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7598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02260.5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单双环配电网的负荷优化转移方法,包括:采集配网的历史数据,并对所述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筛选出目标路线;以负荷均衡评价指标最小为目标,建立母线负荷优化转移模型,并获取所述目标线路的最优母线负荷组合的方案;计算合环电流,并判断母线负荷优化转移过程中开关操作产生的合环稳态电流和冲击电流是否满足合环安全检验,若所述合环稳态电流和所述冲击电流不满足合环安全检测,则重新进行母线负荷优化转移;建立支线负荷优化转移模型,对开关站内两条母线上的出线负荷拓扑位置进行交换转移。本发明通过提出一种基于合环电流约束的配电网负荷优化转移的方法,最大化解决配电网负荷分布不均问题,降低配电网峰谷差,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9336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98717.6
申请日:2022-0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风电场电力系统连锁故障脆弱性的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基于线路过载模型的最优潮流模型;2)在电网连锁故障下,结合输电线路热稳定性模型与随机模型进行线路停运寻径,获取线路总跳闸占比;3)基于混合最优潮流模型和随机模型进行连锁故障模拟,构建计及风电不确定性水平和穿透率的电网脆弱性指标,并通过连锁故障下线路跳闸总占比和总减载百分比对电网脆弱性所受影响进行评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效地应对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普及给电网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渗透性问题,在连锁故障时对不同不确定水平和穿透率进行快速准确地评估电网的脆弱性,有助于技术人员和决策人员更高效地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6522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1651417.0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模糊集并行恢复网络划分的分布式黑启动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黑启动方案评估体系的评价准则;2)根据专家的主观判断获取判断矩阵,并根据判断矩阵得到专家决策权重矩阵,进而形成与评价准则对应的综合权重矩阵;3)根据黑启动方案评估体系生成黑启动方案,并结合一致性判断对黑启动方案进行循环优化,最终得到优化后的黑启动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考虑配网分布式资源接入、可靠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130137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1350962.9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调频效益的微电网源‑荷动态频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温控负荷参与调频容量;2)计算考虑用户舒适度的可控负荷调频效益BCL;3)在DFIG中加入虚拟惯量控制从而获得调频能力,并获取加入虚拟惯量控制的DFIG调频效益Bwind;4)综合DFIG调频效益Bwind和可控负荷调频效益BCL进行微电网源‑荷动态频率调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综合考虑调频效益、调频效果显著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474323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0690128.8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惯性时间常数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惯性响应的来源将惯性响应分为同步发电机、风电场和负荷的惯性响应;2)在电力系统发生扰动后测量同步发电机、风电场出口处频率和电压;3)表示出同步机、风电场和负荷功率变化并构建最优化问题,并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迭代求解,最终得到风电场和同步机惯性时间常数测量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法能够方便、准确地计算风电场和同步机惯性时间常数,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16366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365674.7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上海恒能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璞能电力科技工程分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电力大学
IPC: H02J3/24 , H02J3/38 , H02J3/18 , G06F30/20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负荷模型双馈风电场经串补外送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计及静态和动态负荷模型的双馈风电场经串补外送的次同步振荡电磁暂态模型;2)考虑风电场并网点是否含负荷对次同步振荡的影响,将综合负荷模型作为计及负荷模型;3)根据感应发电机效应IGE的发生机理,将串补度和风速作为降低感应发电机效应的因素;4)根据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SSCI的发生机理,将双馈风机转子侧变频器电流内环参数作为降低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的因素;5)同时通过线路串补度、风速、双馈风机转子侧变频器电流内环参数的控制实现系统次同步振荡进行抑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考虑综合负荷模型、抑制效果好、便于实现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146802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350959.7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比例新能源微电网的源-荷协同辅助调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于包含双馈异步风机、柴油机和可控负荷的高比例新能源微电网,确定参与微电网调频各微源的频率控制方式;2)建立高比例新能源微电网中源-荷协同参与微电网调频控制仿真模型,并设定参与调频的策略;3)根据仿真模型分别计算多时间尺度下源-荷参与调频的经济效益,包括柴油机调频效益BG、风机虚拟惯量调频效益Bwind以及可控负荷调频效益Bload,并在使得调频经济效益Smax在最优的情况下分配调频容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充分调动微电网中源荷参与辅助调频的积极性,有效降低高比例新能源微电网的调频压力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707728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847906.X
申请日:2019-09-09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次同步振荡短路比指标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考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内部控制结构,建立双馈风电机组经柔性直流并网系统的等值阻抗模型;2)定义计及多种影响因素的次同步振荡短路比指标SSCR;3)根据不同参数数量级和灵敏度调整次同步振荡短路比指标SSCR,实现抑制次同步振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模型准确、适用于抑制次同步振荡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123191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111449614.4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潮流分块回溯解析的低压配电网线路参数辨识方法。利用配电变压器与用户的实时电压、电流有效值以及有功、无功功率等数据,建立城市及乡村的模型来实现低压配电网络内的线路参数辨识,具体的步骤包括如下:首先分类待规划低压配电网,建立其拓扑结构模型并对网络进行内部分块;然后利用配电变压器与用户的功率、电量、电压数据,根据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建立阻抗约束和回溯潮流上游父节点阻抗约束模型;最后,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得到网络内部划分模块内阻抗估计情况,并通过阻抗变量扩展至全网络回溯解析模型,求解后得到该低压配电网内的阻抗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763885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20212.3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混联电网故障阻断分区直流落点选择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电网的数据,构建直流落点优选指标集;构建电网复杂网络模型,获得初步分区方案;构建评价函数,获得最优分区直流落点方案。本发明通过研究多直流馈入电网故障传递过程,结合方案实施的实用性和经济性,提出在故障传递过程中可以进行交直流交互作用解耦的环节,以实现MIDC电网电压和潮流的更优化分布;构建了提升MIDC电网直流馈入能力的分区互联柔性直流落点优选指标集,为分区方案构建了评价指标;本发明面向交直流混联电网故障传递提出的分区互联柔性直流落点优选方法,可以实现MIDC电网交流故障后多直流间故障传递的阻断,提升MIDC电网电压稳定性,优化潮流分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