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80295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597728.7
申请日:2014-10-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大吨位复合材料板材平拉试验机,它涉及一种板材平拉试验机。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实验设备的局限性,使得复合材料的平拉-渗漏试验不能在一般普通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测试及评价,限制了复合材料性能的发展的问题。本发明的加载支架通过旋转轴可转动安装在基座支架上,实验板安装在两组加载夹持件之间后安装在加载支架上,密封压紧边框安装在实验板上,两组加载夹持件之间分别设有两个千斤顶,且两个千斤顶位于密封压紧边框的两侧,两个千斤顶的两端均顶设在两组加载夹持件之间的端面上,每个千斤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顶板,恒温恒压件安装在加载支架上,恒温恒压件与压力控制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连接。本发明用于复合材料板材平拉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3496916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28309.6
申请日:2013-09-18
Applicant: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广森元硅藻土科技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硅藻土含量的硅藻泥壁材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硅藻泥壁材及其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硅藻泥壁材存在使用效果差的问题。产品:由硅藻土、可分散胶粉(21#)、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硅酸盐水泥、灰钙粉、凹凸棒粉、白色水洗石英砂、绢云母粉、沸石粉、亚麻纤维、纳米ZnO粉末、纳米银颗粒、有机硅憎水粉末和无机颜料制成。方法:一、称取原料;二、原料混匀,得到硅藻泥粉体,并采用防潮袋包装,即完成。本发明中高硅藻土含量的硅藻泥壁材,硅藻土含量高(体积含量≥60%),其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国家对硅藻泥壁材的要求,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室内装修材料。本发明中制备高硅藻土含量的硅藻泥壁材的方法操作简单方便,能实现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893541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195625.X
申请日:2010-06-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泰州市航宇电器有限公司
Abstract: 建立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孔隙问题的表征与评价模型的方法,涉及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孔隙问题的表征与评价的技术。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很难建立准确的预报模型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为:首先采用光学显微镜和图像分析方法获得同铺层的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孔隙的形貌特征参数,将其作为输入参数;并对含不同孔隙率的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获得力学性能参数,将其作为输出参数;然后将获得的所有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组成多个训练数据对;最后,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并采用获得的多个训练数据对所述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优化和测试,最终获得复合材料孔隙问题的表征与评价模型。本发明适合对现有各种复合材料建立表征与评价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1629669A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910163693.5
申请日:2009-08-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绝热防护结构及其应用。本发明耐高温绝热防护结构由外至内依次由耐热层、隔热层、吸热层三层组成。其中,耐热层由两层材料所组成,外层由硅酸钙纤维毡组成,内层由微孔硅酸钙组成;隔热层由两层材料所组成,外层由硅酸钙纤维毡组成,内层由气凝胶与纳米陶瓷纤维混合在一起的混合材料而组成;吸热层由氢氧化钡所组成。本发明耐高温绝热防护结构在外界温度1100℃,恒温1h条件下,内部温度不超过85℃;在外界温度260℃,恒温10h条件下,内部温度不超过85℃。本发明耐高温绝热防护结构可用于耐高温绝热防护体系,并可用于数据保护容器的耐高温烧灼的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283736C
公开(公告)日:2006-11-08
申请号:CN200510009808.7
申请日:2005-03-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9D167/06 , C09D5/34
Abstract: 轻质原子灰,它涉及一种聚合腻子。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一次填补深陷10mm的塌陷的轻质原子灰,它由主体灰、固化剂两种组分组成,主体灰和固化剂的重量比为100∶2,主体灰由下述成分按照重量比组成:不饱和聚酯树脂:100、促进剂:2~4、颜料:3~5、填料:55~80、轻质碳酸钙:30~50,固化剂由下述成分按照重量比组成:引发剂:100、颜料:2~4、填料:4~6。本发明与现有原子灰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与金属的附着力好、收缩率小、干燥速度快、耐热温度≮100℃、具有一定的防锈作用、气干性好,一次可填补10mm塌陷的孔洞或裂纹,同时可以填补5mm以上直径的孔洞或裂纹。
-
公开(公告)号:CN1664038A
公开(公告)日:2005-09-07
申请号:CN200510009809.1
申请日:2005-03-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9D167/06 , C09D5/34
Abstract: 合金原子灰,它涉及一种聚合腻子,本发明由主体灰、固化剂两种组分组成,主体灰和固化剂的重量比为100∶2,其中主体灰由下述成分按照重量比组成:不饱和聚酯树脂:100、促进剂:2~4、环氧树脂:4~6、端羧基丁腈橡胶:0.5~2、颜料:5~8、填料:80~120;固化剂由下述成分按照重量比组成:引发剂:100、颜料:2~4、填料:4~6。本发明所制备的合金原子灰与塑料基质材料有非常好的结合力,使其可用于镀锌板、钢板的同时也可用于塑料基质材料,它具有如下优点:与金属和塑料都具有很好的附着力、一次可填补5mm以上的孔洞或裂纹、收缩率小、干燥速度快、耐热温度≮120℃、具有一定的防锈作用、气干性好、腻子膜细腻、光滑、平整。
-
公开(公告)号:CN11943203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38046.9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强韧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属于聚醚醚酮复合材料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聚醚醚酮复合材料无法兼顾高强度和高韧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将氧化石墨烯、硅橡胶和聚醚醚酮树脂粉末混合得到混合粉末;接着将混合粉末在室温下压制,随后进行烧结,得到高强韧聚醚醚酮复合材料。本发明以硅橡胶和氧化石墨烯协同改性聚醚醚酮,通过改性材料的选择和匹配充分发挥硅橡胶和氧化石墨烯协同作用,在不降低基体材料的强度和热稳定的同时,大幅提高了韧性,所得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兼顾高强度、高热稳定性和高韧性,可以应用于航天航空、汽车工业、生物医疗等对综合性能要求较高的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74824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1382715.9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11/80 , D06M15/59 , C08J5/06 , C08L61/16 , D06M101/40
Abstract: 高界面结合上浆剂、其制备和基于它的改性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碳纤维上浆剂及其复合材料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应用在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中碳纤维改性的上浆剂对于碳纤维和树脂基体界面结合强度的改善有限,从而导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无法进一步提高,以及现有上浆剂增强效果单一的技术问题。上浆剂制备:先采用SC对BN进行改性;然后将其与PEI溶于DMF,制得上浆剂。复合材料制备:先对碳纤维布进行脱浆和氧化;然后于上浆剂中浸泡;再均匀散布聚醚醚酮粉末并层叠铺设,热压后得到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综合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762666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35432.5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15/59 , D06M11/74 , D06M10/02 , C08L61/16 , C08L77/10 , C08K9/04 , C08K9/02 , C08K9/00 , D06M101/36
Abstract: 一种芳纶纤维用耐高温热塑性上浆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涉及一种高温热塑性上浆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针对热塑性树脂PEEK设计一种耐高温的AF用上浆剂来解决AF/PEEK复合材料的界面问题。方法:一、配制聚酰亚胺上浆剂;二、配制羧基化碳纳米管/芳纶纳米纤维复合粒子水溶液;三、制备耐高温热塑性上浆剂。一种芳纶纤维用耐高温热塑性上浆剂用于改善AF/PEEK复合材料的界面。本发明中柔性的丝状纳米纤维ANF在界面起到桥接作用,刚性CNT‑COOH在纤维表面形成有效盔甲,二者在界面形成一种刚柔复合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减少应力集中,提高应力传递效率,进一步分散外部应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74824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82715.9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11/80 , D06M15/59 , C08J5/06 , C08L61/16 , D06M101/40
Abstract: 高界面结合上浆剂、其制备和基于它的改性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碳纤维上浆剂及其复合材料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应用在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中碳纤维改性的上浆剂对于碳纤维和树脂基体界面结合强度的改善有限,从而导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无法进一步提高,以及现有上浆剂增强效果单一的技术问题。上浆剂制备:先采用SC对BN进行改性;然后将其与PEI溶于DMF,制得上浆剂。复合材料制备:先对碳纤维布进行脱浆和氧化;然后于上浆剂中浸泡;再均匀散布聚醚醚酮粉末并层叠铺设,热压后得到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综合性能优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