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50414B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510897556.X
申请日:2015-12-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主余震序列的能量谱预测方法,本发明涉及基于主余震序列的能量谱预测方法。本实发明是为了解决目前提出的能量谱模型均是基于主震单独作用,而忽略了余震对结构的影响的问题。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步骤一:选取非弹性SDOF结构,并确定非弹性SDOF结构的动力特性;步骤二:根据步骤一中确定的非弹性SDOF结构的动力特性,求解基底受水平地震动的非弹性SDOF结构的运动方程得到EI;步骤三:根据步骤二得到EI,求得VE;步骤四:根据步骤三得到的VE,拟合得到基于主余震的能量谱模型。本发明根据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所在场地的主余震危险性水平,即可通过能量谱模型计算得到输入能大小。本发明应用于地震工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836650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92630.7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E04C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C5/02
Abstract: 一种抗剪钢筋,本发明涉及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中的抗剪钢筋,它要解决现有钢筋在往复荷载作用下抗剪承载能力较低的问题。本发明的抗剪钢筋在钢筋的两端均为喇叭锥形钢筋段,钢筋中部的钢筋直径为d,喇叭锥形钢筋段的长度为5d,喇叭锥形钢筋段的钢筋直径向着钢筋端面方向逐渐增大,喇叭锥形钢筋段的端面直径为2~2.5d,在喇叭锥形钢筋段的端面上还设有焊接层。本发明通过优化抗剪钢筋的外形结构,使此抗剪钢筋能够有效提高抗剪钢筋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抗剪承载力与极限抗剪滑移量,实现抗剪钢筋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延性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5528520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10907151.X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Abstract: 一种基于主余震序列的损伤指数评估方法,涉及一种基于主余震序列的损伤指数评估方法。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地震损伤指数评估方法中只考虑主震单独作用,而忽略余震对结构的影响的问题。本发明按以下步骤进行:一、根据实际地震动类型选择一个结构滞回模型;二、选择单自由度结构的周期、质量、阻尼,并计算结构动力特性;三、根据选定的地震动和结构特性进行弹性分析,得到弹性强度需求Fe;四、选择强度折减系数值R,并计算出非弹性结构的屈服强度Fy;五、根据结构动力方法计算出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并根据损伤计算公式得到损伤指数DI;六、根据结构损伤指数DI的统计结果,提出主余震序列的损伤谱预测模型。本发明可应用于地震工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372706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902072.X
申请日:2015-12-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V1/30
Abstract: 一种地震动调幅指标及调幅系数评定方法,本发明涉及地震动调幅指标及调幅系数评定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地震工程领域中定量评定地震动调幅所引入误差大,还没有提出一种能够定量地评定地震动的调幅指标和调幅系数方法的问题。过程为:一、确定非弹性SDOF结构动力特性;二、选取8个地震动参数作为调幅指标;三、利用一和二,采用未调幅地震动记录计算结构反应与调幅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四、利用一和二,采用调幅地震动记录计算结构反应与调幅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五、计算四得到的相关系数与三得到的相关系数之间的比值,该比值越趋近于1.0,表明地震动调幅引入的误差越小。本发明应用于地震工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26095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0420275.4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蒙特卡洛仿真的拥挤处人员通行速率折减公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涉及建筑内人群疏散仿真领域,解决如何定量计算人群拥挤对于拥挤发生位置的人员通行速率的折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方案,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拥挤处通行速率Cv的折减系数RCv的计算式,确定计算折减系数RCv所需的关键变量是所有人群通过拥挤处所需的总时间tsum;对人群通过拥挤处所需的总时间tsum的影响因素进行参数分析,确定各影响因素参数相应的影响规律与取值范围;针对两类不同的人群聚集形态,分别建立对应的tsum数据集;将tsum数据集转化成对应的折减系数RCv的数据集,即拟合数据集,分别拟合确定两类人群聚集形态的人员通行速率折减公式。还适用于宏观疏散仿真方法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34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84183.4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Q10/0639 , G06N5/04 , G06Q50/26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铁路车站震后功能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铁路车站中构成运输集散功能的所有构件及构件所组成的功能系统之间的关系;基于置信规则库建立铁路车站功能推理树;基于铁路车站功能推理树,建立置信规则库量化各构件与铁路车站功能的关系;对需要功能评估的铁路车站计算目标地震场景下的铁路车站地震响应进而根据构件易损性判断构件损坏情况,或实地调查震后构件损坏情况;根据目标铁路车站的实际人流量对构件及功能系统进行加权,将加权后的构件损坏情况带入置信规则库,对震后铁路车站进行功能评估。该方法能够在地震后即时评估铁路车站的功能、进而快速确定震后车站可用情况和集散乘客的能力,避免潜在的运营风险和功能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031848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1910700525.9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放大位移型拉压可恢复阻尼器,属于建筑抗震耗能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拉压可恢复阻尼器在拉伸过程中形状记忆合金丝伸长量较小,导致阻尼器滞回耗能性差的问题,以及阻尼器耗能小,导致主体结构损伤较大的问题。第一推拉杆与第二推拉杆沿其长度方向往复滑动连接,第二推拉杆的两端部均加工有两个卡槽,四个复位条形块两两对称设置在第一推拉杆的两侧臂之间,且每个复位条形块均与所述两侧臂转动连接,挡块的两端部分别与第一推拉杆的两侧臂固接,挡块位于其相临的复位条形块的转动中心与卡槽之间,沿第一推拉杆长度方向上每两个对称设置的复位条形块的上部之间均通过形状记忆合金丝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2854440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110026575.0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自复位转动节点连接结构及拼装方法,该连接结构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柱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相互垂直并通过L形约束钢板键与L形转动钢板键的配合进行连接,L形转动钢板键与L形约束钢板键通过约束摩擦垫板进行固定,无粘结预应力筋横向穿过预制钢筋混凝土柱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形成的整体,且在端部通过若干预应力筋锚具进行固定。解决了如何有效提高节点的耗能能力,最大限度的降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和破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现预制混凝土梁和预制混凝土柱间的连接,在强震作用下,当预制混凝土梁达到可控的最大转动位置时,发挥自复位作用,使预制梁柱在震后恢复到原来的初始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4000653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93812.6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E04C3/34 , E04B2/00 , E04B2/04 , E04B2/06 , E04B1/76 , E04B1/80 , E04B1/41 , E04B1/98 , E04H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延性绿色节能防脱落双层保温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结构中砌体结构的墙体外部由高延性U形保温复合板包裹,高延性U形保温复合板外面设置有饰面涂层,建筑结构纵向由钢筋混凝土框架柱进行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外周套有高延性立方体复合套筒,在高延性立方体复合套筒指定位置设置若干孔洞,横向穿入拉结筋。解决了建筑外墙结构抗拉性能差、延性差、抗剪切性能差以及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弱,保温材料施工过程复杂,保温层易脱落,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成型过程复杂,以及考虑到组成混凝土原材料的水泥生产过程会释放大量的CO2等问题,本发明在施工质量、施工成本、施工进度和房屋建筑的美观性方面较现有技术均具有显著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0677181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910814853.1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H04B7/0426 , H04B7/08 , H04B17/382 , H04B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能量收集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及系统,该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包括:选择步骤:选择与主用户合作的次级用户;合作转发步骤:次级用户是频谱未授权用户,且次级用户A具有认知无线电的特点,能够感知主发送端T的空闲频谱并接入,主发送端T与次级用户A进行合作将信号传输至主接收端R;无线充电传输步骤:主发送端T和主接收端R直接通信,次级用户A进行能量收集以用作自身充电。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短距离的信号传输中,系统根据当前条件(信道条件或者剩余电量)自适应选择次级用户的辅助方式,辅助方式包括合作转发或者无线充电,来充分保证长时间内主用户信号传输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