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50020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1009391.8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细粒棘球绦虫线粒体ND6基因的一系列新应用。本发明以细粒棘球绦虫线粒体ND6基因为分子诊断标记,通过PCR检测犬是否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具有很高的可靠性、特异性和灵敏性,并能够在感染早期及时检测出犬粪便中的细粒棘球绦虫,可用于犬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流行病学调查。
-
公开(公告)号:CN10872750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568469.3
申请日:2018-06-05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免疫保护组合蛋白及其免疫疫苗。本发明所述免疫保护组合蛋白包括Tm16蛋白和Tm-GST蛋白;或者为Tm16和Tm-GST的融合蛋白。本发明将Tm16蛋白和Tm-GST蛋白联合作为免疫原免疫动物,可对动物产生针对脑多头蚴较优的免疫保护作用,且具备协同效应,能够诱导更高的特异性抗体水平,成为脑多头蚴病的防控新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06226528B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610554287.1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33/5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动物疾病诊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脑多头蚴病的标志物GST以及用于诊断脑多头蚴病的试剂盒。以GST重组蛋白为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阴阳性血清的最大P/N值达到2.4558,灵敏度为1:6400,特异性为92.8%。此外,临床检测结果显示,在人工感染多头带绦虫的山羊血清中,攻虫后第二周山羊血清检测到抗体,说明以GST重组蛋白作抗原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可以用于早期的临床诊断。因此GST重组蛋白可作为脑多头蚴病标志物,用于诊断脑多头蚴病。本发明所述脑多头蚴病的间接ELISA诊断试剂盒可以快速、灵敏、特异的用于诊断脑多头蚴病,为脑多头蚴病感染的早期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的评价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093435B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610554270.6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细粒棘球绦虫谷氧还蛋白‑1在制备检测细粒棘球蚴病的免疫抗原和/或试剂盒中的应用,其作为免疫抗原能够被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病的绵羊阳性血清识别,应用于间接ELISA检测时,具备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临床检测符合率高达97.9%。以细粒棘球绦虫谷氧还蛋白‑1为免疫抗原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可以用于疫区绵羊细粒棘球蚴病的初步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04374923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709071.9
申请日:2014-11-27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大熊猫西氏贝蛔虫的酶联免疫试剂盒,涉及酶联免疫试剂盒测试技术领域。所述试剂盒中含有包被重组抗原构成的酶标板,酶标二抗,小鼠阴性对照血清,感染西氏贝蛔虫鼠阳性对照血清,底物溶液,洗涤液;其中,包被重组抗原为重组蛋白rBs-GST-1;所述酶标二抗为羊抗鼠-HRP二抗,以上液体均分装在试剂盒中。重组蛋白rBs-GST-1是通过克隆、表达大熊猫西氏贝蛔虫的Bs-GST-1蛋白而获得的重组蛋白rBs-GST-1。rBs-GST-1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能够有效地识别抗西氏贝蛔虫免疫血清。利用重组蛋白建立的ELISA方法临床检测出43份阳性测试血清表明,其检测率达79%以上,其特异性为82%,为有效防控大熊猫西氏贝蛔虫及该病的免疫学诊断奠定了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074344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10566303.0
申请日:2012-12-24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C12N15/12 , C12N15/70 , C07K14/43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生物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豆状带绦虫18 kDa抗原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激活豆状带绦虫六钩蚴,并进行总RNA提取;以总RNA为模板,合成cDNA;扩增Tp18编码区,并进行Tp18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对Tp18进行原核表达,并纯化表达蛋白。该制备方法利用RACE PCR技术从激活的豆状带绦虫六钩蚴总RNA中扩增Tp18基因,构建了pET32a/Tp18表达载体,并经IPTG诱导获得重组蛋白,所获得的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可作为豆状带绦虫疫苗候选抗原,具有较强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757618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0910263441.X
申请日:2009-12-17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A61K39/00 , A61P33/14 , C07K14/435 , C12N15/12 , C12N15/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嗜群血蜱的重组亚单位疫苗及其制备方法,由嗜群血蜱抗原性基因重组蛋白与弗氏完全佐剂(FCA)混合构成,其中所述抗原性基因重组蛋白含量50mg/ml即50mL rHc-23与950mL弗氏完全佐剂混合配制而成。其抗原性基因重组蛋白氨基酸序列为表SEQID NO:1所示;抗原性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表SEQID NO:2所示。其方法通过对嗜群血蜱保护性抗原基因的筛选克隆与原核表达、分离提纯以及重组亚单位疫苗应用效果试验表明重组载体菌表达产物则可被兔抗嗜群血蜱阳性血清所识别。在动物免疫试验中,rHc-23-FCA经三次免疫兔后,幼蜱、若蜱和成蜱的饱血率分别为40.3%,45.6%和41.3%,相比对照组的幼蜱、若蜱和成蜱的饱血率90.1%。94.3和97.7%,差异均显著。促进了抗蜱免疫、控制蜱与蜱传播疾病工作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1348787A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810044409.8
申请日:2008-05-19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熊猫西氏蛔虫抗原的制备及其应用,属大熊猫西氏蛔虫的防治及检测领域。包括设计出西氏蛔虫抗原基因引物;采用RT-PCR法将蛔虫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再以cDNA为模板,PCR扩增出目的产物;将纯化的目的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转至DH5α,感受态细菌;经平板筛选培养,选取阳性重组克隆,培养后测序出抗原基因为Bs-Ag1基因、Bs-Ag2基因、Bs-Ag3基因。再进行重组质粒构建、诱导表达和重组蛋白纯化,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进行蛋白的大量表达。其产物经检测、免疫试验以及对试验动物抗体IgG的ELISA检测分析:大熊猫西氏蛔虫抗原Bs-Ag1、Bs-Ag2和Bs-Ag3基因可以作为蛔虫制备基因工程疫苗的侯选基因,其重组蛋白Bs-Ag1、Bs-Ag2和Bs-Ag3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可以用来构建以ELISA方法检测感染大熊猫蛔虫。
-
公开(公告)号:CN114288401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11675856.5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A61K39/012 , A61P33/02 , C12N15/30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疫苗领域,特别涉及抗原蛋白的应用、引物组以及试剂盒。本发明提供了SAG13和/或SAG14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斯氏艾美耳球虫感染疾病的疫苗中的应用。重组SAG13和SAG14安全性高,能不同程度地减少或减轻临床症状、减少增重损失、减少卵囊排出和减轻肝脏病变。
-
公开(公告)号:CN11663717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55840.0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肠艾美耳球虫延伸因子EF1α和EFG重组蛋白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重组rEi‑EF1α和rEi‑EFG蛋白并进行了免疫保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rEi‑EF1α和rEi‑E EFG均对家兔肠艾美尔球虫感染有一定的免疫保护力,能刺激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能不同程度地减少增重损失和卵囊排出,减轻肠道病变,其中rEi‑EF1α免疫保护效果更佳,是肠艾美尔球虫重组亚单位疫苗的候选抗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