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39749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79627.3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膨胀土裂隙图像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采集膨胀土样本,对膨胀土样本进行CT扫描,得到CT图像;步骤二、对步骤一得到的CT图像进行加工处理,得到二值化的图像;步骤三、将二值化图像贴上标签并分组,建立样本集1和样本集2;步骤四、建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样本集1对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步骤五、利用样本集2对步骤四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准确率评估;若两者相差不超过2%则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成功,否则添加随机失活层重新训练;步骤六、应用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膨胀土裂隙图片进行识别。本发明能够克服传统图像识别算法抗噪性差、精度低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26219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210050665.8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28/02 , C04B14/10 , C04B16/06 , C04B111/70 , C04B111/34
Abstract: 一种抗分散纤维膨润土动水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土木工程注浆堵漏加固技术领域。按重量配比由膨润土、水、水泥、助剂以及聚丙烯纤维组成。制备方法如下:作成膨润土浆液并搅拌均匀,将聚丙烯纤维撒到膨润土浆液里搅拌,配置助剂并加入,加入水泥。本发明针对动水注浆的特点,在传统加固浆液的基础上添加适量聚丙烯纤维,形成了水下稳定性优越、抗稀释、水下强度高、且在动水环境下有良好耐久性的一种膨润土纤维固化浆液,可广泛应用于水库大坝、岩溶等动水区域的防渗堵漏注浆施工中,为各类动水环境中的工程建设及发展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086563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425466.2
申请日:2021-11-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提升浅埋隧道正上方土体承载力的施工方法,属于隧道施工建造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倾斜自承式钢板桩基坑支护结构进行施工,并对其中的土体进行开挖清理,至露出既有浅埋隧道的整体结构;在既有浅埋隧道下方的土体内进行混合加固地梁结构的施工,在既有浅埋隧道的外部建设加强结构,将土体回填入倾斜自承式钢板桩基坑支护结构之间,拔除倾斜自承式钢板桩基坑支护结构,恢复场地。本发明节省材料和劳力,经济施工,缩短了工期;减少了放坡宽度,节约了施工场地,能在狭窄的施工场地进行施工;提升了钢板桩的防水性和支护刚度,不易变形;提升了既有浅埋隧道上方和下方的承载力,满足了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48277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256120.7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球物理场电磁特征反演岩溶地质体空间结构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高密度电法对目标区域进行整体探测,以发现岩溶整体位置;通过地震波法对采空区岩溶地质体进行探测,圈定小范围岩溶发育区域;采用高密度电法反演方程,输入反演方程参数,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实现最终定位,反演采空区岩溶地质体的精确位置、规模与精确结构特征。本发明通过对采空区岩溶地质体地球物理性质为基础,运用地质体岩土信息的地球物理勘探信息,对采空区岩溶地质体地球物理场特征进行反演研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不能有效探查地形和地质结构复杂背景和采空区及岩溶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16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63273.X
申请日:2023-01-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F30/20 , G06F18/2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层次时空模型的边坡危险性风险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利用贝叶斯层次时空模型,基于遥感数据,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建立区域地质FEM模型,并实时分析其时空分布和动态变化特征,对区域的环境变化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评估区域的地质灾害风险。该方法主要针对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时间及空间变化趋势,在传统的评价模型中增加多层次贝叶斯时空模型部分,构造由地质灾害相关性较高的因子组成的时空算法模型,嵌入到多层次贝叶斯层次时空模型中,融合现有地质灾害系统,得到多层次、高精度、具有时空效应的灾害风险评估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622521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552328.5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 , G10L15/22 , G10L21/0208 , G10L25/24 , G06V40/20 , G06T7/13 , G06T7/194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与无人机群手势、手形、语音协同多模态交互感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构建人与无人机群交互的语音识别模型;步骤2:构建人与无人机群交互的手势识别模型;步骤3:构建基于语音和手势双模型自主识别集群编队协同控制的交互框架,输入手形、姿态、语音3个交互通道信息,用于获取手势和语音命令动作,采用基于双通道切换的通道融合实现机制,实现交互框架中的多模态交互。本发明通过构建基于语音和手势双模型自主识别集群编队协同控制和基于双通道切换的通道融合的交互框架来实现人与无人机群机多模态交互,可以准确并高效的通过语言和手势实现人与无人机群智能协同多模态感知。
-
公开(公告)号:CN116182726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047614.4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B11/16 , G01K11/3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弱光纤光栅阵列传感系统实时量测边坡变形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数据采集传输系统、超弱光纤光栅解调系统、超弱光纤光栅光缆和线盘,所述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用于不同空间位置的波长信号、光栅应变和温度数据的处理,获取边坡应变温度的变化,并与外网连接;所述超弱光纤光栅解调系统用于脉冲信号的发射、接受、解调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采集传输系统与超弱光纤光栅解调系统连接,超弱光纤光栅解调系统与超弱光纤光栅光缆的一端连接,超弱光纤光栅光缆的另一端盘绕于线盘上,线盘布设于监测边坡表面。该装置可配合边坡深层变形与病害实时监测,应用性价比高,并且易于施工、保护、长期耐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77535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494792.3
申请日:2022-11-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20/17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8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探地雷达无效数据辨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航空探地雷达进行图像数据采集,获得地质雷达剖面数据,形成样本数据集;S2:对航空探地雷达数据剖面图像进行标注,随机划分训练集、验证集以及测试集;S3: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训练集进行训练,训练中采用验证集查看模型,初步得到权重模型;S4:利用测试集样本权重模型进行模型测试,得到训练好的航空探地雷达无效数据辨识卷积神经网络模型;S5:对航空探地雷达数据剖面图像测试集进行无效数据目标检测,得到标定无效数据的探地雷达数据剖面图。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辨识效率与准确度,为有效的探地雷达数据解译做好基础工作准备。
-
公开(公告)号:CN114411834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0050676.6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桩间加固用钢连梁–双箍筒复合构件及施工方法,属于码头工程技术领域。连梁两端的一侧分别与对应的箍筒铰接,连梁两端的另一侧分别与对应的箍筒可拆卸固定连接;连梁下端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的箍筒的下端可拆卸固定连接;连梁的两端与对应的箍筒之间在桩基础的外侧浇筑有水泥砂浆。施工方法如下:对桩基础进行处理;将连梁以及箍筒预制生产后进行连接;将箍筒分别套装在对应的桩基础的外侧,并与连梁的对应端连接固定;将活动底板与对应的箍筒连接固定;向箍筒内浇筑水泥砂浆。本发明能够提高码头结构的刚度、承载力及抗震性能,可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了结构的耐腐蚀性以及整体性能;可缩短约50%的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511203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30788.6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双目立体视觉技术测量降雨诱发滑坡三维变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构建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并标定;步骤二、图像采集与图像处理;步骤三、标志点的识别和定位。本发明属于间接测量和非接触测量,可以确定测点的三维空间数据,并通过长时间连续监测得到测点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三维空间位移,能够很好的用于降雨诱发滑坡体变形过程的定量化研究。该测量方法成本低廉,简单方便,精度高,时间快,可以连续测量,适用于条件恶劣的作业环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