖运行时,室内热交换器(16)使超临界的制冷剂朝空气散热。控制装置(4)使包括室内热交换器(16)在内的制冷循环的高压侧压力维持一定值。另外,控制装置(4)利用出口温度传感器(41)来检测室内热交换器(16)的制冷剂出口温度(Tgc),利用室温传感器(42)来检测室温(Ta)。并且,供暖时,即使室内热交换器(16)的制冷剂出口温度(Tgc)已达到目标值(Tgcs),在根据应进行供暖的室内的室温(Ta)判断为能力过剩或不足时,控制装置(4)仍然使高压侧压力的目标值增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