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介孔分子筛为模板在空气中固相合成高质量荧光碳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81428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111085916.8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熊焕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介孔分子筛为模板在空气中固相合成高质量荧光碳点的方法,以有机小分子作为单一碳源,介孔分子筛作为模板,通过浸渍法将碳源填充到分子筛的孔道中,直接在空气中加热反应若干小时,冷却后用水、乙醇或其他溶剂萃取洗脱,即可收集产物碳点。该合成方法简便快捷,无需溶剂与高压的反应条件,安全性高,适合大量制备尺寸形貌、组成结构、性质功能高度一致的碳点。分子筛内部具有路易斯酸催化位点,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高产率;同时分子筛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反应后经高温煅烧可以循环利用,大大降低制备成本。用于萃取碳点的乙醇或其他溶剂也能够通过蒸馏循环利用,减少废液的排放,符合绿色化学基本原则。

    一种高性能镍锌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81264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910801115.3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性能镍锌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负极活性材料为一种具有团簇结构的碳点/氧化锌纳米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向碱性水溶液中滴加碳点和锌盐的混合水溶液,加热反应至有大量产物析出,冷却并离心反应液得到沉淀物,将沉淀洗涤、烘干;将沉淀物在氮气氛围中加热处理,制得碳点/氧化锌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的碳点/氧化锌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多方面的优点:比表面积大、晶格缺陷多、导电性好、比容量高、抗腐蚀性强;在镍锌电池中,表现出极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具有优秀的安全性和长期的稳定性,可应用于电化学储能的许多领域。

    一种在空气中大规模固相合成荧光碳点的绿色化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6635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35557.4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熊焕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空气中大规模固相合成荧光碳点的绿色化学方法,该方法为,先把碳源制备成尺寸均一的纳米粒子,然后把碳源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到无机固体催化剂中压实,接着在空气中加热,冷却后经过水洗和有机溶剂萃取,获得荧光碳点。本发明方法不需要高温高压反应设备,不需要大量有机溶剂及处理废水废液,绿色环保、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产率高、适合工业化的新路线,这样大规模制造的碳点有望应用于照明显示、荧光防伪、分析检测、光电催化等多个领域。

    一种氧化锌-钆-药物复合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12612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76839.4

    申请日:2015-09-1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氧化锌-钆-药物复合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纳米粒子由氧化锌纳米晶内核、聚合物外壳、通过配位键修饰的钆(III)离子、表面负载的抗癌药物分子四个部分构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出色的发光性能、优越的磁弛豫率,可以应用于细胞和小动物荧光成像、磁共振成像、小鼠肿瘤的治疗等。其制备方法是先通过两步共聚反应在氧化锌纳米粒子表面包覆聚合物,然后利用聚合物携带的大量羧基与钆(III)离子配位使纳米粒子具有磁性,最后在纳米离子表面负载上药物分子。这种纳米粒子载药平台不仅有良好的荧光-磁共振双成像功能、高载药率和释放率,而且本身毒性低,在小鼠体内完全降解无残留,和抗癌药物本身相比表现出优秀的生物安全性和给药专一性。

    用桑叶制备红色荧光碳点的方法及用该荧光碳点喂蚕获取荧光蚕丝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4001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0172796.3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熊焕明 刘俊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色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及基于该荧光碳点制备荧光蚕丝的方法,先让有机溶剂浸泡桑叶得到的提取液,进行溶剂热反应,蒸干溶剂后得到碳点粗产品;再用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物萃取碳点粗产品,得到脂溶性的红光碳点。本发明提出的红光碳点合成路线原料丰富、成本低廉,产品质量好、产率高;本发明提出的碳点喂蚕生产蚕丝的技术简单易行,家蚕存活率和结茧率接近100%,有大规模产业化的前景,是一条绿色化学、可持续发展的生产路线。

    一种高性能镍锌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81264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801115.3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性能镍锌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负极活性材料为一种具有团簇结构的碳点/氧化锌纳米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向碱性水溶液中滴加碳点和锌盐的混合水溶液,加热反应至有大量产物析出,冷却并离心反应液得到沉淀物,将沉淀洗涤、烘干;将沉淀物在氮气氛围中加热处理,制得碳点/氧化锌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的碳点/氧化锌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多方面的优点:比表面积大、晶格缺陷多、导电性好、比容量高、抗腐蚀性强;在镍锌电池中,表现出极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具有优秀的安全性和长期的稳定性,可应用于电化学储能的许多领域。

    自组装的纳米氧化锌载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157951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710345127.0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熊焕明 赵卫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组装的纳米氧化锌载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纳米氧化锌载药胶囊由氧化锌纳米晶内核、聚合物外壳、药物分子三个部分构成,具有高负载率、水溶性好、对溶液pH值高度敏感、能够完全分解释放药物的特点,针对肿瘤细胞弱酸性环境靶向释放药物,特别适合于疏水型抗癌药物的包覆、运载和释放。本发明制备的载药胶囊在水溶液pH值大于7时,结构长期保持稳定;在水溶液pH值小于6时,氧化锌完全分解同时导致整个胶囊分解释放药物,实现了在肿瘤细胞弱酸性环境下靶向给药的目标。虽然氧化锌和高分子本身几乎无毒,但是癌细胞毒性测试证明用该载药胶囊释放药物的毒性显著超过药物本身,甚至超过某些市场化的同类抗癌药物。

    一种氧化锌-聚合物核壳型发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62416C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510110459.8

    申请日:2005-11-1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熊焕明 夏永姚

    Abstract: 本发明属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过共价键形成的“氧化锌-聚合物”核壳型发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粒子的内核是纳米尺寸的ZnO单晶,外壳是纳米尺寸的聚合物薄层,两个组分通过共价键连接,因此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这类材料有自己固定的熔点、溶解度、电导率、粘度、折光率等一系列物理常数,宏观上表现为一类新型的化合物。其内核与外壳的种类、组成、尺寸都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来控制,因此,这类材料的物理性质是可以调控的。尤其重要的是,作为一类新型的发光材料,其发光波长、强度、量子效率等参数都可以通过化学制备来改变。

    一种基于红色荧光碳点材料的潜指纹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74659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361291.0

    申请日:2017-05-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指纹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红色荧光碳点材料的潜指纹检测方法。本发明提出的红色荧光碳点采用水热法制备,然后经过滤、中和、洗涤、冻干得到粒径均匀的固体。这种碳点在酸性条件下显正电性,可以通过静电作用与指纹残留物中的带负电的皮脂等结合,被皮脂包裹,免于干燥过程中碳点的荧光猝灭。而那些未与皮脂结合的碳点,由于干燥团聚导致荧光猝灭。最终在紫外灯下或者蓝光下,快速准确地显现出潜指纹的形貌。这种方法可以简便、快速地以发射荧光的方式显现指纹,能够应用于玻璃、金属、皮革、塑料、陶瓷等多种材质表面上。这种碳点本身安全无毒,价廉物美,制造方便,适合于推广应用。

    形貌可控的碳量子点/钴酸镍复合电极材料以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14353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96455.1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魏济时 熊焕明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形貌可控的碳量子点/钴酸镍复合电极材料以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1)将碳量子点粉末、六水合硝酸镍、六水合硝酸钴和尿素溶解于水和乙醇形成的混合溶剂中,混和后置于聚四氟乙烯内衬反应釜中,并加入泡沫镍,密封后加热反应,冷却后取出泡沫镍冲洗、烘干;(2)将烘干后的泡沫镍进行热处理得到以泡沫镍为基底的碳量子点/钴酸镍复合电极材料。本发明通过调节碳量子点的投料量使复合材料在微观结构上形成从海胆状,花冠状到杨梅状等不同的形貌。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所得材料的化学物理性质稳定,在电化学储能与催化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