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的一体化核磁共振射频探头前端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84733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076735.2

    申请日:2017-11-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3D打印的一体化核磁共振射频探头前端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核磁共振。包括核磁共振射频线圈、定制化样品管道和射频电路连接口的一体化组合。使用电磁仿真软件设计核磁共振射频线圈模型,导入3D制图软件,在模型上添加实验所需定制化样品管道、样品封装端口、射频电路连接口及金属材料注射口;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一体化核磁共振射频探头前端实体模具;由金属材料注射口注射常温液态金属或液态合金,填充线圈模型管路,形成核磁共振导电射频线圈;由射频电路连接口接入与射频电路相连的铜带,用导电银胶对接口密封;将整体模具置于超声振荡设备中,调整模具三维朝向,使导电线圈液态金属内存在的微小气泡上升排出至液态金属注射口管道内。

    一种用于拉曼检测头发中冰毒的微流控芯片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38109B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10548521.X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拉曼检测头发中冰毒的微流控芯片,包括一基片A以及一盖片B,其特征在于:基片A上包括:用于装免疫金溶胶的标记液池(1),用于装缓冲液的洗液池(2),用于样品反应和拉曼检测区(4),用于装终止液的废液池(5),用于装免疫磁抗体的第一检测液池(6),用于装毛发提取的待测液的第二检测液池(7),其中:废液池(5)通过第四通道(4‑1)与检测区(4)连接,检测区(4)的背面处放有磁铁,洗液池(2)通过第三通道(2‑1)和检测区(4)连接,检测区(4)与洗液池(2)之间设有第三通道(2‑1),第三通道(2‑1)上设有阀门(3)。本发明可实现低浓度的检测,与实际人毛发中冰毒的低含量一致。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88137B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410837732.6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微流控芯片。所述微流控芯片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基底、驱动电极层、介质层、疏水层。所述制备方法:1)以载玻片为基底,对载玻片进行清洗、烘烤、活化等前处理,再依次通过旋涂、前烘、曝光、显影、溅射、剥离形成驱动电极层;2)在带有驱动电极层的基底上制备介质层;3)配制疏水薄膜溶液,将制备好的芯片用高温胶带保护好,放置在配好的疏水薄膜溶液中浸泡,取出后冲洗,再用N2吹干,烘烤后,即得疏水层,完成微流控芯片的制备。制备方法简单、操作简便、成本极低,可利用外加脉冲电压实现微液滴的操控。

    一种用于化学发光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98499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17808.6

    申请日:2016-07-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黄鹏 陈宏 周勇亮

    Abstract: 一种用于化学发光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及其检测方法,涉及微全分析系统。所述微流控芯片设有芯片,在芯片上设有至少一根微通道;每根微通道依次由预储液微通道、样品微通道和反应微通道组成;微通道两端分别设有入口和出口。检测方法:将微流控芯片的微通道连接完整并保证接口处密闭;在微通道的出口和/或入口施加驱动力,微通道不同部分的溶液在驱动力的作用下,依次流经反应微通道;所有溶液流经反应微通道的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发光现象;对发出的光使用光电倍增管或CCD相机进行信号采集,实现对样品中待测物的化学发光检测。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操作简便,检测快速;外界干扰小,无交叉污染;还能通过平行的多根微通道实现多样品的平行检测。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88137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837732.6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微流控芯片。所述微流控芯片从上至上依次设有基底、驱动电极层、介质层、疏水层。所述制备方法:1)以载玻片为基底,对载玻片进行清洗、烘烤、活化等前处理,再依次通过旋涂、前烘、曝光、显影、溅射、剥离形成驱动电极层;2)在带有驱动电极层的基底上制备介质层;3)配制疏水薄膜溶液,将制备好的芯片用高温胶带保护好,放置在配好的疏水薄膜溶液中浸泡,取出后冲洗,再用N2吹干,烘烤后,即得疏水层,完成微流控芯片的制备。制备方法简单、操作简便、成本极低,可利用外加脉冲电压实现微液滴的操控。

    一种用于面粉增白剂检测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82332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310023146.3

    申请日:2013-01-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面粉增白剂检测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装置包括:一光盘状本体,所述的光盘状本体上设有至少2个微流控通道单元;每个所述的微流控通道单元包括:串联的、由本体中心向本体边缘方向分布的一储液池、一样品仓、一过滤区和一检测区,其中所述的储液池和样品仓之间还设有突破阀。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省去了繁琐的面粉前处理过程,具有结构简单、试样消耗量小、检测成本低、检测速度快等优点。

    一种用于等电聚焦分离的微流控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02565171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03992.4

    申请日:2012-01-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等电聚焦分离的微流控芯片,涉及微流控芯片。设有2片基底,2片基底经可逆或非可逆键合形成,在1片基底上加工有微通道和出入孔,出入孔作为储液池,微通道设有收缩区域和扩大区域,收缩区域与扩大区域之间设有过渡的连接区域,连接区域具有倾角。在pH梯度范围为定值的前提下,利用微通道宽度的周期性变化,引起通道内电场分布也呈规律性的变化,以形成非线性的pH梯度,使等电点比较相近的蛋白质样品能够实现更高分辨率的分离。具有尺度小、试剂省、分离快以及便于集成化和自动化等特点,能够一次性地加工出成百上千个重复的微结构,成本低廉、制作简单、操作简便、效率可观,在等电聚焦分离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和实际意义。

    一种在微流控芯片内进行核酸扩增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54261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604153.9

    申请日:2010-12-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在微流控芯片内进行核酸扩增的装置,涉及一种核酸扩增装置。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快速的温度循环,缩短扩增过程所需的时间,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提高扩增效率,降低试剂和样品的消耗,减少干扰和交叉污染的在微流控芯片内进行核酸扩增的装置及其方法。装置设有微流控芯片、步进电机、转盘、温控器和均布在转盘同一半径圆周上的至少2个试管;转盘与步进电机输出轴连接,各试管固于转盘上,各试管内均设有加热件和温度探头,温控器设于试管外部,加热件和温度探头均与温控器连接,微流控芯片的微通道入口端插入试管中。可采用所述装置在微流控芯片内进行核酸扩增。

    一种使用超疏水纳米粒子作为疏水层的数字微流控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1983865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311616.9

    申请日:2025-03-17

    Inventor: 陈宏 刘佳佳

    Abstract: 一种使用超疏水纳米粒子作为疏水层的数字微流控芯片,涉及微流控芯片领域,包括下极板,或者上极板和下极板;所述下极板包括从下到上设置的基底、电极阵列、介质层和疏水层;所述上极板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ITO玻璃和疏水层;所述疏水层由超疏水纳米粒子材料构成,所述疏水层的疏水角度为145°~150°。本发明可采用简单的溶液涂刷、浸蘸、喷涂等方法,在PCB基底、玻璃等多种基材表面形成均匀稳定的疏水涂层。这种超疏水纳米材料疏水层不仅更加廉价,还有效降低了数字微流控芯片的制造成本,同时拓宽了其性能和应用范围。

Patent Agency Ranking