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源燃料电池的缩比系统工况控制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62927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799539.8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源燃料电池的缩比系统工况控制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多源燃料电池的缩比系统和对应的完整系统中燃料电池模块的个数和锂电池模块的个数,从而计算燃料电池模块的残缺比和锂电池模块残缺比;根据燃料电池模块的残缺比,分别计算缩比系统工况中燃料电池模块在稳态区的功率需求和在变载荷区的功率需求,然后相加得到缩比系统燃料电池模块的输出功率;根据锂电池模块残缺比,得到缩比系统中锂电池模块的输出功率;并与缩比系统燃料电池模块的输出功率相加,获取缩比系统工况功率曲线,从而进行工况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高了多源燃料电池系统测试的灵活性,降低了实验的成本,且提高了系统测试的准确性。

    一种氢燃料电池空气供应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397744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326051.5

    申请日:2020-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空气供应冷却系统,包括中冷器,该中冷器的进气管路的输入端连接至空压机的输出端,排气管路连接至电堆;系统还包括风扇式散热器、冷却水泵和主控制器,风扇式散热器的输入端连接至空压机的冷却液出口,输出端连接至冷却水泵,冷却水泵的输出端连接至中冷器的吸热管路的输入端,中冷器的吸热管路的输出端连接至空压机控制器的冷却液入口,空压机控制器的冷却液出口连接至空压机的冷却液入口,主控制器分别连接风扇式散热器和冷却水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串联结构,具有减小系统复杂度和体积等优点。

    一种复合电源动力系统中电池的交流阻抗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45951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304030.3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电源动力系统中电池的交流阻抗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交流扰动信号幅值,DC/DC电压变换器工作,产生交流扰动信号,采集燃料电池和锂电池的输出信号,计算燃料电池和锂电池的输出功率;计算负载的需求功率,当负载的需求功率稳定时,分别计算锂电池和燃料电池的阻抗,否则,只计算燃料电池的阻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现有控制方法中增加检测负载需求功率是否稳定的步骤,在负载需求功率稳定时,利用车辆自身的交流阻抗测量装置同时测量得到燃料电池和锂电池的阻抗,降低了复合电源动力系统内部状态识别的难度,极大地减少了成本,能够一体化识别复合电源系统的内部状态。

    一种车载燃料电池多模块并联氢气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39222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575899.8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燃料电池多模块并联氢气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储氢单元、减压组件、第一电磁阀、第一气水分离器,第一气水分离器的排气端连接燃料电池电堆单元的氢气入口,第一气水分离器的排水端连接排水阀,燃料电池电堆单元由多个燃料电池电堆并联组成,燃料电池电堆的氢气出口依次连接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气水分离器,第二气水分离器的排气端连接氢气循环泵,氢气循环泵的出口连接第一气水分离器的入口,第二气水分离器的排水端连接排水阀。本发明的多模块并联的氢气循环系统,通过控制电磁阀,可实现有效的氢气循环,提高氢气利用率,同时本循环系统可增强氢气回路排水,使质子交换膜的含水量得以有效控制。

    一种氢燃料电池空气供应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3636049U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22739332.5

    申请日:2020-1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空气供应冷却系统,包括中冷器,该中冷器的进气管路的输入端连接至空压机的输出端,排气管路连接至电堆;系统还包括散热器、冷却水泵和主控制器,散热器的输入端连接至空压机的冷却液出口,输出端连接至冷却水泵,冷却水泵的输出端连接至中冷器的吸热管路的输入端,中冷器的吸热管路的输出端连接至空压机控制器的冷却液入口,空压机控制器的冷却液出口连接至空压机的冷却液入口,主控制器分别连接散热器和冷却水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串联结构,具有减小系统复杂度和体积等优点。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吹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489740U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21511128.9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吹扫装置,包括燃料电池堆(1)、空气单元和氢气单元,所述空气单元与燃料电池堆(1)的阴极(10)连接,所述氢气单元与电池堆的阳极(11)连接,所述空气单元与氢气单元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利用已有的设备减少碳氧化的发生,对于燃料电池发动机汽车来说,燃料电池系统不增加任何附属设备,电池系统体积和质量无需增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车载燃料电池多模块并联氢气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478474U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20873113.6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燃料电池多模块并联氢气循环系统,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储氢单元、减压组件、第一电磁阀、第一气水分离器,第一气水分离器的排气端连接燃料电池电堆单元的氢气入口,第一气水分离器的排水端连接排水阀,燃料电池电堆单元由多个燃料电池电堆并联组成,燃料电池电堆的氢气出口依次连接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气水分离器,第二气水分离器的排气端连接氢气循环泵,氢气循环泵的出口连接第一气水分离器的入口,第二气水分离器的排水端连接排水阀。本实用新型的多模块并联的氢气循环系统,通过控制电磁阀,可实现有效的氢气循环,提高氢气利用率,同时本循环系统可增强氢气回路排水,使质子交换膜的含水量得以有效控制。(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