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8029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10559.6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气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耐高压绝缘子及其注塑模具及其生产工艺,针对目前支柱绝缘子难以进行高度微调以及实际生产过程中较为繁琐的缺点,包括安装环,安装环的侧面内壁上等间距贯穿螺纹连接有多个固定螺栓,安装环的顶部对称固定安装有多个支撑杆,多个支撑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托环架,该绝缘子还包括调节机构,本发明所生产出的硅胶式绝缘子能够依据实际安装现场的情况,其高度能够进行微调,使得在对架空线进行支撑时,能够方便进行安装,并且在对硅胶式绝缘子的硅胶套进行注塑时,能够实现自动注料、合模以及自动吹塑。
-
公开(公告)号:CN11996625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21925.2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相间功率均衡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方案包括:通过安装在目标电力电子变压器不同相位上的传感器,采集实时电压信号和实时电流信号,据此计算得到各相位的瞬时功率,根据各相位的瞬时功率的大小,确定与表现出的功率不平衡情况对应的待调节相位和调节策略,根据该调节策略调整用于控制与该待调节相位对应的电力电子开关的信号,最后将经调整后的信号对应的实际输出功率基于反馈控制循环机制进行优化,直至使各相位之间的功率满足预设的平衡要求,从而实现各相位之间的功率均衡,进而避免系统效率降低和设备磨损加剧和可能引发的不稳定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995967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05219.9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山东理工大学
IPC: G01R31/08 , G06F18/15 , G06F18/213 , G06F18/24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直流故障特征辨识的电弧故障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该方法包括:以周波为单位监测相电压的电压畸变系数;判断某一相电压畸变系数是否超出越限阈值;若某一相电压畸变系数超出越限阈值,则对相电压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滤波后的相电压;根据滤波后的相电压选择辨识用数据;对选择的辨识用数据进行参数辨识得到燃弧电压直流量大小,根据燃弧电压直流量大小与预设的判定阈值判断是否存在燃弧电压,进而判断是否存在电弧故障。本发明可解决目前低压交流配电线路中存在的串联电弧故障检测难度大、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4274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601687.4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5/01
Abstract: 一种基于问题驱动的有源配电网规划运行场景缩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基于场景集的两阶段随机优化形式的电力系统规划运行问题建模为两阶段随机优化问题;步骤2:将分布空间投影到问题空间;步骤3:在问题空间中对两阶段随机优化问题进行场景缩减。通过分析场景之间的决策适用性,将原始场景集从分布空间转化为问题空间中。随后,提出了一个问题驱动的距离度量来描述场景之间的相似性,并将场景缩减过程被表述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形式,获得代表性场景集。能够实现更准确的场景缩减,得到的最优性差距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196958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04306.5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T接逆变型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差动保护自适应整定方法及相关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故障前后保护区段两端的正序差动电流及制动电流;计算故障后当前周期的保护区段两端正序差动电流与前一周期的保护区段两端正序差动电流之比μ;构造关于μ的一阶高斯核函数,修正差动保护的制动系数;基于关于μ的一阶高斯核函数、故障前后保护区段两端的正序差动电流及制动电流构造差动保护判据。通过分析保护区段内差动电流故障前后的变化比值,自适应调整差动保护制动判据的制动系数,来保证差动保护的选择性区内故障时制动系数迅速减小,在正确动作的同时,保证了差动保护的灵敏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40953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067589.7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北方源东力电力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 湖北省图书馆
IPC: H04L69/08 , H04L9/00 , H04L9/40 , H04L41/046 , H04L41/0823 , H04L41/08 , H04L41/14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智能网关协议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收集数据传输数据,构建自适应深度学习模型,动态优化协议转换策略;构建负载预测模型构建,优化协议转换策略并动态分配网络资源;构建边缘计算模型并对边缘计算模型训练,利用边缘计算模型的边缘计算能力进行本地处理数据与决策;构建协同控制模型和反馈机制,利用所述协同控制模型对智能网关设备进行实时协同控制;利用区块链技术对数据传输过程进行加密和验证;设计智能代理技术最优配置方案,同时实时监控智能网关设备的状态,预测并提前维护智能网关设备的潜在故障。本发明通过引入自适应深度学习、边缘计算、增强学习、区块链和智能代理技术,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系统性能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7895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467261.4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配电变压器的生产绿色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步骤包括数据收集,构成质量检测指标矩阵、生产能耗指标矩阵、碳足迹特征指标矩阵,利用K‑means聚类算法筛选对能耗影响较大的工序,构建生产能耗指标集,更新的生产能耗指标矩阵,对各类指标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形成归一化指标数据矩阵。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CRITIC法和熵权法计算各类指标的权重,得到总体CRITIC权重向量和总体熵权权重向量;依据最小鉴别信息原理,通过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最优组合权重;计算综合评价分数及对应等级。本发明多维度数据融合的方式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反映配电变压器的绿色生产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44836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90439.7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2 , H02J3/00 , H02J3/28 , H02J3/38 , H02J3/46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 H02J7/35 , H02J7/34
Abstract: 一种考虑电池退化成本的光储微电网容量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光伏输出降额模型和混合储能系统老化动态模型;步骤2:以光储微电网容量配置的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光储微电网容量配置模型的总目标函数;步骤3:考虑光伏输出降额模型和混合储能系统老化动态模型,构建光储微电网容量配置模型的约束条件。本发明不仅有效解决了电池老化带来的挑战,而且在光储微电网容量配置方面具有优越的经济技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458631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311401238.0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多场景协调控制方法,包括:面向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整体经济运行的场景,构建基于等成本微增量原则的子微网群间控制目标;面向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中交流子微网的频率波动场景,构建频率恢复控制目标;面向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中直流子微网的电压波动场景,构建电压恢复控制目标;构建控制器基本架构;针对单个ILC,构建各ILC控制器的本地控制项、各ILC控制器的交流侧频率辅助控制项、各ILC控制器的直流侧电压辅助控制项及各ILC控制器的协调辅助控制项;根据ILC控制器的本地控制项和辅助控制项,构建ILC控制策略。实现各子微网成本微增量收敛一致及维持各子微网频率电压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9656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71774.2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东博智慧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H02J3/46 , H02J3/38 , G06F30/20 , G06F113/06
Abstract: 一种高比例新能源配电网结构形态推演方法,包括提取电源侧关键影响因素,建立电源侧形态演化模型;提取负荷侧关键影响因素,建立负荷侧的形态演化模型;再基于配电网投资的回归模型,推算配电网投资发展方向,从而构建配电网网架结构系统动力学演化模型,结合不同区域电网和新建配电线路对供电可靠性、新能源消纳比例、电力需求满足率要求的权重,加权得出不同供电区域网架结构演化的最优网架结构类型,推演新型配电网未来的结构形态演化方向。本发明通过系统动力学建立未来电力需求与源荷之间的关联关系,为预测未来配电网结构形态的演化方向提供一种有效方法,对新型配电网的建设方案具有参考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