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中微囊藻毒素MC-LR的选择性光电化学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68681A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514844.2

    申请日:2015-08-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体中微囊藻毒素MC-LR的选择性光电化学分析方法,通过采用点击化学将石墨烯化学键合修饰到TiO2NTs上,大幅度提高了基底电极的光电化学性能,同时将石墨烯修饰TiO2NTs电极与MC-LR核酸适配体共同构筑成MC-LR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然后用光电化学分析方法确定MC-LR的标准工作曲线,从而可通过检测待检测样品的光电流密度并结合标准工作曲线即可检测出待检测样品中的MC-LR浓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检测方法简单、选择性高等优点。

    采用细胞电极电化学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54663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137557.X

    申请日:2014-04-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细胞电极电化学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方法,利用双酚A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作用作为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模型;先将多壁碳纳米管滴涂在玻碳电极上固定粘纤蛋白RGDSK,随后将细胞固定在修饰电极的表面,然后以此细胞电极为工作电极,铂电极为辅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基于差分脉冲伏安法的电化学方法,检测MCF-7细胞的增殖情况,并且根据电流与污染物的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的绘制出线性关系曲线。与现有传统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MTT技术相比,细胞电极与传统方法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同时可以避免传统检测过程中化学试剂对检测人员的伤害,操作也较传统方法快速易与操作,并且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较高的灵敏度,为检测污染物的细胞毒性提供了一个新平台,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一种氨基酸对映体的光电催化手性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40871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161159.1

    申请日:2014-04-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基酸对映体的光电催化手性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水热过程中添加模板分子即氨基酸对映体,构筑了具有手性氨基酸识别能力的单晶ZnO,并采用该修饰电极作为光阳极,用于苯丙氨酸对映体的高选择性灵敏快速的光电催化识别检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高灵敏的光电催化氧化技术与具有手性氨基酸择形识别位点的单晶ZnO光阳极结合用于识别检测氨基酸对映体,该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稳定性及重现性好,检测限可达到10-12mol·L-1数量级,在获得高灵敏度的同时,该光阳极也有很好的选择性,在50倍浓度另一对映体的干扰下仍然能够特异性地识别目标氨基酸对映体。

    碳气凝胶负载双金属有机骨架电芬顿阴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10423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66279.4

    申请日:2015-09-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气凝胶负载双金属有机骨架电芬顿阴极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时,以块状碳气凝胶作为基底电极,通过水热反应将双金属有机骨架负载在基底电极上,后经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即制得所述的碳气凝胶负载双金属有机骨架电芬顿阴极,其中,所述的双金属有机骨架为Fe/Co双金属有机骨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光催化技术和电芬顿相结合,实现更高效和低耗能的高级氧化技术降解有机污染物,为电芬顿阴极用于光催化与电芬顿联用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工艺操作简单、节能且高效,在实际的水处理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一种处理小分子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49677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110315297.7

    申请日:2011-10-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小分子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读入蛋白质和小分子配体文件数据;(2)判断蛋白质和小分子配体中的原子类型;(3)随机初始化小分子配体的位置和角度;(4)运行SearchProtein算法,优化小分子配体的坐标和角度,Chemscore公式作为评价函数;(5)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后终止计算;(6)分析结果,RMSD、对接自由能ΔG和对接位点的坐标,输出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做到对污染物与生物大分子之间时候有作用作出迅速判断等优点。

    基于枝状金修饰BDD电极上构筑17β-雌二醇适配体传感器的电化学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87483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310413341.7

    申请日:2013-09-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枝状金修饰掺硼金刚石膜(BDD)电极上构筑17β-雌二醇适配体传感器的电化学分析方法,涉及一种基于电化学手段的特殊形貌纳米枝状金/BDD电极的制备方法,以及利用该修饰电极的表面特性,进一步进行核酸适配体负载组装,构筑出17β-雌二醇适配体传感器,并用于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17β-雌二醇的高灵敏、高选择性的电化学分析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一种简便新颖的双模板法在BDD基底电极上构筑具有多级活性位点的枝状金结构,同时采用能特异结合靶物质的核酸适配体,有效地降低了分析过程中的噪音,大大提高了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检测限达到5×10-15 mol/L,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一种原位分子印迹修饰电极对多环芳烃的光电化学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75875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079338.6

    申请日:2013-03-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位分子印迹修饰电极对多环芳烃的光电化学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分子印迹功能化的ZnONRs@TiO2NTs电极的制备方法,以及采用该修饰电极用于对多环芳烃(PAHs)的高选择性、高灵敏的检测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原位分子印迹ZnONRs作为选择性识别元素,在TiO2NTs上获得了单晶分子印迹型ZnONRs,具有良好的印迹效果,而且印迹分子PAHs本身具有共轭结构,有利于增强电极的光电性能。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可以选择性的检测不同PAHs,对于萘和芘等PAHs检测限达到10-9mol·L-1数量级,电极稳定,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一种模拟太阳光光电催化测定废水COD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06945B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110075197.1

    申请日:2011-03-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太阳光光电催化测定废水COD的方法,以C-N/TiO2-NTs电极为光电极,在模拟太阳光照射条件下光电催化快速测定废水的COD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的真空负载浸渍法不仅保留了TiO2-NTs良好的管式通道,有利于TiO2-NTs与有机物的充分接触,而且C、N掺杂使得TiO2-NTs的光谱响应范围红移至可见光区域,使得电极能够在模拟太阳光照射的条件下快速测定废水COD,避免了传统光催化必须携带紫外氙灯和商用稳压器等问题,对含邻苯二甲酸氢钾、葡萄糖等废水COD的检测范围为0.4~440mg/L,检测限为0.1mg/L。

    钛铁合金氧化物纳米管阵列光阳极及其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014810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110280367.X

    申请日:2011-09-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铁合金氧化物纳米管阵列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该产品可应用于染料废水的可见光电催化氧化降解。在高温氩弧熔融法制备的钛铁合金基体上,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原位直立生长出一层高度有序的二元氧化物纳米管阵列光阳极。与传统的将窄带金属氧化物沉积在TiO2纳米管中得到的复合光电催化剂相比,本发明制备的钛铁合金氧化物纳米管阵列光阳极,由于具有稳定有序的纳米管结构和Fe2O3的高度均匀的分子水平的掺杂,因而比传统TiO2和Fe2O3的复合光电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更强的光化学稳定性和更高的可见光电催化活性,可应用于可见光电催化氧化降解有机染料废水。该电极制备工艺简单,能利用太阳光中占最大比例的可见光,有望降低废水光电催化氧化降解的处理成本,具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一种采用杯芳烃修饰电极的可见光电化学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30073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110157816.1

    申请日:2011-06-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杯芳烃修饰电极的可见光电化学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对-叔丁基杯[4]芳烃修饰的TiO2NTs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对实际样品中的内分泌干扰物丙溴磷进行可见光电化学检测,检测灵敏度达到10-9mol·L-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首次将对-叔丁基杯芳烃功能化的TiO2NTs修饰电极用于光电化学传感电极,尤其是可用于可见光电分析;同时杯芳烃的修饰大大提高了电极的选择性和检测的灵敏度,可以排除多种共存小分子的干扰,检测限达到10-9数量级,电极稳定,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