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20128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810033319.9
申请日:2008-01-3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8F292/00 , C08F2/44 , C08F2/00 , C08K9/04 , C07K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核壳型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微球内核为无机纳米粒子,外壳为PMMA,微球的直径为100~500纳米,无机纳米粒子与PMMA通过化学键、氢键或路易斯酸碱相互作用等方式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该材料在合成过程中不使用任何表面活性剂、乳化剂、相转移试剂或交联剂,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对蛋白质或多肽质谱信号的干扰。PMMA微球本身就有良好的富集功能,引入无机纳米核之后,能够大大削弱PMMA的信号,并且同时增强了目标分子的质谱信号强度及信噪比,这样采用“富集分离+质谱”的方法可以分析实际生物样品中极低浓度的蛋白质及多肽。
-
公开(公告)号:CN101245126A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810034036.6
申请日:2008-02-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8F292/00 , C09K11/54 , C12N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3/126 , C08J3/128 , C08J2333/12 , C08J247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纳米材料和生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氧化锌-聚合物核壳型发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生物细胞荧光标记中的应用。该纳米粒子的内核是ZnO发光量子点,外壳是共聚高分子,两个组分通过共价键连接,因此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高分子外壳分为两层,内层是疏水的聚酯,保护ZnO不受外面水分子的进攻,外层是亲水的聚醇,使整个材料能够很好的溶解在水中。这种纳米粒子的内核与外壳的种类、组成、尺寸都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来控制,因此,这类材料的发光性能以及对细胞的亲和性是可以调控的。尤其重要的是,作为一类新型的发光量子点,它对生物细胞的毒性是非常小的,而且整个制备的过程都是绿色化学、安全无毒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566701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0172780.2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碳点造孔的高性能聚合物多孔膜凝胶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由多孔的聚合物膜吸收了电解液制成的凝胶电解质,同时具有电池隔膜的功能,由若干种疏水的聚合物与碳点复合后,经过浇铸、洗脱、冻干等操作形成的高性能多孔材料。碳点在造孔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经过洗脱还能回收利用。这种隔膜不仅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而且能够吸收数倍质量的电解液形成稳定的凝胶。把所得凝胶电解质与磷酸铁锂、金属锂片组装成锂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电池具有的高比容量,高倍率性能以及在不同倍率下拥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该电解质隔膜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666359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110935557.4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熊焕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空气中大规模固相合成荧光碳点的绿色化学方法,该方法为,先把碳源制备成尺寸均一的纳米粒子,然后把碳源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到无机固体催化剂中压实,接着在空气中加热,冷却后经过水洗和有机溶剂萃取,获得荧光碳点。本发明方法不需要高温高压反应设备,不需要大量有机溶剂及处理废水废液,绿色环保、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产率高、适合工业化的新路线,这样大规模制造的碳点有望应用于照明显示、荧光防伪、分析检测、光电催化等多个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584246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25593.1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超级电容器负极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碳材料由碳点和多孔碳杂化形成,其中碳点镶嵌在多孔碳的内外表面,由多种元素如氧、氮、硫、磷等单一掺杂或共掺杂,多孔碳骨架由高分子水凝胶煅烧形成,具有多级分布的孔径,制备时,分别合成碳点和高分子水凝胶,然后将冷冻干燥后的水凝胶置于碳点和盐混合水溶液中进行溶胀,完全吸收水溶液的凝胶先进行冷冻干燥再高温煅烧得到粉末材料,然后经盐酸和去离子水洗涤后烘干,得到最终产品碳点-多孔碳杂化材料。本发明杂化材料导电性和浸润性良好,物理化学性能稳定,用作超级电容器负极材料,绿色环保,成本低廉,和其他常见碳材料相比,表现出优异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914353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610296455.1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形貌可控的碳量子点/钴酸镍复合电极材料以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1)将碳量子点粉末、六水合硝酸镍、六水合硝酸钴和尿素溶解于水和乙醇形成的混合溶剂中,混和后置于聚四氟乙烯内衬反应釜中,并加入泡沫镍,密封后加热反应,冷却后取出泡沫镍冲洗、烘干;(2)将烘干后的泡沫镍进行热处理得到以泡沫镍为基底的碳量子点/钴酸镍复合电极材料。本发明通过调节碳量子点的投料量使复合材料在微观结构上形成从海胆状,花冠状到杨梅状等不同的形貌。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所得材料的化学物理性质稳定,在电化学储能与催化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880614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00563.8
申请日:2019-03-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指纹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潜指纹检测的碳点-淀粉复合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溶剂热法合成红色荧光碳点,对产品进行提纯得到高效发光的红光碳点;再与淀粉复合,得到日光下肉眼可见红色荧光的复合粉末;该方法克服了碳点溶液干燥过程中碳点团聚引起的荧光猝灭情况。对于基底表面的潜指纹,采用经典的粉末法,在绿光照射下即可快速简便地以红色荧光的方式显现潜指纹。制备的复合粉末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渗透性及非渗透性基底,如玻璃、金属、纸张、塑料、陶瓷等,能够克服基底材料本身背景荧光的干扰。该复合粉末安全无毒、价廉物美、制备简单、绿色环保、携带使用方便,适合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321469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142078.3
申请日:2011-05-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9K11/54
Abstract: 本发明属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在聚乙二醇中合成的ZnO发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粒子由ZnO单晶粒子与外部聚合物基团构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光致发光性能。其制备方法是把醋酸锌和碱性氢氧化物一起在溶剂中搅拌溶解,在室温下反应一段时间即可。产品可以采用“非溶剂沉淀法”提纯。在搅拌反应的过程中,让反应混合物充分接触空气,在碱催化的条件下,使聚乙二醇被空气氧化形成羧酸阴离子的结构,该羧酸阴离子能够配位到ZnO纳米粒子表面使其稳定发光。本发明具有低成本、无污染、高产率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773639A
公开(公告)日:2006-05-17
申请号:CN200510110461.5
申请日:2005-11-1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电容器技术领域。将锂离子电池的离子嵌入-脱嵌机制与超电容器的双电层机制协调组合于一个储能器件中,正极采用高嵌入电位的锂离子嵌入化合物材料LiMn2-xMxO4材料,负极采用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等,组成不对称的电化学电容器。该混合电容器的比能量虽不及锂离子电池,但循环寿命和倍率性能优于锂离子电池,同时高容量,高电位的正极嵌锂材料的引入使混合电容器的比能量可达双电层电容器的数倍。
-
公开(公告)号:CN1772835A
公开(公告)日:2006-05-17
申请号:CN200510110459.8
申请日:2005-11-1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9K11/00 , C08F292/00
Abstract: 本发明属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过共价键形成的“氧化锌一聚合物”核壳型发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粒子的内核是纳米尺寸的ZnO单晶,外壳是纳米尺寸的聚合物薄层,两个组分通过共价键连接,因此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这类材料有自己固定的熔点、溶解度、电导率、粘度、折光率等一系列物理常数,宏观上表现为一类新型的化合物。其内核与外壳的种类、组成、尺寸都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来控制,因此,这类材料的物理性质是可以调控的。尤其重要的是,作为一类新型的发光材料,其发光波长、强度、量子效率等参数都可以通过化学制备来改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