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2467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65807.5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C08J5/18 , C08L79/08 , C08K5/3492 , H01G11/84
Abstract: 一种聚醚酰亚胺‑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共混型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复合薄膜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复合材料薄膜不能兼具高介电常数和高击穿强度的问题。本发明一种高介电和高绝缘的PEI颗粒及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共混型薄膜的制备方法,PEI颗粒及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粉末不同质量比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制成混合溶液,涂膜后进行烘干的方法制备而成。本发明制备设备工艺简单、容易实施、成本低廉且环保无污染,为开发先进的聚合物电容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策略。本发明可获得一种聚醚酰亚胺‑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共混型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90399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18865.5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环氧树脂全有机共混耐热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环氧树脂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环氧树脂材料不能兼具良好的热性能和电性能的问题。方法:将环氧树脂和甲基六氢苯酐加入到聚丙烯酸乙酯‑氯乙醚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先在70~80℃下搅拌4~6h,然后在70~80℃下抽真空1~2h;抽真空结束后均匀浇注在模具上,将模具置于平板硫化机内梯度加热,加热完成后再冷却至室温,最后脱模,得到环氧树脂全有机共混耐热型复合材料。本发明可获得一种环氧树脂全有机共混耐热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90399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10918865.5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环氧树脂全有机共混耐热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环氧树脂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环氧树脂材料不能兼具良好的热性能和电性能的问题。方法:将环氧树脂和甲基六氢苯酐加入到聚丙烯酸乙酯‑氯乙醚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先在70~80℃下搅拌4~6h,然后在70~80℃下抽真空1~2h;抽真空结束后均匀浇注在模具上,将模具置于平板硫化机内梯度加热,加热完成后再冷却至室温,最后脱模,得到环氧树脂全有机共混耐热型复合材料。本发明可获得一种环氧树脂全有机共混耐热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624670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1565807.5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C08J5/18 , C08L79/08 , C08K5/3492 , H01G11/84
Abstract: 一种聚醚酰亚胺‑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共混型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复合薄膜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复合材料薄膜不能兼具高介电常数和高击穿强度的问题。本发明一种高介电和高绝缘的PEI颗粒及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共混型薄膜的制备方法,PEI颗粒及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粉末不同质量比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制成混合溶液,涂膜后进行烘干的方法制备而成。本发明制备设备工艺简单、容易实施、成本低廉且环保无污染,为开发先进的聚合物电容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策略。本发明可获得一种聚醚酰亚胺‑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共混型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