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碳分解装置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751382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0317057.9

    申请日:2022-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分解装置,属于二氧化碳转化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主管,其侧壁上分别设置有适于二氧化碳进出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支管,设置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的主管上;导电金属棒,设置于所述主管内部;接地电极,设置于所述主管外部;磁场发生装置,设置于所述主管的外侧,用于产生磁场,以将所述主管内所述二氧化碳分解产生的氧气从所述支管分离出去。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分解装置,利用磁场发生装置产生的磁场对氧气的作用力,使得氧气路径发生偏转并从支管中分离,从而实现在二氧化碳分解过程中不断的提取分离氧气,避免氧气与一氧化碳再次复合,进而提高二氧化碳转化效率。

    一种基于微波谐振腔的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诊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83551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09163.X

    申请日:2024-0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波谐振腔的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诊断装置,涉及等离子体射流诊断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辐射天线、接收天线、空心金属圆筒、用于记录共振曲线的探测器、震荡器和调制器,空心金属圆筒的侧壁上设置有水平输入口,水平输入口用于等离子体推入空心金属圆筒内;空心金属圆筒轴向上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辐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分别安装于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相互朝向的一端,且接收天线的输出端与探测器的输入端电连接,辐射天线的输入端与振荡器电连接,振荡器与调制器电连接。不仅可诊断稳定放电和非稳定放电等离子体中的电子密度,还可诊断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轴向的电子密度分布。

    一种基于分子模拟玉米秸秆纤维吸附沥青效果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88819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58227.X

    申请日:2021-11-16

    Abstract: 一种基于分子模拟玉米秸秆纤维吸附沥青效果的评价方法,属于固体废物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选择具有代表性且能表征沥青中沥青质、胶质、饱和分、芳香分四种组分的分子结构;根据沥青各组分间的比例,计算各种沥青中各种组分的分子配比;根据沥青分子配比计算结果,对沥青分子模型进行优化;玉米秸秆分子模型构建;界面模型构建与模拟计算;通过分子扩散系数对沥青分子模型的扩散行为进行描述,进而评价玉米秸秆纤维在不同条件下对于沥青中不同组分的吸附能力;扩散系数越大,分子扩散速率越快,即玉米秸秆纤维在当前条件下对沥青中的该组分吸附能力越强。本发明用于秸秆纤维吸附沥青效果的评价。

    一种二氧化碳分解装置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0962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98163.6

    申请日:2025-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分解装置,涉及二氧化碳转化技术领域,二氧化碳分解装置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金属棒和金属环;第二管体的一部分插入第一管体的内部,且第一管体的内壁与第二管体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金属环套设于第二管体位于第一管体内部的外壁上,金属环用于作为放电正极;金属棒穿设于第二管体,金属棒与第二管体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金属棒用于作为接地电极;第三管体套接于第一管体并与第一管体的外壁之间形成密封腔,密封腔内用于设置循环流动的溶液。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分解装置,相较于相关技术,采用介质阻挡放电,并设计双层气流结构,二氧化碳在双层气流结构内发生二次反应,提高了二氧化碳的转化效率。

    基于多智能体的潜艇任务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4269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851983.X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基于多智能体的潜艇任务仿真方法,属于军事仿真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传统的潜艇任务分析方法在模拟复杂战场环境和动态场景方面存在局限性的问题。本发明方法为:将潜艇的各个组成单元建模为智能体;构建智能体之间的交互关系,模拟潜艇内部组成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传递;以实现潜艇的对海对陆任务和对水下任务仿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