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87725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410318126.3
申请日:2014-07-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21D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钢热成形局部加热装置,为克服现有技术仅能实现材料机械性能均匀分布问题,高强度钢热成形局部加热装置包括上部机构、下部机构与加热机构。下部机构包括4个结构相同的上模座支撑柱(2)与下部底座(11),4个结构相同的上模座支撑柱(2)的底端采用焊接方式垂直地固定在下部底座(11)的四角处,下部机构通过其下部底座(11)并采用下部底座固定螺栓(10)与地基连接,上部机构包括上模座(1),上部机构通过其上模座(1)安装在下部机构中的4个结构相同的上模座支撑柱(2)的上表面上,并采用焊接方式将上模座支撑柱(2)的上表面与上模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加热机构安装在下部机构后侧的地基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607557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58148.5
申请日:2015-02-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39/026 , B21D37/10 , B21D3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强钢板与铝合金板的自冲铆接装置,旨在克服现有技术无法在保证超高强度钢板的力学性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实现超高强钢和铝合金的连接的问题。超高强钢板与铝合金板的自冲铆接装置包括复合冲头(1)、复合压边圈(22)与复合凹模(14)。复合冲头(1)包括第一冷却气体管道(2)与冲头主体(5);复合压边圈(22)包括压边圈主体(23)。复合压边圈(22)和复合凹模(14)上下相对叠置,压边圈主体(23)底面和复合凹模(14)中的凹模主体(15)顶端面之间为接触连接,复合冲头(1)置于压边圈主体(23)的中心孔内为滑动连接,复合压边圈(22)、复合冲头(1)和复合凹模(14)的回转轴线共线。
-
公开(公告)号:CN205202931U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21097674.4
申请日:2015-12-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R19/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汽车保险杠,包括前壳和侧壳,所述前壳的两侧一体成型有侧壳,所述前壳的内部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装置,所述腔体的内部设有第一弹性拉伸件,且第一弹性拉伸件与固定装置铰接,所述腔体的内部均匀分布有弹性支撑件,所述侧壳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弹性拉伸件。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弹性拉伸件将保险杠的前壳两侧向中间拉伸,从而使其中间向前端和后端变形突出,从而提供一种预应力,通过第二弹性拉伸件将保险杠的侧壳向中间拉伸,从而使其中间向前端变形突出,从而提供一种预应力,在发生碰撞时,预应力就可以抵消一部分撞击力,从而提高保险杠所能承受的力了。
-
公开(公告)号:CN204504006U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20079228.4
申请日:2015-02-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超高强钢板与铝合金板的自冲铆接装置,旨在克服现有技术无法在保证超高强度钢板的力学性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实现超高强钢和铝合金的连接的问题。超高强钢板与铝合金板的自冲铆接装置包括复合冲头(1)、复合压边圈(22)与复合凹模(14)。复合冲头(1)包括第一冷却气体管道(2)与冲头主体(5);复合压边圈(22)包括压边圈主体(23)。复合压边圈(22)和复合凹模(14)上下相对叠置,压边圈主体(23)底面和复合凹模(14)中的凹模主体(15)顶端面之间为接触连接,复合冲头(1)置于压边圈主体(23)的中心孔内为滑动连接,复合压边圈(22)、复合冲头(1)和复合凹模(14)的回转轴线共线。
-
公开(公告)号:CN205200338U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21053493.1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定位的预冲孔无铆钉恒温冲压模具,包括:冲头,其为圆台型结构,冲头上表面半径大于冲头下表面半径;下模座,其中心为容纳腔,容纳腔上部为正圆台型腔,下部为通孔;正圆台型腔上端开口设置在下模座上平面,下端连通通孔;液压缸,其位于通孔中;液压缸的活塞在非冲压时伸出正圆台型腔上端开口。本实用新型具有无铆钉实现高强钢和铝合金之间的连接,并且能够精准定位的特点,同时,还具有通过冷却冲头及模具使铆接准确度不受影响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4894561U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20672891.5
申请日:2015-09-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真空模压成型装置,为克服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试件性能不足的问题,其包括上部机构、下部机构、抽真空装置、温度控制装置、压力控制装置与数控操作台。上部机构通过上导热板安装在下部机构中导柱的顶端;压力控制装置的上贴片式压力传感器胶粘在上导热板的底面上,与数控操作台线连接,下贴片式压力传感器胶粘在下导热板上,与数控操作台线连接;温度控制装置的上温度传感器胶粘在上部机构的上凸模的两侧,与数字控制台线连接,下温度传感器胶粘在下凹模上表面的两侧,与数字控制台线连接;抽真空装置安装在下部机构左侧的真空模压装置底座上,抽真空装置的单向阀安装在下凹模上;数控操作台安装在下部机构的右侧。
-
公开(公告)号:CN205599847U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20059449.X
申请日:2016-01-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15/025 , B21J15/36
Abstract: 一种自冲粘铆连接装置,包括:复合凹模,其上设置有环形凹槽;复合压边圈,其与复合凹模在竖直方向相对设置,复合压边圈能够在竖直方向运动,用于压紧待铆接件;导热电极,其数量为多个,分别设置在复合压边圈底部和复合凹模上部;导热电极能够对不同的待铆接件独立加热;冲头,其为实心圆环形结构件,其设置在复合压边圈中心孔内部,并能够沿所述中心孔轴向上下滑动;大幅度提高铆接点附近超高强钢的延展性,解决了超高强钢变形困难、无法形成有效接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5202964U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21097608.7
申请日:2015-12-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S1/5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门玻璃防雾装置,包括主体、锁体和导热硅胶片,所述主体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锁体,所述主体和锁体的背面紧密贴合有导热硅胶片;所述主体的内腔由分隔板分割为加热腔和通风腔,且分隔板上均匀分布有通孔,所述加热腔的内腔设有加热装置,所述通风腔的内腔中部设有风机,所述通风腔的两侧底部均设有进风口。本实用新型通过锁体固定于侧门的窗框的下端,通过通风腔内的风机将外部的空气通过通风腔送入加热腔加热,并吹送至玻璃上,同时加热腔的热量也通过导热硅胶片传动递玻璃,这样有效的避免由于车内和车外的温差,使水汽凝结在挡风玻璃上形成雾,影响司机的视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3999688U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20369860.8
申请日:2014-07-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21D1/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强度钢热成形局部加热装置,为克服现有技术仅能实现材料机械性能均匀分布问题,高强度钢热成形局部加热装置包括上部机构、下部机构与加热机构。下部机构包括4个结构相同的上模座支撑柱(2)与下部底座(11),4个结构相同的上模座支撑柱(2)的底端采用焊接方式垂直地固定在下部底座(11)的四角处,下部机构通过其下部底座(11)并采用下部底座固定螺栓(10)与地基连接,上部机构包括上模座(1),上部机构通过其上模座(1)安装在下部机构中的4个结构相同的上模座支撑柱(2)的上表面上,并采用焊接方式将上模座支撑柱(2)的上表面与上模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加热机构安装在下部机构后侧的地基上。
-
公开(公告)号:CN205660962U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521132754.9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板的制备模具,包括:上凸模,其为长方体式结构件,在长方体下表面设置长方体凸台,在凸台中心处设置光孔;下凹模,其为长方体式结构件,在长方体上表面设置长方体凹槽,其能够与长方体凸台相配合扣合,凹槽的中心处设置光柱,其能够插入到光孔中。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的无铆钉铆接模具,包括:上冲针,其针体处为圆柱状,针头处为圆锥体;下模具,其中心通孔处设置翻铆针,其针体由两段底面半径不同的圆柱体共同组成,翻铆针的针头为圆锥体。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承受较大冲击力、工艺步骤简单、成本低、铆接接头抗拉、抗剪和抗疲劳性能优越等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