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有机聚醚酰亚胺-芴聚酯共混储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67598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35146.X

    申请日:2023-06-20

    Abstract: 一种全有机聚醚酰亚胺‑芴聚酯共混储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聚醚酰亚胺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聚醚酰亚胺聚合物薄膜由于击穿场强和介电常数低进而导致的储能密度低的问题。方法:将聚醚酰亚胺颗粒加入到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在45~50℃的温度条件下机械搅拌至聚醚酰亚胺颗粒完全溶解,得到聚醚酰亚胺混合溶液;将芴聚酯粉末加入到聚醚酰亚胺混合溶液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混合溶液a;将混合溶液a均匀涂覆在预处理过的基板上,固化完成后剥离,得到全有机聚醚酰亚胺‑芴聚酯共混储能复合材料。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全有机聚醚酰亚胺‑芴聚酯共混储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种高导热氮化硼云母带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08778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284511.7

    申请日:2021-11-01

    Abstract: 一种高导热氮化硼云母带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导热绝缘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如何在不改变或提高高压电机主绝缘材料介电性能的前提下提高其导热性能的问题。方法:按照氮化硼的质量与无水乙醇的体积的比为1g:10mL分别称取氮化硼和无水乙醇;将氮化硼加入到无水乙醇中,在15~25℃的温度条件下机械搅拌8~12h,然后超声15~25min,得到氮化硼前驱液;将氮化硼前驱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或涂刷工艺,得到高导热氮化硼云母带。本发明可获得一种高导热氮化硼云母带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高击穿和高介电的FPE基复合材料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8076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43691.1

    申请日:2021-07-26

    Abstract: 一种高击穿和高介电的FPE基复合材料薄膜的制备方法,涉及FPE基复合材料薄膜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FPE为基体的传统复合材料薄膜的介电常数低,掺杂填料后复合薄膜的介电损耗和电导率存在明显增加以及击穿场强降低的问题。方法:将六方氮化硼纳米片加入到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超声分散,得到混合溶液a;向混合溶液a中加入SiO2颗粒,超声分散,得到混合溶液b;将芴聚酯颗粒加入到混合溶液b中,搅拌1~2h,得到搅拌后的混合溶液b;将搅拌后的混合溶液b均匀涂覆在预处理过的基板的一个面上,再将基板加热并保温,最后冷却至室温,将基板上的薄膜剥离,得到高击穿和高介电的FPE基复合材料薄膜。

    一种羟基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87530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09704.0

    申请日:2025-01-23

    Abstract: 一种羟基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增韧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环氧树脂材料存在高脆性、低韧性,以及在增韧过程中难以兼具高韧性与高强度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将羟基超支化聚合物作为增韧剂加入环氧树脂,使得改性后的环氧树脂在力学性能上有了显著提升。羟基超支化聚合物的引入,不仅有效改善了环氧树脂的韧性,还保持了其高强度和结构稳定性。改性后的环氧树脂材料在断裂伸长率、弯曲强度等力学指标上均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克服了传统环氧树脂材料固有的脆性问题。本发明可获得一种羟基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种羟基化氮化硼填料-聚酰亚胺绝缘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683258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311555523.8

    申请日:2023-11-21

    Abstract: 一种羟基化氮化硼填料‑聚酰亚胺绝缘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绝缘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以聚酰亚胺为基体的复合材料掺杂纳米填料后复合薄膜的介电损耗存在明显增加以及击穿场强降低的问题。本发明一种羟基化氮化硼填料/聚酰亚胺绝缘复合介质的制备方法,首先利用球磨的方法制备羟基化氮化硼填料,将BN纳米片、NaOH与蒸馏水混合后进行球磨,然后过滤、洗涤和烘干,得到羟基化氮化硼填料;再利用溶液共混法制备复合薄膜,以聚酰亚胺为基体,将羟基化氮化硼作为填料加入其中,利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而成。本发明可获得一种羟基化氮化硼填料‑聚酰亚胺绝缘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种聚碳酸酯与聚氨酯共混型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4337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179212.6

    申请日:2023-09-13

    Abstract: 一种聚碳酸酯与聚氨酯共混型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复合薄膜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复合材料薄膜不能兼具高介电常数和高击穿强度的问题。方法:将聚碳酸酯颗粒和聚氨酯颗粒加入到四氢呋喃溶液中,在20~25℃的温度条件下机械搅拌10~12h,得到混合溶液,聚氨酯颗粒占聚碳酸酯颗粒和聚氨酯颗粒总质量的10%、20%或30%;将混合溶液均匀涂覆在预处理过的基板的一个面上,然后置于鼓风烘箱内烘干10~12h;烘干结束后置于真空烘箱内继续烘干10~12h,再将烘干后的基板冷却至室温,剥离,得到聚碳酸酯与聚氨酯共混型薄膜。本发明可获得一种聚碳酸酯与聚氨酯共混型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种聚醚酰亚胺-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共混型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62467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65807.5

    申请日:2023-11-22

    Abstract: 一种聚醚酰亚胺‑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共混型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复合薄膜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复合材料薄膜不能兼具高介电常数和高击穿强度的问题。本发明一种高介电和高绝缘的PEI颗粒及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共混型薄膜的制备方法,PEI颗粒及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粉末不同质量比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制成混合溶液,涂膜后进行烘干的方法制备而成。本发明制备设备工艺简单、容易实施、成本低廉且环保无污染,为开发先进的聚合物电容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策略。本发明可获得一种聚醚酰亚胺‑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共混型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467171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242272.8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聚醚酰亚胺复合薄膜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复合材料薄膜不能兼具高介电常数和高击穿强度的问题。方法:将4,4’‑二胺基二苯醚加入到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中,超声分散后,得到混合溶液b;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混合溶液a加入到混合溶液b中,充分混合后,得到混合溶液c;将4,4'‑(4,4'‑异丙基二苯氧基)二酞酸酐加入到混合溶液c中,搅拌得到混合溶液d;将混合溶液d抽真空,均匀涂覆在基板上,经固化后梯度升温,将薄膜剥离。本发明可获得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种抗紫外辐照的表面被覆二氧化钛无机层的聚酰亚胺绝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93112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10585.8

    申请日:2025-02-25

    Abstract: 一种抗紫外辐照的表面被覆二氧化钛无机层的聚酰亚胺绝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聚酰亚胺绝缘复合介质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纯聚酰亚胺材料易被劣化而导致空间探测器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向聚酰亚胺基体内掺杂无机颗粒作为防护材料时存在填料分散不均匀或团聚及界面相容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高速静电纺丝技术使氧化钛纳米片定向排列在基体表面上形成致密的防护层,可以最大化紫外光的吸收和反射效率,还能有效减少紫外光穿透到聚酰亚胺基体,而且定向排列的TiO2纳米片与聚酰亚胺基体之间可以形成更紧密的界面结合,减少界面缺陷。本发明可获得一种抗紫外辐照的表面被覆二氧化钛无机层的聚酰亚胺绝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