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60018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126834.8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复位锁定的双向缓冲吸能缓冲器,包括:壳体组件、受拉组件、受压组件、蜂窝A、蜂窝B、受拉锁定机构及受压锁定机构;受拉组件、蜂窝A及受拉锁定机构均安装在壳体组件的一端,当缓冲器受到拉伸方向的冲击时,受拉组件伸出于壳体组件,并压缩蜂窝A,当缓冲器完成拉伸冲击缓冲后,受拉组件复位,并通过受拉锁定机构进行复位锁定;受压组件、蜂窝B及受压锁定机构均安装在壳体组件的另一端,当缓冲器受到压缩方向的冲击时,受压组件缩回到壳体组件内,并压缩蜂窝B,当缓冲器完成压缩冲击缓冲后,受压组件部分复位,并通过受压锁定机构进行复位锁定。本发明能够解决被动式缓冲器的变形恢复难题,缓冲性能强,复位锁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4455057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602669.8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航天器高精度机构在轨应用的柔性万向节,包括叉形接头、十字轴、张紧绳、张紧螺柱和锁紧螺母。张紧绳、张紧螺柱和锁紧螺母共同作用,将叉形接头和十字轴连接在一起。通过叉形接头与十字轴的接触面以及张紧绳对万向节的运动进行约束,并承受相应的作用力。叉形接头与十字轴的接触部分构成万向节,二者之间可以实现两自由度、无间隙的高精度运动。本发明通过叉形接头和十字轴的接触面承受关节所受的压力,并由张紧绳承受关节所受的拉力,在实现机构运动的同时,消除了万向关节的间隙,特别适合高精度、微小位移机构的在轨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455057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02669.8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航天器高精度机构在轨应用的柔性万向节,包括叉形接头、十字轴、张紧绳、张紧螺柱和锁紧螺母。张紧绳、张紧螺柱和锁紧螺母共同作用,将叉形接头和十字轴连接在一起。通过叉形接头与十字轴的接触面以及张紧绳对万向节的运动进行约束,并承受相应的作用力。叉形接头与十字轴的接触部分构成万向节,二者之间可以实现两自由度、无间隙的高精度运动。本发明通过叉形接头和十字轴的接触面承受关节所受的压力,并由张紧绳承受关节所受的拉力,在实现机构运动的同时,消除了万向关节的间隙,特别适合高精度、微小位移机构的在轨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61071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1212171.1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2 , B64G1/16 , B62D57/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承载的着陆缓冲行走一体化机构及其并联系统,该一体化机构,包括:三个以上驱动支柱、一个主缓冲器、两个以上辅缓冲器及一个足垫;一个驱动支柱的一端与着陆器连接,另一端与主缓冲器的一端同轴对接,主缓冲器的另一端与足垫的中部铰接;其余驱动支柱的一端分别与着陆器连接,另一端与两个以上辅缓冲器的一端一一对应同轴对接,两个以上辅缓冲器的另一端均与主缓冲器的侧壁连接;所述驱动支柱在电机的驱动下可进行伸缩运动;主缓冲器和辅缓冲器均用于对着陆器的着陆冲击过程进行缓冲。本发明在着陆器着陆冲击前,为着陆缓冲模式,能够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着陆器安全着陆后,转换为主动行走模式,从而为着陆器提供行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38892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44132.0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0G3/20 , B62D57/032 , B64G1/62
Abstract: 一种空间并联机构式着陆缓冲与移动一体化可变构型悬架,所述悬架组件包括支架、动平台、4自由度空间并联机构以及车轮组件;所述支架由水平安装板和垂直安装板构成,水平安装板用于实现与车体底部的安装;所述4自由度空间并联机构包含四条支链,其中三条支链为万向铰‑直线副‑球铰的UPS支链,另外一条支链为直线副‑直线副‑万向铰的PPU支链;三条UPS支链的万向铰安装在所述垂直安装板内侧,球铰安装在动平台上;垂直安装板及动平台上的万向铰、球铰均为三角形布局;PPU支链的万向铰安装在所述动平台上,且位于球铰构成的三角形布局内,PPU支链的直线副安装在所述的水平安装板上;车轮组件安装在所述动平台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48640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612736.7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滑动泄漏的粘滞流体阻尼器,包括:两个容积可调密封腔、两个壳体组件、弹簧和导杆;两个容积可调密封腔对接,其对接面处开设一个以上连通二者的阻尼孔;两个壳体组件均为一端开口且另一端开孔的筒体结构,其开口端相对设置,分别套装在两个容积可调密封腔的外周,其开口端的对接处为可拆卸连接;两个容积可调密封腔分别与对应的壳体组件的内壁面滑动配合;其中一个容积可调密封腔的一端和导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导杆的另一端从壳体组件A的开孔端伸出;另一个容积可调密封腔的一端和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的一端固连,弹簧的另一端抵触在壳体组件B开孔端的内底面上;本发明滑动配合处不需要增加密封设计且能大范围的调节阻尼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284697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710509650.2
申请日:2017-06-2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着陆缓冲机构用着陆信号装置,包括触发传动部件、上端触发部件、下端触发部件和触发信号传输部件,本发明地形适应能力强,触发可靠,上端触发部件通过在着陆冲击载荷的传递路径中,设置预留初始间隙,并根据杠杆原理将此间隙适当放大,作为微动开关的触发行程,下端触发部件利用与着陆面冲击时可能产生的局部变形,作为微动开关的触发行程,两套触发机构同时作用,基本可实现着陆速度与着陆面法线夹角约±90°范围内的可靠触发,有效提高了着陆信号装置的地形适应能力及触发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061216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235973.3
申请日:2014-05-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F16B7/08
Abstract: 一种高承载可拆卸多向接头,包括主接头和安装座。主接头包括安装筒和第一安装面。安装筒为中空圆柱体筒形结构,其外壁上凸出安装有第一安装面,且第一安装面与安装筒一体成形。安装座包括第二安装面、安装台和接头法兰面。第二安装面上打有光孔,光孔的位置和数量与第一安装面上的螺纹通孔匹配。螺钉通过光孔和螺纹通孔将主接头与安装座连接。接头法兰面上均布有用于与外部接头连接的螺纹孔。与其它接头相比,同等重量下该接头承载能力更好,连接可靠,装配简便,可重复拆卸且安装座在主接头的周向位置以及安装座接头法兰面的法线方向可调,能够满足各方向的多种连接需求。
-
-
公开(公告)号:CN115560018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1126834.8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复位锁定的双向缓冲吸能缓冲器,包括:壳体组件、受拉组件、受压组件、蜂窝A、蜂窝B、受拉锁定机构及受压锁定机构;受拉组件、蜂窝A及受拉锁定机构均安装在壳体组件的一端,当缓冲器受到拉伸方向的冲击时,受拉组件伸出于壳体组件,并压缩蜂窝A,当缓冲器完成拉伸冲击缓冲后,受拉组件复位,并通过受拉锁定机构进行复位锁定;受压组件、蜂窝B及受压锁定机构均安装在壳体组件的另一端,当缓冲器受到压缩方向的冲击时,受压组件缩回到壳体组件内,并压缩蜂窝B,当缓冲器完成压缩冲击缓冲后,受压组件部分复位,并通过受压锁定机构进行复位锁定。本发明能够解决被动式缓冲器的变形恢复难题,缓冲性能强,复位锁定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